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水厂加压泵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28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供水设备日益成熟,产品也是各种各样,现有的大型水厂加压泵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压及水流量不稳定,导致各个用水点水压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供水要求,同时现有的大型加压泵站设备在智能控制方面仅仅实现供水功能,但是不能够实现全自动智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完善、使用方便,能够全自动智能控制出水压力的加压泵站,达到无人值守水平。

一种大型水厂加压泵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管道、出水管道、智能变频控制器、多功能稳流补偿器、水泵,所述多功能稳流补偿器出水口通过第一蝶阀与中间管道连通,所述水泵入水口依次通过第一可曲挠接头、第二蝶阀与中间管道连通,所述水泵出水口依次通过第一蝶式止回阀、第二可曲挠接头、第三蝶阀与出水管道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和第一远传压力表,所述出水管道末端还设置有电磁流量计和电动蝶阀,所述中间管道设置有第二远传压力表,所述中间管道依次通过第二蝶式止回阀、第三可曲挠接头和第四蝶阀与出水管道连通,所述智能变频控制器分别与水泵、第一远传压力表、第二远传压力表、电磁流量计和电动蝶阀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水泵可设置若干个,所述若干个水泵的入水口依次通过可曲挠接头、蝶阀与中间管道连通,所述若干个水泵出水口依次通过蝶式止回阀、曲挠接头、蝶阀与出水管道连通,所述多功能稳流补偿器可设置若干个,所述若干个多功能稳流补偿器出水口通过蝶阀与中间管道连通。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监控中心,其与智能变频控制器通过GPRS无线网络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功能完善、使用方便,能够具有全自动智能控制,人机界面设计,可轻松实现人机对话,系统操作简单,快捷。智能化控制系统可自动检测进水压力、出水压力,自动调节出水压力,不会对管网系统产生冲击,达到无人值守水平,提高了泵站的自动化与管理水平,减低了维护人员,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型水厂加压泵站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水厂加压泵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管道01、出水管道02、智能变频控制器、多功能稳流补偿器20、水泵50,所述多功能稳流补偿器20出水口通过第一蝶阀31与中间管道01连通,所述水泵50入水口依次通过第一可曲挠接头41、第二蝶阀32与中间管道01连通,所述水泵50出水口依次通过第一蝶式止回阀61、第二可曲挠接头42、第三蝶阀33与出水管道02连通,所述出水管道02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70和第一远传压力表81,所述出水管道02末端还设置有电磁流量计03和电动蝶阀04,所述中间管道01设置有第二远传压力表82,所述中间管道01依次通过第二蝶式止回阀62、第三可曲挠接头43和第四蝶阀34与出水管道02连通,所述智能变频控制器分别与水泵50、第一远传压力表81、第二远传压力表82、电磁流量计03和电动蝶阀04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水泵50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本实施例共设置有4个,所述4个水泵50的入水口分别依次通过可曲挠接头、蝶阀与中间管道01连通,所述4个水泵出水口依次通过蝶式止回阀、曲挠接头、蝶阀与出水管道02连通。所述多功能稳流补偿器20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本实施例共设置有2个,2个多功能稳流补偿器20出水口通过蝶阀与中间管道01连通。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监控中心,其与智能变频控制器通过GPRS无线网络连接。

水厂水管接通设备进口,水厂内的水进入多功能稳流补偿器20中,水通过多功能稳流补偿器20的储存,进入中间管道01依次通过第二蝶阀32、第一可曲挠接头41、水泵50、第一碟式止回阀61输送到出水管道02,出水管道02连接市政管网。水在通过水泵20时进行增压,确保输送到市政管网内的水达到一定的压力。压力控制器70与远传压力表81将检测出水管道02中的水的压力,并传输到智能变频控制柜中。出水管道02的末端设置有电磁流量计03和电动蝶阀04,经过水泵50增压后的水通过电磁流量计03及电动蝶阀04进入市政管网。远程压力表82安装在中间管道01上,检测多功能稳流补偿器20后的压力,将检测的信号输送到智能变频控制柜中。智能变频控制柜控制着整套设备的电器部分,根据用户的实际用水量,自动调整水泵50的变频运行,而且水泵50是逐个运行;电磁流量计03将检测的水的流量输送到智能变频控制柜中,智能变频控制柜不但显示水的流量,而且通过GPRS远程监控传输到监控中心,实时监控设备的水流量。

可理解的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