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构筑物侧拉式平面闸门安装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701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中小型构筑物侧拉式平面闸门安装施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小型构筑物侧拉式平面闸门安装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城市周边河流、湖泊、水库等都将进行治理,安装闸门形成景观水面,兼顾防洪。侧拉式闸门是指垂直于水流方向水平移动的平面闸门。与垂直起吊的闸门相比较,侧拉式闸门一般适用于顶部无法安装起吊设备并且有过船要求的船闸。这种闸门一般为单扇闸门,孔口尺寸较大,刚度好,可以承受双向水压力。因此需要一种中小型构筑物侧拉式平面闸门安装施工结构,利用已建成的拦、挡水构筑物,安装放、泄水闸门,适用于中、小型河道、湖、库等景观水域的顶部无法安装起吊设备、需侧向启闭的中小型闸门安装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小型构筑物侧拉式平面闸门安装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预埋件和调节螺栓实现门轨固定安装,便于现场调解安装高度,同时减少了现场制作产生的污染,适用于中、小型拦、挡水构筑物的顶部无法安装起吊设备、需侧向启闭的中小型闸门安装施工,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小型构筑物侧拉式平面闸门安装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的左墙体和右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叶、与门叶密封配合的门轨和与门叶相互配合的限位锁定装置,所述左墙体和右墙体内均设置有门叶滑动空腔,所述门轨包括底坎、底坎预埋定位件、左侧轨、右侧轨和侧轨预埋定位件,所述底坎预埋定位件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垫层上,所述底坎通过调整螺栓与底坎预埋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底坎的底板与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有加固混凝土块,所述侧轨预埋定位件固定安装在左墙体内的所述门叶滑动空腔和右墙体内的所述门叶滑动空腔内的同一侧,所述左侧轨通过调整螺栓与左墙体上的侧轨预埋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轨通过调整螺栓与右墙体上的侧轨预埋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轨与左墙体之间设置有加固混凝土块,所述右侧轨与右墙体之间设置有加固混凝土块,所述限位锁定装置包括锁定梁和与锁定梁固定连接的锁定梁预埋定位件,所述锁定梁预埋定位件固定安装在左墙体内的所述门叶滑动空腔和右墙体内的所述门叶滑动空腔的两侧,所述锁定梁的下端设置有门叶限位块,所述门叶顶部两侧设置有与门叶限位块配合的挡板。

上述的中小型构筑物侧拉式平面闸门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叶上沿门叶宽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左侧轨和右侧轨配合的侧水封,所述门叶上沿门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底坎配合的底水封。

上述的中小型构筑物侧拉式平面闸门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坎预埋定位件、侧轨预埋定位件和所述锁定梁预埋定位件均为预埋插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坎实现了门叶的侧拉式滑动,通过设置左侧轨、右侧轨和锁定梁避免了门叶在垂直于水流方向上的摆动,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3、本实用新型在构筑物施工时,在混凝土垫层上预埋底坎预埋定位件,在左墙体和右墙体上预埋侧轨预埋定位件,采用调整螺栓实现底坎预埋定位件和底坎以及侧轨预埋定位件和左侧轨、右侧轨的连接,便于现场调解安装高度,同时减少了现场制作产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施工过程方便,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小型河道、湖、库等水域的顶部无法安装起吊设备、需侧向启闭的中小型闸门安装施工,适用于形成景观水面,兼顾防洪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预埋件和调节螺栓实现门轨固定安装,便于现场调解安装高度,同时减少了现场制作产生的污染,适用于中、小型拦、挡水构筑物的顶部无法安装起吊设备、需侧向启闭的中小型闸门安装施工,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坎与混凝土垫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轨与右墙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混凝土垫层; 2—左墙体; 3—右墙体;

4—门叶; 5—底坎; 6—底坎预埋定位件;

7—调整螺栓; 8—右侧轨; 9—侧轨预埋定位件;

10—锁定梁; 11—门叶限位块; 12—挡板;

13—侧水封; 14—底水封。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中小型构筑物包括混凝土垫层1、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垫层1上的左墙体2和右墙体3。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叶4、与门叶4密封配合的门轨和与门叶4相互配合的限位锁定装置,所述左墙体2和右墙体3内均设置有门叶滑动空腔,所述门轨包括底坎5、底坎预埋定位件6、左侧轨、右侧轨8和侧轨预埋定位件9,所述底坎预埋定位件6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垫层1上,所述底坎5通过调整螺栓7与底坎预埋定位件6固定连接,所述底坎1的底板与混凝土垫层1之间设置有加固混凝土块,所述侧轨预埋定位件9固定安装在左墙体2内的所述门叶滑动空腔和右墙体3内的所述门叶滑动空腔内的同一侧,所述左侧轨通过调整螺栓7与左墙体2上的侧轨预埋定位件9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轨8通过调整螺栓7与右墙体3上的侧轨预埋定位件9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轨与左墙体2之间设置有加固混凝土块,所述右侧轨8与右墙体3之间设置有加固混凝土块,所述限位锁定装置包括锁定梁10和与锁定梁10固定连接的锁定梁预埋定位件,所述锁定梁预埋定位件固定安装在左墙体2内的所述门叶滑动空腔和右墙体3内的所述门叶滑动空腔的两侧,所述锁定梁10的下端设置有门叶限位块11,所述门叶4顶部两侧设置有与门叶限位块11配合的挡板1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门叶4上沿门叶4宽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左侧轨和右侧轨8配合的侧水封13,所述门叶4上沿门叶4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底坎5配合的底水封14。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坎预埋定位件6、侧轨预埋定位件9和所述锁定梁预埋定位件均为预埋插筋。

具体实施时,首先,在浇筑混凝土垫层1时,在混凝土垫层1内预埋底坎预埋定位件6,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1,在浇筑左墙体2和右墙体3时,在左墙体2和右墙体3内均预埋侧轨预埋定位件9和锁定梁预埋定位件,然后浇筑左墙体2和右墙体3。采用预埋的方式,减少了现场制作产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加快了施工进度。左墙体2和右墙体3内的门叶滑动空腔均由左右两个竖直墙体夹逼组成,方便底坎5、左侧轨、右侧轨8、锁定梁10和门叶4的吊装。

将底坎5吊装到混凝土垫层1的上方,底坎5的下端焊接有调整螺栓7,通过调整螺栓7便于现场调解安装高度,底坎5的安装高度固定后,将调整螺栓7与底坎预埋定位件6焊接,防止底坎5跑偏,然后在底坎5的底板与混凝土垫层1之间设置加固混凝土块,加固混凝土块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加固混凝土块与底坎5的底板平齐,完成底坎5的固定安装。将左侧轨吊装到左墙体2的一侧,将右侧轨8吊装到右墙体3的一侧,左侧轨和右侧轨8位于同一侧,左侧轨和右侧轨8上均焊接有调整螺栓7,通过调整螺栓7便于现场调解安装高度,左侧轨和右侧轨8的安装高度固定后,将调整螺栓7与侧轨预埋定位件9焊接,防止左侧轨和右侧轨8跑偏,然后在左侧轨和左墙体2之间设置加固混凝土块,加固混凝土块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完成左侧轨的固定安装。在右侧轨8和右墙体3之间设置加固混凝土块,加固混凝土块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完成右侧轨8的固定安装,使门叶4沿正常位置启闭,防止门叶4在垂直于水流方向摆动。将锁定梁10吊装到左墙体2和右墙体3的上方,将锁定梁10与锁定梁预埋定位件焊接固定,锁定梁10与底坎5之间的高度不小于门叶4的高度,防止门叶4由于自身重量不够导致门叶4在垂直于水流方向摆动。将门体4吊装到底坎5的上方,与底坎5滑动连接,实现了门叶4的侧拉式滑动,拉开门叶4可使船只通过,关闭门叶4可形成景观水面。当门体4沿着底坎5滑动时,由于门叶限位块11的存在,将门体4的开度限制在左墙体2上的锁定梁10和右墙体3上的锁定梁10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