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基底夯实平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3150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高填方路基基底夯实平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高填方路基基底夯实平整装置。



背景技术:

高填方是通过分层碾压回填土将所要求的构筑物达到比周围地势明显高出的设计施工方案。在水稻田或长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路基高度在6m以上,其他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基高度在20m以上时,称为高填方路基。高填方路基与普通路基填筑的主要区别在于:(1)高填方路基的基底承受路基土本身的荷载很大,因此要检验地基的承载力(或沉降量)和路基稳定性,如果地基为松软土,通过对原土进行常规的填前压实不能满足稳定和沉降要求时,要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对软弱土进行加固处治。(2)因为松土不易与原边坡土结合紧密,而且压实难度大,因此路基填筑时必须严格按路基标高和设计边坡度将该层的路基宽度(包括加宽量)填足,不得缺填补填。(3)因为边坡外面的地基多是没有挖台阶的,上面堆填的松散弃土在大雨后沿山坡下滑时,会使设计边坡以内的部分路基也被牵引而下滑,引起路基顶面开裂,因此当填方地基为斜坡时,在填方路基完成后,对设计边坡外的松散弃土进行清理。

而在对高填方路基基底进行夯实处理时,一般采用压路机进行操作。而压路机是一种以特制钢轮或光面轮胎为作业装置的压实施工机械,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机场港口、矿山水坝、市政建设等对土石填方及路面铺装材料的压实作业,其作用是增加工作面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工作面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增强抗渗透能力和气候稳定性,降低或消除沉陷,最终达到提高工程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的目的。由于压实作业的工况千差万别,压实机械系列和品种规格繁多,可将其简单划分为压路机、夯实机和垃圾压实机等。压路机又分为自行式、手扶式和拖式,夯实机(工作装置为平板)又分为冲击平板夯和振动平板夯等。其中压路机分为静碾光轮压路机、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组合式压路机、轮胎压路机、轻型压路机和其他特种压路机等几大系列。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转轴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进而导致转轴本身温度升高而发生形变,使得为转轴预留的间隙不能满足转轴本身的形变量,导致转轴转动不灵活,影响压路机的工序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高填方路基基底夯实平整装置,避免转轴长时间工作后因受热而发生膨胀影响工作效率,提高转轴振动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高填方路基基底夯实平整装置,包括筒体和转动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支撑轴,支撑轴的一端贯穿筒体的端部后向外延伸,在所述筒体上安装有卡座,卡座上沿支撑轴的轴向依次设置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形成一个环空,内套管与外套管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开有多个盲孔,还包括多个调节辊筒,每一个所述调节辊筒的转轴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相互对应的盲孔内,调节辊筒的外圆周壁与支撑轴的外圆周壁接触,在调节辊筒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浮动管,在浮动管与盲孔内壁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针对现有技术中高填方路基基底在夯实时平整装置,如压路机轮体的转轴容易出现受热变形等因素,即当支撑轴的工作温度升高时,支撑轴的径向膨胀量大,在外套管上预留间隙的方法不足以补正支撑轴的膨胀量,很容易造成卡座受损,进而降低支撑轴的使用寿命,对此,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使用的轮体,以解决其工作产热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工作时,外部的驱动电机带动支撑轴转动,支撑轴转动设置在卡座上,同时调节辊筒的外圆周壁与支撑轴端部的外圆周壁保持接触,在内套管以及外套管相对的端面均上开设多个盲孔,盲孔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有浮动管,调节辊筒的转轴转动设置在浮动管内,浮动管可使得滚轴实现径向的位移,通过滚轴受支撑轴径向应力的大小或是方向,浮动管进行同向的移动,弹簧被压缩可将支撑轴产生的径向应力缓冲,弹簧回复则可将滚轴复位,以此实现支撑轴在受热发生体积变化时的自动调节,避免对卡座造成较大的损伤,进而延长支撑轴的使用寿命。

在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活动偏心块和两个固定偏心块,活动偏心块设置在两个固定偏心块之间,在固定偏心块上设置有挡销,所述活动偏心块转动设置在支撑轴上,且在活动偏心块上安装有突出部,所述挡销位于所述突出部做圆周运动的轨迹上。当驱动电机带动支撑轴顺时针旋转时,活动偏心块与固定偏心块的静偏心距相减,从而产生小振幅,即当偏心块同时到达最低点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个筒体被大地托住;支撑轴逆时针旋转时,活动偏心块与固定偏心块的静偏心距相加,进而产生大振幅,即当偏心块同时达到最高点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个筒体被悬空;在不改变偏心块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支撑轴的旋转方向就可达到改变静偏心距的目的,进而实现筒体的工作振幅的调节。

在所述调节辊筒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采用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作为优选,调节辊筒始终保持与支撑轴的外圆周壁接触,容易产生相互磨损,对此,申请人在调节辊筒的外圆周壁上设置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的润滑层,可在调节辊筒与支撑轴端部的外圆周壁上形成一个润滑膜,该润滑膜能够大幅度降低两个接触面之间的磨损量,以实现支撑轴或是调节辊筒的稳定工作。

所述卡座上还开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将筒体内部与外界连通。当筒体内部的温度升高时,轮体内会积累起较多的油气,会直接导致卡座的油封失效漏油,开设的散热孔可快速将油气排除,最大限度地保护筒体内部的密封构件,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高填方路基基底夯实平整装置,浮动管可使得滚轴实现径向的位移,通过滚轴受支撑轴径向应力的大小或是方向,浮动管进行同向的移动,弹簧被压缩可将支撑轴产生的径向应力缓冲,弹簧回复则可将滚轴复位,以此实现支撑轴在受热发生体积变化时的自动调节,避免对卡座造成较大的损伤;

2、本发明高填方路基基底夯实平整装置,在不改变偏心块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支撑轴的旋转方向就可达到改变静偏心距的目的,进而实现筒体的工作振幅的调节;

3、本发明高填方路基基底夯实平整装置,在调节辊筒的外圆周壁上设置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的润滑层,可在调节辊筒与支撑轴端部的外圆周壁上形成一个润滑膜,该润滑膜能够大幅度降低两个接触面之间的磨损量,以实现支撑轴或是调节辊筒的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偏心块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筒体、2-支撑轴、3-卡座、4-盲孔、5-调节辊筒、6-固定偏心块、7-挡销、8-固定偏心块、9-活动偏心块、10-内套管、11-外套管、12-散热孔、13-弹簧、14-浮动管、15-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筒体1和转动设置在筒体1内部的支撑轴2,支撑轴2的一端贯穿筒体1的端部后向外延伸,在所述筒体1上安装有卡座3,卡座3上沿支撑轴2的轴向依次设置有内套管10和外套管11,在内套管10和外套管11之间形成一个环空,内套管10与外套管11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开有多个盲孔4,还包括多个调节辊筒5,每一个所述调节辊筒5的转轴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相互对应的盲孔4内,调节辊筒5的外圆周壁与支撑轴2的外圆周壁接触,在调节辊筒5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浮动管14,在浮动管14与盲孔4内壁之间通过多个弹簧13连接。

当支撑轴2的工作温度升高时,支撑轴2的径向膨胀量大,在外套管11上预留间隙的方法不足以补正支撑轴2的膨胀量,很容易造成卡座3受损,进而降低支撑轴2的使用寿命,对此,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使用的轮体,以解决其工作产热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工作时,外部的驱动电机带动支撑轴2转动,支撑轴2转动设置在卡座3上,同时调节辊筒5的外圆周壁与支撑轴2端部的外圆周壁保持接触,在内套管10以及外套管11相对的端面均上开设多个盲孔4,盲孔4内壁通过弹簧13连接有浮动管14,调节辊筒5的转轴转动设置在浮动管14内,浮动管14可使得滚轴实现径向的位移,通过滚轴受支撑轴2径向应力的大小或是方向,浮动管14进行同向的移动,弹簧13被压缩可将支撑轴2产生的径向应力缓冲,弹簧13回复则可将滚轴复位,以此实现支撑轴2在受热发生体积变化时的自动调节,避免对卡座3造成较大的损伤,进而延长支撑轴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在所述支撑轴2上安装有活动偏心块9和两个固定偏心块,活动偏心块9设置在两个固定偏心块之间,在固定偏心块上设置有挡销7,所述活动偏心块9转动设置在支撑轴2上,且在活动偏心块9上安装有突出部15,所述挡销7位于所述突出部15做圆周运动的轨迹上。当驱动电机带动支撑轴2顺时针旋转时,活动偏心块9与固定偏心块的静偏心距相减,从而产生小振幅,即当偏心块同时到达最低点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个筒体1被大地托住;支撑轴2逆时针旋转时,活动偏心块9与固定偏心块的静偏心距相加,进而产生大振幅,即当偏心块同时达到最高点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个筒体1被悬空;在不改变偏心块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支撑轴2的旋转方向就可达到改变静偏心距的目的,进而实现筒体1的工作振幅的调节。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座3上还开有散热孔12,所述散热孔12将筒体1内部与外界连通。当筒体1内部的温度升高时,轮体内会积累起较多的油气,会直接导致卡座3的油封失效漏油,开设的散热孔12可快速将油气排除,最大限度地保护筒体1内部的密封构件,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调节辊筒5始终保持与支撑轴2的外圆周壁接触,容易产生相互磨损,对此,申请人在调节辊筒5的外圆周壁上设置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的润滑层,可在调节辊筒5与支撑轴2端部的外圆周壁上形成一个润滑膜,该润滑膜能够大幅度降低两个接触面之间的磨损量,以实现支撑轴2或是调节辊筒5的稳定工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