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834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洁具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吸气泵使多个前吸气嘴、后吸气嘴吸走盖板坐圈周围臭气,经吸气泵加压后的气体又作用于排气管下部帮助排污口排出污物的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



背景技术:

马桶的存水面积、存水深度及水封深度均有严格的国家标准。人们在如厕时,通常有三种情况特别尬尴:

1,水返溅到屁股上。只要粪便成砣,如果落点稍后,十有八九会溅上来污水,屁股要洗、衣服要换,谁碰上也哭笑不得;

2,如厕时臭味难消。如果粪便落点稍前,存水就不能把粪便淹没,外露的热粪便散发臭味极快,如厕时特别难受。

3,冲洗时经常堵塞。马桶的排污管不粗,水箱的高度也有限,所以置换的力量并不大。往往只要稍微多丢了些卫生纸就形成堵塞,清理时十分恶心。

有什么办法解决上述问题呢?我们作了如下探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洁具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吸气泵使多个前吸气嘴、后吸气嘴吸走盖板坐圈周围臭气,经吸气泵加压后的气体又作用于排气管下部帮助排污口排出污物的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而解决的,该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包括:便盆、存水面、排污管下部、排污口、排气单向阀、吸气泵、电源线、气管、后吸气嘴、感应开关、盖板坐圈、前吸气嘴,其特征在于:利用吸气泵使多个前吸气嘴、后吸气嘴吸走盖板坐圈周围臭气,经吸气泵加压后的气体又作用于排气管下部帮助排污口排出污物。

本发明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与市场现行马桶盖板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如厕不溅污。马桶的便盆必须是一个锅底形的结构,越是靠近入口的地方存水最深,国际标准规定此处的存水深度必须在100毫米以上。如果为了防止溅污我们可以把锅底其他地方设计稍浅,并确保冲洗时粪便能自动下滑。但是,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有时粪便没有完全用水淹没,会不断散发臭气。本发明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安装在马桶上后,就可以把除入口之外的地方尽量做浅,既使有外露的粪便散发的确臭气由多个前吸气嘴、后吸气嘴吸走,从而杜绝了污水上溅的情况。

二、坐厕无臭味。如厕时散发臭气是必然的,人们大厕时间一般要5—15分钟。即使是卫生间安装有排风扇,呼吸时也有臭味。本发明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在使用中只要有人坐在上面,感应开关就会把吸气泵打开,多个前吸气嘴、后吸气嘴便及时吸走便盆内持续散发出来的臭气。

三、排污不堵塞。由于出水距的关系,马桶排污管的出口必须有一段水平的横管。这段横管较长,因为要考虑虹吸效果的因素,这段横管也不能格外做粗,所以内摩擦阻力也较大。人们在使用中倘若卫生纸丢得太多,便会发生横管堵塞的情况。本发明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附设有吸气泵,将多个前吸气嘴、后吸气嘴吸入的空气加压后从排气管下部朝排污口方向冲,这样,有助于克服横管之内的摩擦阻力,减少排污堵塞的机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便盆,2—存水面,3—排污管下部,4—排污口,5—排气单向阀,6—吸气泵,7—电源线,8—气管,9—后吸气嘴,10—感应开关,11—盖板坐圈,12—前吸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的具体实施方式。便盆1的中部标注有存水面2。排污管下部3设有气管8对准排污口4冲气。气管8的末端装有排气单向阀5。安装在气管8上的吸气泵6由盖板坐圈11上的感应开关10控制,电源线7接通电源。气管8的另一端与盖板坐圈11上的多个前吸气嘴12、后吸气嘴9连通。

马桶的标准结构为:便盆1中部的存水面2以下的深度不得少于100毫米。这样,排污管下部3以下的一定气压不会从便盆1冒出来。

人们如厕时,大腿已将盖板坐圈11中部的大部分区域遮挡,同时,感应开关10被开启,吸气泵6开始吸气。这样,无论如厕时散发的臭气还是粪便未被水淹没而散发出来的臭气均被盖板坐圈11的前吸气嘴12、后吸气嘴9吸收。吸气泵6排出的相对较高气压会把排气单向阀5打开后对准排污口4冲,从而帮助污物的排出。

如果人们如厕后是站起来了再冲洗,此时的感应开关10和排气单向阀5均已关闭,不会影响正常冲洗。当然,也可以在感应开关10增加延时功能。

毫无疑问,本发明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还可以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前、后吸气嘴的形状、大小、数量及设置位置的种种变幻等。总之,本发明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的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交换、替代及改形。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吸臭正压助冲马桶盖板,它包括:便盆、存水面、排污管下部、排污口、排气单向阀、吸气泵、电源线、气管、后吸气嘴、感应开关、盖板坐圈、前吸气嘴,利用吸气泵使多个前吸气嘴、后吸气嘴吸走盖板坐圈周围臭气,经吸气泵加压后的气体又作用于排气管下部帮助排污口排出污物,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如厕时污水上溅、散发臭气和马桶容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藩;段鳗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8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