一种小型家用恒压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731阅读:5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家用恒压供水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家用恒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都离不开水,稳定可靠的供水系统是国民赖以生存的中要保证。一直以来我国在工业技术方面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同样在供水方面的很多先进技术在国内也得不到发展。主要表现为用水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往往供不应求,水压过低,难以将水送到高层用户;在用水低峰期,供水得不到有效的调节,水的供应往往高于需求。在这两种情况下,不仅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并可能导致的水管破裂和设备严重损坏。而传统的水塔供水方式暴露了很多缺点:用水高低峰的不平衡,管道阀门易损坏,维修保养费用过高,水的二次污染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家用恒压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型家用恒压供水设备,包括软管接头、进水三通管、水泵模块、出水三通管和控制器,水管进口通过所述软管接头与进水三通管连接,进水三通管连接两个水泵模块,两个水泵模块并联设置,水泵模块末端连接出水三通管,水泵模块还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PLC控制模块、PID模块、变频器、执行机构、A/D-D/A转换模块和电源模块,A/D-D/A转换模块将与变频器、PID模块和PLC控制模块连接,PID模块与PLC控制模块连接,变频器与执行机构连接,执行机构与水泵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旋转杆闸阀、小流量泵、同心异径管、静音式止回阀和第二旋转杆闸阀。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机构与小流量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三通管的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A/D-D/A转换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三通管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A/D-D/A转换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三通管的出口处与过滤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变频调速为核心的智能供水控制器取代了以往高位水箱和压力罐等供水设备,是整体设备的体积减小,从而可延长泵和阀门等部件的使用寿命;采用小流量泵,可解决用水需要低和气压小,运转设备能耗号等情况;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节能效果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软管接头,2--进水三通管,3--第一旋转杆闸阀,4--小流量泵,5--同心异径管,6--静音式止回阀,7--第二旋转杆闸阀,8--出水三通管,9--过滤器,10--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家用恒压供水设备包括软管接头1、进水三通管2、水泵模块、出水三通管8、排水阀10和控制柜,所述控制器包括PLC控制模块、PID模块、变频器、执行机构、A/D-D/A转换模块和电源模块。

水管进口通过所述软管接头1与进水三通管2连接,进水三通管2连接两个水泵模块,所述水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旋转杆闸阀3、小流量泵4、同心异径管5、静音式止回阀6和第二旋转杆闸阀7,所述水泵模块并联设置两套,用于当单台小流量泵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小流量泵可开始工作,不影响用户的用水需求,第二旋转杆闸阀7连接出水三通管8,出水三通管的出口处与过滤器9连接,可实现过滤的水质中二次污染,过滤器9与排水阀10连接,排水阀10与家用供水管连接;进水三通管2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出水三通管8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将采集的压力电信号发送给A/D-D/A转换模块,A/D-D/A转换模块将压力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PID模块,PID模块将数字信号分析后输出调节信号并经由PLC控制模块发送至A/D-D/A转换模块,A/D-D/A转换模块将调节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发送至变频器,变频器根据模拟信号输出频率变化控制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连接小流量泵4,可实现智能控制小流量泵4。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为防止停电整个系统停止运行,在电源模块内设置有蓄电池模块,蓄电池模块内的蓄电池为可充电蓄电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