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涵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4412阅读:30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箱涵浇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箱涵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管网的施工中,往往由于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城市环境等问题,施工工期非常紧。在箱涵的施工中,一般施工方法是进行两次浇筑,先浇筑底板和部分侧墙(即底部顶面以上300mm~500mm处),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底板上架设满堂脚手架、置模板、绑扎钢筋,再进行顶板及余下侧墙的浇筑,两次浇筑的施工缝设置止水钢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箱涵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具体为箱涵施工过程中,在满堂脚手架立杆的底部加焊钢筋,用于支撑满堂脚手架立杆,一次性浇筑成型,加焊的钢筋落在垫层上作为支撑,减少等待底板达到强度而作为支撑面的时间。

一种箱涵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置箱涵垫层,再搭建底板钢筋、侧板钢筋、底板模板与侧墙模板;

s2、在底板模板上设置竖向的预埋支撑钢筋,使得预埋支撑钢筋的下端预埋于底板模板,上端裸露于底板模板的端面以上;

s3、搭建满堂脚手架立管,且满堂脚手架立管的底端侧壁与步骤s2设置的预埋支撑钢筋的顶端侧壁焊接固定,用于支撑满堂脚手架立管,再搭建满堂脚手架横管;

s4、设置顶板钢筋、顶板模板;

s5、浇筑混凝土:由于满堂脚手架立管底部未与底板模板接触,此时先浇筑底板和部分侧墙板,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浇筑剩下的侧墙板与顶板,形成一次性浇筑;

s6、待混凝土养护达到所需强度后,将裸露于底板上端面的预埋支撑钢筋切除,再拆除脚手架、底板模板、侧墙模板、顶板模板,即获得箱涵;

优选地,步骤s2中,预埋支撑钢筋裸露于底板模板端面上的长度大于箱涵底板的厚度。

优选地,步骤s3中,满堂脚手架立管底端面距离底板模板的距离大于箱涵底板的厚度;

步骤s3中,预埋支撑钢筋与满堂脚手架立管重叠焊接的长度大于10倍的预埋支撑钢筋直径长度。

优选地,步骤s6中,沿底板上端面横向平切裸露于底板上端面的预埋支撑钢筋。

一种箱涵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其优点是:

在设置满堂脚手架立管之前,在底板模板上预埋预埋支撑钢筋,用预埋支撑钢筋支撑满堂脚手架立管,由于满堂脚手架立管底端与底部浇筑的混凝土具有间隙,在后期进行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后,只需将预埋的预埋支撑钢筋裸露于底板上端面的部分切除即可,减去了传统方法中,等待底板混凝土达到强度所需要的时间,同时增加了施工的连续性,缩短了施工工期;

底板模板上预埋支撑钢筋的设计,减少了施工缝、以及止水钢板材料的使用,且利用施工预料作为预埋支撑钢筋,节省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埋有预埋支撑钢筋的部分施工示意图;

其中,

1、箱涵垫层,2、预埋支撑钢筋,3、满堂脚手架立管,4、满堂脚手架横管,5、底板,6、侧墙板、7、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箱涵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置箱涵垫层1,再搭建底板钢筋、侧板钢筋、底板模板与侧墙模板;

搭建过程中,垫层厚度为100mm,垫层混凝土为c15;底板横向钢筋设置(设置2层带肋钢筋,直径为22mm,间距为150mm),底板纵向钢筋设置(设置2层带肋钢筋,直径为16mm,间距为150mm);侧板竖向钢筋设置(设置2层带肋钢筋,直径为22mm,间距为150mm),侧板纵向钢筋设置(设置2层带肋钢筋,直径为16mm,间距为150mm);结构混凝土为c30,底板厚度为500mm,侧板450mm。

s2、在底板模板上设置竖向的预埋支撑钢筋2,支撑钢筋为直径22mm螺纹钢,长度为730mm,使得预埋支撑钢筋2的下端预埋于底板模板且落于箱涵垫层,上端裸露于底板模板的端面以上;

s3、搭建满堂脚手架立管3,且满堂脚手架立管3的底端侧壁与步骤s2设置的预埋支撑钢筋2的顶端侧壁焊接固定,焊接长度为220mm,用于支撑满堂脚手架立管3,再搭建满堂脚手架横管4;

s4、设置顶板钢筋、顶板模板,且顶板横向钢筋设置(设置2层带肋钢筋,直径为22mm,间距为150mm),顶板纵向钢筋设置(设置2层带肋钢筋,直径为16mm,间距为150mm),结构混凝土为c30,底板厚度为450mm;

s5、浇筑混凝土:由于满堂脚手架立管3底部未与底板模板接触,此时先浇筑底板5和部分侧墙板6,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浇筑剩下的侧墙板6与顶板7,形成一次性浇筑,解决底板未浇筑时,无法搭设满堂脚手架支管、满堂脚手架横管的情况,同时,解决了浇筑底板与侧板交汇处混凝土由于涌浆造成不平整的问题发生;

s6、待混凝土养护达到所需强度后,将裸露于底板5上端面的预埋支撑钢筋2切除,再拆除脚手架、底板模板、侧墙模板、顶板模板,即获得箱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箱涵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置箱涵垫层,再搭建底板钢筋、侧板钢筋、底板模板与侧墙模板;S2、在底板模板上设置竖向的预埋支撑钢筋;S3、搭建满堂脚手架立管,再搭建满堂脚手架横管;S4、设置顶板钢筋、顶板模板;S5、浇筑混凝土;S6、待混凝土养护达到所需强度后,将裸露于底板上端面的预埋支撑钢筋切除,再拆除脚手架、底板模板、侧墙模板、顶板模板,即得箱涵。其优点是:由于满堂脚手架立管底端与底部浇筑的混凝土具有间隙,在后期进行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后,只需将预埋的预埋支撑钢筋裸露于底板上端面的部分切除即可,减去传统方法中,等待底板混凝土达到强度所需时间,同时增加施工的连续性,缩短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刚;曾卫华;周龙;程一雄;万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1
技术公布日:2018.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