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降水抽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4429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降水抽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降水抽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多数工业的生产及运行,都离不开大量水的消耗,所以在选址上都较靠近水源,如靠近河流、湖泊及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地下地质结构较多变,地下水系较复杂,当工业结构中部分结构因开挖面限制,在进行无放坡的支护式深基坑开挖作业时,当开挖基坑减少了含水层上覆不透水层的厚度到一定的程度后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地下水中的承压水,其中承压水的水头压力能够顶裂或冲毁基坑底板以致造成突涌现象,如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以保证结构混凝土浇筑作业顺利进行就成了施工中首要要解决的问题。

在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等工程施工中,一般做法是在基坑周边设置降水井以疏干基土中的水分,基坑降水可以使基坑开挖、支护等工作面处于干燥状态,方便施工,并具有避免基坑坑底涌水、降低基坑侧壁水压力、方便打垫层、做防水以及防止基坑倒坍等众多优点。但是,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建筑用地地下水丰富,地下水水位较高,因此在基础施工前应将施工现场基坑内地下水水位降低至垫层底标高下50cm,而降低地下水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基坑四周井点降水,这就需要在每一处降水井点台设置抽水泵,或者几台水泵轮流在多处井点进行降水,这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浪费了大量的电力,降水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集成降水抽水系统,以解决基坑降水效率低且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集成降水抽水系统,包括若干降水井、集水总管和真空抽水泵,每个降水井内均插入有一个钢套管,所述钢套管的下端与降水井底部接触,所述钢套管与降水井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钢套管为镂空管,所述钢套管的内表面设有若干条加强板;所述集水总管按照降水井的分布进行排布,所述集水总管上密封连接有与降水井数量相等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下端插入到相应的钢套管内,每个集水管的上端均设有闸阀,每个集水管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抽水管,所述抽水管沿轴向在圆周上开设有若干个抽水孔,所述抽水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紧贴且固定在抽水管的内表面;所述集水总管的末端封闭,所述集水总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抽水泵连接,所述真空抽水泵将钢套管内的水依次从抽水管、集水管抽到降水井外。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为3条,均通过焊接固定在钢套管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抽水管的长度为10-30cm。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倒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柱形的全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真空抽水泵上设有总闸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集成降水抽水系统采用一根集水总管与各处降水井点的集水管密封连接,每个集水管上均有控制开启关闭的闸阀,在集水总管的前端与真空抽水泵相连,当真空抽水泵开启工作时,需要进行降水的集水管的闸阀打开,集水管与集水总管内均为负压状态,以保证降水井底部一有存水就会被立即排出,从经济方面来说,本发明仅使用一个真空抽水泵即可工作,可以减少水泵购置量及水泵运行用电量,节约施工成本,从施工进度上讲,本发明能够保证全过程抽水,始终保持降水井点处吸取地下水,保证地下水水位稳定;并且本发明通过在钢套管与降水井之间填充滤料,在抽水管内表面设置过滤网,经过多层过滤,降低了集水管内产生堵塞的风险;镂空钢套管的设计,增大了钢套管与地下水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够增加地下水从基坑内深入到钢套管内的速率,提高抽水效率;集水管底端的抽水管沿轴向在圆周上开设有若干个抽水孔,该设置使渗入到钢套管内的地下水迅速从抽水管的底部和周围各个方向迅速被抽入集水管,保证渗入到钢套管内的地下水被迅速排空,以稳定地下水位稳定。因此,本发明能够保证基坑的降水效果,维持地下水水位稳定,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施工进度,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降水井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抽水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降水井;2、集水总管;3、真空抽水泵;4、钢套管;5、滤料;6、加强板;7、集水管;8、闸阀;9、抽水管;10、抽水孔;11、过滤网;12、总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集成降水抽水系统,包括若干降水井1、集水总管2和真空抽水泵3,每个降水井1内均插入有一个钢套管4,所述钢套管4的下端与降水井1底部接触,所述钢套管4与降水井1之间填充有滤料5,因此,从基坑进入到钢套管4的水是经过一定过滤的,而不是固体过多的泥浆,因此,不容易产生堵塞。

所述钢套管4为镂空管,将钢套管4设计成镂空状,此设计使基坑处的地下水不仅可以通过钢套管4的底部渗入到钢套管4内,还可以从钢套管4的周围直接渗入进来,以保证抽水过程中基坑内更多的水大面积的持续渗入,促进了降水效率,并且钢套管4的镂空设计可以减少钢材用料,节约成本。所述钢套管4的内表面设有若干条加强板6,所述加强板6为3条,均通过焊接固定在钢套管4的内表面,加强板6可以加强钢套管4的支撑刚性,增加钢套管4的使用寿命,并且,3条加强板6的空间支持更加牢固。

所述集水总管2按照降水井1的分布进行排布,所述集水总管2上密封连接有与降水井1数量相等的集水管7,所述集水管7的下端插入到相应的钢套管4内,每个集水管7的上端均设有闸阀8。这种一个集水总管2上连接多个集水管7的设置,以及需要哪些降水井1施工即可随时打开或者关闭该集水管7的闸阀8,可以减少真空抽水泵3的购置量及真空抽水泵3运行用电量,从施工进度上讲能够保证全过程抽水,始终保持降水井1点处吸取地下水,保证地下水水位稳定。

每个集水管7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抽水管9,所述抽水管9的长度为10-30cm,所述抽水管9沿轴向在圆周上开设有若干个抽水孔10,该设置可以增加抽水面积,提高抽水效率。所述抽水管9内设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紧贴且固定在抽水管9的内表面,所述过滤网11为u型结构,在抽水管9内设置抽水网,可以对从镂空钢套管4外渗入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且从抽水管9底端入口处直接灌入的水通过u型结构的过滤网11底端进入,可以进行粗滤,避免集水管7内产生堵塞的问题。所述集水总管2的末端封闭,所述集水总管2的另一端与真空抽水泵3连接,所述真空抽水泵3将钢套管4内的水依次从抽水管9、集水管7抽到降水井1外。所述真空抽水泵3上设有总闸阀12。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过滤网11为倒u型结构。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过滤网11为柱形的全网状结构。从抽水管9底端入口处直接灌入的水通过u型结构的过滤网11底端进入,进行两次粗滤,进一步减轻了集水管7内产生堵塞的风险。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