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水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709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水大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在被清洗水清洗的同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



背景技术:

如日本国专利第381773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冲水大便器。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冲水大便器中,通过从设置于承接污物的盆部上缘的内缘吐水口在水平方向上吐出清洗水,从而在盆部内引起水平方向的回旋流,通过该回旋流清洗盆面整体。

另一方面,在日本国特开2015-19696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冲水便器。即使在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冲水便器中,也通过从设置于盆部上缘的内缘吐水口在水平方向上吐出清洗水,从而在盆部内引起水平方向的回旋流而清洗盆面整体。而且,在该冲水便器中,将在盆部回旋的清洗水水流做成朝向盆部底面的水流的引导部,设置在盆部后方侧区域,因该引导部而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搅拌盆部内的积水的水流。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38177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5-1969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冲水大便器中,由于在盆部内因从内缘吐水口吐出的清洗水而形成水平方向的回旋流,因此清洗盆表面的能力较高。但是,该冲水大便器存在如下问题,使浮游在积水上的污物下沉而向连接于盆部底部的排水弯管排出污物的能力较低。这样的问题尤其在如下冲水大便器中尤为显著,其不具有形成向排水弯管管路压入盆部内的积水的水流的喷射吐水口。

另一方面,由于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冲水便器中设置有用于形成在上下方向上搅拌积水的水流的引导部,因此能够期待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的效果。但是,即使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冲水便器中,也由于从内缘吐水口作为线状水流而在盆面上回旋过来的清洗水因引导部而流入积水中,因此清洗水中依然残留水平方向的回旋成分,在上下方向上搅拌积水的能力较低。另外,盆面上回旋过来的清洗水如下,即使因引导部而流入积水中,其水势也较弱,搅拌积水的能力并不充分。因此,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冲水便器中,虽然认可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的效果,但是并不充分,尤其,在节水化的推进而清洗水的总量较少时,有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排出性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其能够有效地排出浮游于积水的污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冲水大便器,在被清洗水清洗的同时排出污物,具有:盆部,具备盆状的污物承接面、形成于该污物承接面上部的内缘部、形成于污物承接面下方的贮存积水的壶状部;排水弯管管路,为了与清洗水一起排出污物,以连通的方式连接于壶状部的底部;清洗水引导部,设置于壶状部后方的污物承接面,以便朝着壶状部内侧的侧壁面引导供向盆部的清洗水;及液膜吐水部,设置在内缘部,其特征为,该液膜吐水部如下,通过使被吐出的清洗水以液膜状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使发生碰撞的清洗水沿着壶状部的侧壁面落下,从而在壶状部的积水内引发纵向的回旋流。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从设置在形成于污物承接面上部的内缘部的液膜吐水部吐出清洗水,被吐出的清洗水以液膜状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发生碰撞的清洗水沿着壶状部的侧壁面落下。由于清洗水沿着壶状部的侧壁面落下,因此在壶状部的积水内引发纵向的回旋流,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于壶状部的积水内,从连接于壶状部的底部的排水弯管管路与清洗水一起被排出。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从液膜吐水部以液膜状吐出的清洗水,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而落下壶状部中,由于在积水内引发纵向的回旋流,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于积水中,能够从盆部有效地排出浮游着的污物。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清洗水引导部是以顺畅地连续于壶状部的棱线的方式形成于污物承接面的阶梯部。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清洗水引导部由顺畅地连续于壶状部的棱线的阶梯部所构成,因此能够高效地使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的清洗水流入壶状部中,不会较大地损耗从液膜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的水势,能够在壶状部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由此,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形成清洗水引导部的阶梯部在污物承接面的周向上的倾斜在污物承接面的最外周处最平缓,随着接近壶状部而变急促。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形成清洗水引导部的阶梯部的倾斜在污物承接面的最外周处最平缓,随着接近壶状部而变急促,因此能够使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的液膜状清洗水在保持其形状的状态下流入壶状部,在壶状部的积水内能够引发更强力的纵向回旋流。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形成清洗水引导部的阶梯部的阶梯差在污物承接面的最外周处最小,随着接近壶状部而阶梯差变大。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形成清洗水引导部的阶梯部的阶梯差在污物承接面的最外周处最小,随着接近壶状部而变大,因此能够向壶状部引导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的大部分清洗水,能够在壶状部的积水内引发更强力的纵向回旋流。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在污物承接面的后部形成有连接于壶状部的凹部,该凹部的一个端部作为清洗水碰撞的清洗水引导部而发挥功能。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在污物承接面的后部形成有连接于壶状部的凹部,该凹部的一个端部作为清洗水引导部而发挥功能,因此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的清洗水立刻落下凹部中,流入连接于凹部的壶状部。因此,能够使从液膜吐水部以液膜状吐出的大部分清洗水,通过较短的路径流入壶状部,能够在壶状部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由此,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形成于污物承接面的凹部从盆部的壶状部形成至盆部的后端为止。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凹部从壶状部形成至盆部后端为止,因此沿着盆部后端流动的清洗水碰撞于凹部的一个端部(清洗水引导部)而落下凹部中。其结果,能够通过清洗水引导部使从液膜吐水部以液膜状吐出的大部分清洗水流入壶状部,能够在壶状部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由此,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形成于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具有宽度朝着盆部后方变宽的大致扇形的形状。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凹部以宽度朝着盆部后方变宽的大致扇形形成,因此能够使从液膜吐水部以液膜状吐出并向盆部后部流动的大部分清洗水聚集在凹部中,能够使聚集的清洗水集中流入壶状部中。其结果,能够在壶状部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液膜吐水部沿着向从液膜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的吐出方向向下倾斜的向下倾斜面吐出被供给的清洗水,由此以液膜状吐出清洗水。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液膜吐水部沿着向清洗水的吐出方向向下倾斜的向下倾斜面吐出,从而将清洗水做成液膜状,因此能够高效地以液膜状吐出清洗水。由于当液膜状的清洗水流入壶状部时能够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液膜吐水部以与清洗水引导部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盆部的后方。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液膜吐水部以与清洗水引导部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盆部的后方,因此从液膜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通过最近距离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因此,从液膜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在大致维持被吐出时的较强水势的状态下流入壶状部。其结果,能够在壶状部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液膜吐水部配置在形成有污物承接面的凹部的区域内侧。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液膜吐水部配置在形成有污物承接面的凹部的区域内侧,因此能够使从液膜吐水部吐出的大部分清洗水落入凹部中,通过清洗水引导部能够使落下凹部中的清洗水流入壶状部。由此,能够使大量清洗水一下子流入壶状部,在壶状部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还具有设置在内缘部的内缘吐水部,该内缘吐水部利用被吐出的清洗水在污物承接面上形成水平方向的回旋流。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具备不同于液膜吐水部的内缘吐水部,该内缘吐水部通过被吐出的清洗水在污物承接面上形成水平方向的回旋流,因此能够有效地冲下附着于污物承接面的污物,能够有效地清洗盆部整体。

根据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其能够有效地排出浮游于积水的污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沿着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铅垂面切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切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1的v-v线切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1的vi-vi线切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1的vii-vii线切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1的viii-viii线切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1的ix-ix线切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清洗水的流动情形的概要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清洗水的流动情形的概要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冲水大便器;2-便器本体;6-裙部;8-盆部;10-共通通水路;12-排水弯管管路;16-污物承接面;18-内缘部;18a-内周面;20-壶状部;20a、20b-侧部棱线;20c-后部棱线;22-第1内缘吐水口(内缘吐水部);24-第2内缘吐水口(液膜吐水部);26-第1通水路;28-第2通水路;30-导水路;32-导入管路;32a-入口;34a-上升管路;34b-下降管路;36-底面;38-侧壁面;40-凹部;40a-阶梯部;40b-阶梯部(清洗水引导部);40c-底面;42-向下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俯视剖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观察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是利用因盆部内的水的落差而产生的流水作用来冲下污物的直冲式便器,具备便器本体2,介由清洗水源即贮水水箱(未图示)向该便器本体2导入清洗水。便器本体2是表面上形成有釉层的陶瓷制,在下部形成有裙部6,在上半部分中的前方形成有盆部8。另外,在盆部8的后方上部形成有连接于贮水水箱(未图示)排水口的共通通水路10,而且形成有用于向盆部8的后方下部排出污物的排水弯管管路12。

本发明不仅可适用于具备贮水水箱的冲水大便器,而且还可以适用于使用喷射泵机构来供给清洗水的冲水大便器及直接供给清洗水的直压式冲水大便器等。

盆部8具备:盆状的污物承接面16;位于上缘的内缘部18;及形成于污物承接面16下方的壶状部20。在此,如图2所示,内缘部18的内周面18a呈朝着内侧外伸的形状,使后述的在水平方向上回旋的清洗水不会向外部溅出。

在从前方观察时,在盆部8的内缘部18内周面的左侧中央部,形成有吐出清洗水的内缘吐水部即第1内缘吐水口22,在右侧后方侧(下游侧)形成有液膜吐水部即第2内缘吐水口24。上述第1内缘吐水口22及第2内缘吐水口24朝向可在水平面的同一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上吐出清洗水的方向,从第1内缘吐水口22吐出的清洗水在污物承接面16上形成在水平方向上回旋的回旋流。

另外,形成于上述的冲水大便器1后方上部的共通通水路10分支为向第1内缘吐水口22供给清洗水的第1通水路26及向第2内缘吐水口24供给清洗水的第2通水路28。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虽然包含第1内缘吐水口22的第1通水路26及包含第2内缘吐水口24的第2通水路28和陶瓷制的便器本体2呈一体地形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方式,包含第1内缘吐水口的第1通水路、包含第2内缘吐水口的第2通水路还可以由与便器本体呈分体的配水器(distributor)等所形成。

而且,如图2所示,在盆部8的内缘部18的内周面18a下方区域,形成有引导清洗水的台状的导水路30。并且,该导水路30还是污物承接面16的外周端区域。导水路30用于从第1内缘吐水口22吐出的清洗水沿着内缘部18的内周面18a向污物承接面16的后端部进行回旋。

接下来,如图2所示,排水弯管管路12由连接于壶状部20的底面36且向后方下方延伸的导入管路32、上升管路34a、下降管路34b所形成。

该导入管路32作为顺畅的连续弯曲面而连接于壶状部20的底面36,从壶状部20流入导入管路32的清洗水在导入管路32内流畅地流动。

接下来,如图1及图2所示,如上所述,盆部8的壶状部20具备:位于积水水位w下方的底面36;及连接该底面36与污物承接面16下缘部的侧壁面38。另外,该底面36形成于比导入管路32的入口32a更靠前方的区域,且大致水平形成。该底面36还可以朝着后方向下方倾斜。壶状部20的后方形成为,未形成有底部36而是形成有侧壁面38,该侧壁面38连续于导入管路32的入口32a。

而且,如图1所示,在污物承接面16的后部且在壶状部20与盆部8后端部(污物承接面16的后缘部)之间的区域中,以连接于壶状部20的方式形成有宽度朝着盆部8后方变宽的大致扇形的凹部40。这样,通过在污物承接面16上形成凹部40,从而在凹部40两端分别形成阶梯部40a、40b,上述阶梯部40a、40b顺畅地连续于壶状部20的棱线。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冲水大便器1的前方观察时,由于第2内缘吐水口24设置在盆部8的后方右侧,向左方向吐出清洗水,因此凹部40的阶梯部40a、40b中的阶梯部40b(本实施方式中是左侧的阶梯部)的朝向呈与第2内缘吐水口24相对。从而,本实施方式中,朝向呈与第2内缘吐水口24相对的阶梯部40b作为如下清洗水引导部而发挥功能,从第2内缘吐水口24吐出的清洗水发生碰撞,使发生碰撞的清洗水沿着壶状部20的侧壁面38落下。在此,由于阶梯部40b形成为伴随接近壶状部而其角度变大且变深,因此当引导清洗水时能够顺畅地使液膜状吐水朝向壶状部。这样,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阶梯部40b)而沿着壶状部20的侧壁面38落下的清洗水,在壶状部20的积水中引发纵向的回旋流。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第2内缘吐水口24与左侧的阶梯部40b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约160mm,优选这些之间的最短距离形成为约130mm~约200mm。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9对清洗水引导部及第2内缘吐水口的结构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将冲水大便器1沿着在其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铅垂面切断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4至图8是沿着图1的iv-iv线至viii-viii线切断冲水大便器1的剖视图。而且,图9是沿着图1的ix-ix线切断冲水大便器1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通过在污物承接面16上设置凹部40而形成的两侧阶梯部40a、40b,顺畅地连续于壶状部20的两侧上缘的侧部棱线20a、20b(壶状部20的两侧侧部的侧壁面38与污物承接面16的内周相交的线)。另外,壶状部20的后侧上缘与凹部40的底面40c也顺畅地相交,形成壶状部20后侧的后部棱线20c。而且,凹部40的左右方向宽度在壶状部20的后部棱线20c处最窄,朝着后方变宽,在污物承接面16的后端部处最宽。换言之,阶梯部40a与40b之间的左右方向距离在污物承接面16的后端部处最大,在与壶状部20的侧部棱线20a、20b的连接部处最小。另外,凹部40的底面40c从污物承接面16的后端部朝着壶状部20向下倾斜,凹部40的深度在污物承接面16的后端部处最浅,在壶状部20的后部棱线20c处最深。即,阶梯部40a、40b的阶梯差在污物承接面16的后端部(污物承接面16的最外周)处最小,阶梯差伴随接近壶状部20而变大。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40的前端部(连接于壶状部20的部分)处的宽度为约115mm,形成为与壶状部20的最大宽度大致相同。另外,在凹部40的后端部(连接于内缘部18的内周面18a的部分)处的宽度为约195mm。优选如下,形成为在凹部的后端部处的宽度为约100mm~约240mm,相对于壶状部的中心在中心角为约38°~约110°的范围内形成凹部。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凹部40的深度形成为在最深部处约18mm,优选最深部的深度形成为约10mm~约30mm。

而且,如图4至图8所示,从凹部40的阶梯部40a、40b朝向底面40c的斜面的左右方向倾斜角(污物承接面16的周向倾斜角)在污物承接面16的后端部(污物承接面16的最外周)处最平缓,伴随接近壶状部20而倾斜逐渐变急促。换言之,连接污物承接面16与凹部40的底面40c的斜面在污物承接面16的后端部处左右方向倾斜最平缓(图4),在底面40c的前端部处左右方向倾斜最急促(图8)。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从阶梯部40b朝向底面40c的斜面的左右方向最大倾斜角为约15°,优选最大的倾斜角形成为约5°~约20°。

接下来,参照图1、图3及图9对内缘吐水部即第1内缘吐水口22及液膜吐水部即第2内缘吐水口24的结构及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内缘吐水部即第1内缘吐水口22设置在盆部8的左侧侧部,从第1内缘吐水口22吐出的清洗水被设置在污物承接面16外周部的导水路30所引导。即,第1内缘吐水口22的底面与导水路30的表面大致连续,从第1内缘吐水口22吐出的清洗水在大致水平形成的导水路30上被引导。沿着导水路30被引导的清洗水一点一点流下污物承接面16上,在污物承接面16上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水平方向回旋流而流入壶状部20,由此清洗污物承接面16。

与此相对,如图3所示,液膜吐水部即第2内缘吐水口24形成在盆部8的右侧后端部的设置有凹部40的区域内侧。另外,第2通水路28的底面从第2内缘吐水口24附近朝着第2内缘吐水口24的吐出方向向下倾斜,该倾斜面顺畅地连续于凹部40的底面40c,形成朝向壶状部20的向下倾斜面42。即,从第1内缘吐水口22吐出的清洗水被大致连续于第1内缘吐水口22的底面的大致水平的导水路30所引导,与此相对,第2内缘吐水口24处未设置有连续于该底面的大致水平的导水路,来自第2内缘吐水口24的清洗水沿着大致连续于第2内缘吐水口24底面且向清洗水的吐出方向向下倾斜的向下倾斜面42被吐出。

这样,当沿着向下倾斜面42吐出时,清洗水因重力及附壁效应而一边以贴紧向下倾斜面42的方式液膜状扩展一边向斜下方流动(图3的箭头f1),碰撞于以与第2内缘吐水口24相对的方式设置的左侧的阶梯部40b(清洗水引导部)。即,从第1内缘吐水口22沿着大致水平的导水路30吐出的清洗水呈线状而在导水路30上流动,不同于在污物承接面16上一点一点流下,从第2内缘吐水口24吐出到向下倾斜面42的清洗水,呈液膜状而从第2内缘吐水口24向斜下方流下。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着从第2内缘吐水口24的吐水方向(污物承接面16的周向)倾斜的倾斜角为约13°的向下倾斜面42吐出清洗水,从而将被吐出的清洗水做成液膜状。并且,沿着倾斜角5°~20°的向下倾斜面吐出清洗水,从而能够将清洗水做成液膜状。另外,即使通过将内缘吐水口的截面形状做成扁平状,也能够将被吐出的清洗水做成液膜状。

从第2内缘吐水口24向斜下方流下而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即阶梯部40b的清洗水,沿着阶梯部40b朝着污物承接面16的中央流下。在此,由于阶梯部40b及壶状部20的侧部棱线20b形成为顺畅地连接,因此沿着阶梯部40b流下的清洗水在保持液膜状态的情况下沿着壶状部20左侧的侧壁面38在壶状部20中流下(图3的箭头f2)。这样,从第2内缘吐水口24吐出的大部分清洗水因被吐出时的水势及沿着阶梯部40b流下(落下)时的重力而有力地流入壶状部20。有力地流入壶状部20的大量清洗水,在壶状部20内的积水中强力引发纵向的回旋流。另外,从液膜吐水部即第2内缘吐水口24以液膜状吐出且被清洗水引导部(阶梯部40b)引导至壶状部20中的液膜状清洗水,与从第1内缘吐水口22吐出的线状的一般清洗水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抵消水平方向的回旋成分,能够形成强力的纵向回旋流。由此,使浮游于壶状部20的积水的污物强力地下沉于积水内,通过排水弯管管路12高效地排出污物。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10及图1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中的清洗动作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清洗水的流动情形的概要俯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清洗水的流动情形的概要剖视图。

首先,当使用者对操作开关(未图示)进行接通操作时,贮水水箱的排水口(未图示)打开,清洗水流入便器本体2的共通通水路10内,经过从该共通通水路10发生分支的第1通水路26及第2通水路28分别从第1内缘吐水口22及第2内缘吐水口24吐出。

从第1内缘吐水口22吐出的清洗水,沿着形成于盆部8的内缘部18内周的导水路30首先朝着前方流动,在通过盆部8的前方端之后,形成朝着后方流动的水平方向回旋流(图10的箭头f3)。此时,清洗水的一部分一边回旋一边朝着盆部8中央落下(图10、图11的箭头f4),由此清洗污物承接面16。另外,从第2内缘吐水口24也吐出清洗水,其大部分碰撞于设置成与第2内缘吐水口24相对的阶梯部40b(清洗水引导部)(图10的箭头f5)。碰撞于阶梯部40b的清洗水,沿着壶状部20左侧的侧壁面38落下壶状部20的积水内,壶状部20左侧的侧壁面38顺畅地连续设置于形成该阶梯部40b的斜面。流入壶状部20的清洗水在壶状部20内的积水中引起纵向回旋流(图10、图11的箭头f6),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于积水中,下沉的污物通过导入管路32的入口32a从排水弯管管路12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从液膜吐水部即第2内缘吐水口24以液膜状吐出的清洗水,由于碰撞于清洗水引导部即阶梯部40b而在壶状部20中落下(图3),积水内引发纵向的回旋流,因此能够高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于积水中,能够有效地从盆部排出浮游的污物。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由于阶梯部40b(清洗水引导部)顺畅地连续于壶状部20的侧部棱线20b(图3),因此能够使碰撞于阶梯部40b的清洗水高效地流入壶状部20中,不会较大地损耗从第2内缘吐水口24(液膜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水势,能够在壶状部20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由于在污物承接面16的后部形成有连接于壶状部20的凹部40,该凹部40的一个端部(阶梯部40b)作为清洗水引导部而发挥功能,因此碰撞于阶梯部40b的清洗水立刻落下凹部40中,流入连接于凹部40的壶状部20。因此,能够使从第2内缘吐水口24以液膜状吐出的大部分清洗水,通过较短的路径流入壶状部20,能够在壶状部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由于凹部40从壶状部20形成至盆部8后端为止,因此沿着盆部8后端流动的清洗水碰撞于凹部40的一个端部(阶梯部40b)而落下凹部40中。其结果,能够通过阶梯部40b使从第2内缘吐水口24以液膜状吐出的大部分清洗水流入壶状部20,能够在壶状部20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由于凹部40以宽度朝着盆部8后方变宽的大致扇形形成,因此能够使从第2内缘吐水口24以液膜状吐出并向盆部8后部流动的大部分清洗水聚集在凹部40中,能够使聚集的清洗水集中流入壶状部20中。其结果,能够在壶状部20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由于第2内缘吐水口24沿着向清洗水的吐出方向向下倾斜的向下倾斜面42吐出,从而将清洗水做成液膜状,因此能够高效地以液膜状吐出清洗水。由于当液膜状的清洗水流入壶状部20时能够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由于第2内缘吐水口24与阶梯部40b以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盆部8后方的左右,因此从第2内缘吐水口24吐出的清洗水通过最近距离碰撞于阶梯部40b(清洗水引导部)。因此,从第2内缘吐水口24吐出的清洗水在大致维持被吐出时的较强水势的状态下流入壶状部20。其结果,能够在壶状部20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由于第2内缘吐水口24配置在形成有污物承接面16的凹部40的区域内侧,因此能够使从第2内缘吐水口24吐出的大部分清洗水落入凹部40中,通过阶梯部40b能够使落下凹部40中的清洗水流入壶状部20。由此,能够使大量清洗水一下子流入壶状部20,在壶状部20中引发强力的纵向回旋流,能够有效地使浮游于积水的污物下沉并排出。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由于具备不同于第2内缘吐水口24的第1内缘吐水口22,该第1内缘吐水口22通过被吐出的清洗水在污物承接面16上形成水平方向的回旋流,因此能够有效地冲下附着于污物承接面16的污物,能够有效地清洗盆部8整体。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可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实施各种变更。尤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本发明适用于直冲式的冲水大便器,但是将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虹吸式冲水大便器、具有喷射口的虹吸喷射式冲水大便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