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55153阅读:19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施工所涉及的地域越来越广,地理地势条件也千变万化,高边坡的防护工作也越来越普遍且至关重要,是确保工程顺利安全进行的前提条件,在遇到地势较为复杂,如场地狭小、存在滑坡、滚石、积水等多种危险源交杂的情况,传统的单一性防护已经不能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本项高陡边坡混凝土护面墙、被动防护网组合防护方案,通过护面墙、截水沟、被动防护网以及沉降位移观测点的设置,有效的解决了场地狭小的限制,能够同时对高陡边坡的滑坡、滚石、雨水冲刷、积水等多种危险源进行防治与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使公路、市政工程在位于存在滑坡、滚石等危险因素的山体高陡边坡坡脚的施工时,提供可靠全面的安全防护,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包括:混凝土护面墙、平台截水沟、被动防护网、钢绳锚杆、侧拉锚绳、沉降位移观测点、所述混凝土护面墙设置在山体坡脚位置,所述混凝土护面墙上预埋有沉降位移观测点和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所述混凝土护面墙顶部设有平台截水沟,所述被动防护网底部设置在所述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顶部,所述被动防护网顶部固接有侧拉锚绳,所述侧拉锚绳远离被动防护网的一端上固接有钢绳锚杆,所属钢绳锚杆固定在山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护面墙表面自下而上设有急流槽和检修踏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被动防护网底部铰接在所述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被动防护网为rx1-200型被动防护网。

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前,先将坡脚进行清理,开挖混凝土护面墙基础;

b.浇筑混凝土护面墙;在混凝土护面墙施工时,在护面墙顶部修筑平台截水沟以及预埋沉降位移观测点和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以方便对边坡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与被动防护网的安装;

c.在混凝土护面墙施工完毕后,以混凝土护面墙为施工平台,进行钢绳锚杆的施工、安装被动防护网;

d.安装好被动防护网后,用侧拉锚绳将钢绳锚杆与被动防护网进行连接拉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施工时,在护面墙施工的同时修筑检修踏步与急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边坡坡脚底部浇筑混凝土护面墙,从而防止塌方滑坡现象;护面墙顶部设置平台截水沟,引导山体表面径流,防止雨水直接流入下面的施工场地;同时混凝土护面墙为被动防护网提供施工平台、起到缓冲山体表面孤石滚落的作用力,而且混凝土护面墙上的平台截水沟与急流槽能够将山体表面径流汇聚引排,防止山体表面径流对坡下施工场地造成影响,整体结构稳定可靠、施工难度小、对场地的要求低,大大地提高了高陡边坡下施工的安全系数,为边坡下的构筑物及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的正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的侧面图。

图中:1、混凝土护面墙,2、平台截水沟,3、被动防护网,4、钢绳锚杆,5、侧拉锚绳,6、沉降位移观测点,7、急流槽,8、检修踏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包括:混凝土护面墙1、平台截水沟2、被动防护网3、钢绳锚杆4、侧拉锚绳5、沉降位移观测点6、所述混凝土护面墙1设置在山体坡脚位置,所述混凝土护面墙1上预埋有沉降位移观测点6和被动防护网3钢柱基础,所述混凝土护面墙1顶部设有平台截水沟2,所述被动防护网3底部设置在所述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顶部,所述被动防护网3顶部固接有侧拉锚绳5,所述侧拉锚绳5远离被动防护网3的一端上固接有钢绳锚杆4,所属钢绳锚栓固定在山体上,所述被动防护网3底部铰接在所述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顶部,所述被动防护网3为rx1-200型被动防护网。

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前,先将坡脚进行清理,开挖混凝土护面墙1基础;

b.浇筑混凝土护面墙1;在混凝土护面墙1施工时,在护面墙顶部修筑平台截水沟2以及预埋沉降位移观测点6和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以方便对边坡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与被动防护网3的安装;

c.在混凝土护面墙1施工完毕后,以混凝土护面墙1为施工平台,进行钢绳锚杆4的施工、安装被动防护网3;

d.安装好被动防护网3后,用侧拉锚绳5将钢绳锚杆4与被动防护网3进行连接拉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包括:混凝土护面墙1、平台截水沟2、被动防护网3、钢绳锚杆4、侧拉锚绳5、沉降位移观测点6、所述混凝土护面墙1设置在山体坡脚位置,所述混凝土护面墙1上预埋有沉降位移观测点6和被动防护网3钢柱基础,所述混凝土护面墙1顶部设有平台截水沟2,所述被动防护网3底部设置在所述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顶部,所述被动防护网3顶部固接有侧拉锚绳5,所述侧拉锚绳5远离被动防护网3的一端上固接有钢绳锚杆4,所属钢绳锚栓固定在山体上,所述混凝土护面墙1表面自下而上设有急流槽7和检修踏步8,所述被动防护网3底部铰接在所述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顶部,所述被动防护网3为rx1-200型被动防护网。

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前,先将坡脚进行清理,开挖混凝土护面墙1基础;

b.浇筑混凝土护面墙1;在混凝土护面墙1施工时,在护面墙顶部修筑平台截水沟2以及预埋沉降位移观测点6和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同时修筑检修踏步8与急流槽7,以方便对边坡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与被动防护网3的安装;

c.在混凝土护面墙1施工完毕后,以混凝土护面墙1为施工平台,进行钢绳锚杆4的施工、安装被动防护网3;

d.安装好被动防护网3后,用侧拉锚绳5将钢绳锚杆4与被动防护网3进行连接拉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结构,包括:混凝土护面墙、平台截水沟、被动防护网、钢绳锚杆、侧拉锚绳、沉降位移观测点、所述混凝土护面墙设置在山体坡脚位置,所述混凝土护面墙上预埋有沉降位移观测点和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所述混凝土护面墙顶部设有平台截水沟,所述被动防护网底部设置在所述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顶部,所述被动防护网顶部固接有侧拉锚绳,所述侧拉锚绳远离被动防护网的一端上固接有钢绳锚杆,所属钢绳锚杆固定在山体上。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张持鹏;詹波立;郑军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9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