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及采用上述预制构件的鱼槽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468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槽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及采用上述预制构件的鱼槽砖。



背景技术:

在河段治理、防洪墙、涵闸,码头、桥梁等建设工程中,河床由原来的泥质或沙质被块石或水泥预制块等取而代之,河流堤岸固化后,粘性鱼卵无法依附繁育,并且在鱼类洄游途中容易遭受船舶尾流冲击或得不到休息及能量补充而死亡。目前河流护坡结构经过生产实践,不断改进,通常采用鱼槽砖或生态护坡砖建造河流护坡结构,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然而,由于鱼槽砖较宽,不能顺坡平铺。垂直叠放,稳定性较差,仅适合小型河流,每个鱼槽砖具独立的洞穴,彼此不能串通,不利于鱼类游动;而生态护坡砖较薄,砖块空隙较浅,只能适合水生植物恢复,不能为鱼类提供庇护洞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及采用上述预制构件的鱼槽砖。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包括:构件主体、支撑柱;

构件主体包括连接柱和分别连接在连接柱两端的两个侧柱,两个侧柱相对设置且二者与连接柱共同形成u形结构;

支撑柱位于构件主体所在一侧,支撑柱与一个侧柱靠近连接柱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从构件主体一侧伸出。

优选地,两个侧柱平行设置,支撑柱垂直于两个侧柱所在平面设置。

优选地,支撑柱远离连接柱一侧的侧面和与支撑柱连接的侧柱远离连接柱一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连接柱垂直于侧柱。

优选地,构件主体和支撑柱采用混凝土材料一体形成。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采用具有u形结构的构件主体和支撑柱一体构成,可以集约化,大批量生产,抗腐蚀性好,价廉物美。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鱼槽砖,采用上述的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构成。

优选地,所述的鱼槽砖包括:第一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和第二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

第一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位于第二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上方,第一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包括第一构件主体和第一支撑柱,第一构件主体包括第一侧柱、第二侧柱和第一连接柱,第一支撑柱设置在第一侧柱下方且与第一侧柱连接,第二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包括第二构件主体和第二支撑柱,第二构件主体包括第三侧柱、第四侧柱和第一连接柱,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四侧柱上方且与第四侧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鱼槽砖,第一侧柱位于第三侧柱上方且与第三侧柱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柱远离第一侧柱一端抵靠第三侧柱顶部,第二侧柱位于第四侧柱上方且与第四侧柱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柱远离第四侧柱一端抵靠第二侧柱底部。

优选地,所述的鱼槽砖,第一支撑柱远离第一连接柱一侧的侧面与第一侧柱和第三侧柱远离第二支撑柱一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连接柱一侧的侧面与第二侧柱和第四侧柱远离第一支撑柱一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地,第一支撑柱与第一连接柱错开布置,第二支撑柱与第一连接柱错开布置。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u形框架鱼槽砖,由两个所述的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构成,两个u型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的构件主体平行设置,两个支撑柱位于两个构件主体之间,在两个构件主体之间形成支撑空间,并且支撑空间一侧设有供鱼类进入的开口,从而为鱼类提供藏身洞穴;同时,铺设后,多个鱼槽砖内部的支撑空间依次连通,形成复杂的流道系统,既能减缓流速,加快泥沙淤积,有利于水草与底栖生物恢复,也能为稚鱼苗提供安全的洄游通道;此外,通过两个预制构件的支撑柱错开布置,使得水流经过鱼槽砖内部流道时沿波浪形路径流动,模拟水流波纹,便于鱼类在洄游通道中洄游。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鱼塘塘基结构,包括多个塘基层,每个塘基层包括多个上述u形框架鱼槽砖,多个u型框架鱼槽砖依次布置,每个鱼槽砖的第一侧柱与相邻鱼槽砖的第四侧柱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每个鱼槽砖的第二侧柱与相邻鱼槽砖的第三侧柱位于同一直线上;

相邻两个鱼槽砖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相互抵靠,且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抵靠。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鱼塘塘基结构,每相邻两块鱼槽砖构成一组,相邻两块鱼槽砖之间构成内部支撑空间,可供鱼类繁育,相邻鱼槽砖的侧柱和支撑柱共同围成一个较大的塘基开口,便于鱼类进入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由两个u形框预制构件构成的鱼槽砖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鱼槽砖在河堤面铺砌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鱼塘塘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由两个u形框预制构件构成的鱼槽砖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鱼槽砖在河堤面铺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包括:构件主体、支撑柱;

构件主体包括连接柱和分别连接在连接柱两端的两个侧柱,两个侧柱平行设置且二者与连接柱共同形成u形结构,连接柱垂直于侧柱;

支撑柱位于构件主体所在一侧,支撑柱与一个侧柱靠近连接柱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从构件主体一侧伸出,支撑柱垂直于两个侧柱所在平面设置,支撑柱远离连接柱一侧的侧面和与支撑柱连接的侧柱远离连接柱一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构件主体和支撑柱采用混凝土材料一体形成,可以集约化,大批量生产,抗腐蚀性好,价廉物美。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鱼槽砖,采用上述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构成。

参照图3,在鱼槽砖的一种设计方式中,所述的鱼槽砖包括:第一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和第二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

第一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包括第一构件主体和第一支撑柱31,第一构件主体包括第一侧柱11、第二侧柱12和第一连接柱21,第一支撑柱31设置在第一侧柱11下方且与第一侧柱11连接,第二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包括第二构件主体和第二支撑柱32,第二构件主体包括第三侧柱13、第四侧柱14和第一连接柱21,第二支撑柱32设置在第四侧柱14上方且与第四侧柱14连接,第一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主体位于第二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主体上方且相互平行;

第一支撑柱31远离第一侧柱11一端抵靠第三侧柱13顶部,第二支撑柱32远离第四侧柱14一端抵靠第二侧柱12底部;第一连接柱21远离第一侧柱11和第二侧柱12的侧面与第三侧柱13和第四侧柱14远离第二连接柱22的侧面共面,第二连接柱22远离第三侧柱13和第四侧柱14的侧面与第一侧柱11和第二侧柱12远离第一连接柱21的侧面共面,第一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和第二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共同围成一个长方体结构,在两个构件主体之间形成支撑空间,为鱼类提供藏身洞穴。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图3鱼槽砖的具体铺砌方式中,支撑柱与其连接的两个侧柱所构成的面抵靠于河堤面,其对面作为迎水面,u形开口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各u形框架鱼槽砖的内部空间上下左右相互串通,水流在内部空间沿波浪形路径流动,减缓了水流流速,为稚鱼苗提供安全的洄游通道,并且加快了泥沙淤积,有利于水草与底栖生物恢复。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鱼塘塘基结构,包括多个塘基层,每个塘基层由多个上述图3鱼槽砖铺砌而成,每两块水平方向的相邻鱼槽砖为一组,每组内的鱼槽砖的第一侧柱11与另一鱼槽砖的第四侧柱14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每块鱼槽砖的第二侧柱12与相邻鱼槽砖的第三侧柱13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组的鱼槽砖的第一连接柱21和第二连接柱22相互抵靠,且第一支撑柱31和第二支撑柱32相互抵靠;每组内的鱼槽砖之间构成内部支撑空间,可供鱼类繁育,每组鱼槽砖的侧柱和支撑柱共同围成一个较大的塘基开口,便于鱼类进入内部空间。

参照图6,在鱼槽砖的一种设计方式中,所述鱼槽砖包括第一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和第二u形框架鱼槽砖预制构件,与图2所述的设计方式区别在于第一连接柱21远离第一侧柱11和第二侧柱12的侧面与第三侧柱13和第四侧柱14远离第二连接柱22的侧面平行但不共面,第二连接柱22远离第三侧柱13和第四侧柱14的侧面与第一侧柱11和第二侧柱12远离第一连接柱21的侧面平行但不共面。

参照图7,在上述图6的鱼槽砖的具体铺砌方式中,支撑柱与其连接的两个侧柱所构成的面抵靠于河堤面,区别于图4所述的具体铺砌方式在于平行于水面的每一行的鱼槽砖都有部分构件主体嵌入相邻的鱼槽砖内部,不仅各u形框架鱼槽砖的内部空间上下左右相互串通,水流在内部空间沿波浪形路径流动,而且砖与砖之间形成更加牢靠的连接,抗冲击能力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