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临土外墙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963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临土外墙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地下临土外墙防水多设计sbs防水卷材或其它有机防水附加层,将sbs等防水层施工在地下外墙砼结构表面抹的水泥砂浆找平层上,有机防水施工要求基面坚实、平整、干净、干燥,防水施工时一旦闷住潮气有机防水附加层和无机基面之间就自然形成“两张皮”而导致“层间串水”现象发生,在土建工地这个特定环境很难满足规范要求的有机防水施工条件,因此“两张皮”成为有机防水施工很难逾越的技术障碍,建筑交付使用后发生渗漏进行维修时因漏点和病根不在同一部位而很难对症下药!建筑防水施工的“两张皮”通病已成为防水工程质量低下、耐用年限短、渗漏维修困难等百病之源。另外地下外墙砼结构表面抹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往往是又人为制造了一道“两张皮”!

研究发现各类工程防水漏点是固定的有规律的,这些“固定漏点”无论是必须的还是因操作不当人为造成的,都为地下外墙交付使用后发生渗漏埋下了隐患。地下外墙防水的“固定漏点”是:1、筏基(条基)与地连墙部位渗漏带2、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3、其它原因造成的砼冷接缝4、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5、跑浆漏震蜂窝等施工缺陷;地下外墙砼浇注一般采用p6抗渗砼,单体的连续浇注的无缺陷的砼结构层不作防水也不会渗漏!而“固定漏点”部位则早晚一定会渗漏,而有机防水附加层的施工缺陷、局部破损或老化失效是整个工程“固定漏点”渗漏的开始,所以对于地下临土外墙防水施工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临土外墙防水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下临土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固定漏点”基面的处理:

a.用长尺仔细检查筏基和地连墙部位的凹凸情况,对凹凸不平点做上标记,并记录测量出的凹凸数值;

b.再用长尺检测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向明显通孔或凹陷处看,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然后自然凝固;

c.最后用长尺对临土外墙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观察检测,凹陷处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磨平,凸出部分利用砂轮机进行修补、干燥;

2)“固定漏点”基面的清理:利用打磨纸对筏基与地连墙部位、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打磨,再将防水施工基面上的磨灰、粘附物及浮尘彻底清理干净;

3)粘结剂的施工:利用刮涂或刷涂方式在防水施工基面均匀涂一层粘结剂;

4)防水涂料的施工:在粘结剂表层均匀刮涂或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4-6小时,待防水涂料干燥形成涂膜后,再均匀刮涂或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6-8小时,即完成防水施工。

优选地,所述防水涂料为克渗漏净浆,所述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0-1.2mm。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胶水45-50份、氢氧化铝15-20份、硅微粉10-15份、氧化铁3-5份。。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还包括甲基四氢苯酐1-2份。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还包括聚酯型聚氨酯1-2份。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还包括bht1-2份。

优选地,所述防水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乳液60-70份、分散剂1-2份、增塑剂5-10份、成膜助剂6-10份、ph调节剂1-2份、消泡剂1-2份。

优选地,所述防水涂料还包括二氧化硅3-5份。

优选地,所述防水涂料还包括云母粉6-8份。

优选地,所述防水涂料还包括滑石粉4-6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长尺对“固定漏点”进行标注,并对突出于凹陷处进行修复处理,延长了“固定漏点”的发生时间,水泥浆料对凹陷处进行填料,水泥稳定性较好,其防水效果均高于其他材料,从而起到隔绝上端水分的渗入,延长了地下临土外墙的渗水时长。

2.地下临土外墙防水施工中所使用的粘结剂为环氧胶水,其选用甲基四氢苯酐作为固化剂,使环氧树脂体系可以在0~180℃温度范围内固化,其分子链中固有的极性羟基和醚键的存在,使其对各种物质具有很高的粘附力,环氧树脂固化时的收缩性低,产生的内应力小,这也有助于提高粘附强度,它们和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相比,在固化过程中显示出很低的收缩性,同时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也是一种具有高介电性能、耐表面漏电、耐电弧的优良绝缘材料,并且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还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溶剂性;环氧树脂体系在固化后耐大多数霉菌,可以在苛刻的热带条件下使用。

3.防水涂料采用的是克渗漏净浆,其主要工程成分为乳胶,乳胶流动性较差,同时增加有成膜助剂,在乳胶干燥后很容易形成涂膜,涂膜的孔径较小,水分子难以通过,所以对水分子起到很好的阻隔效果,具备了良好的防水效果,而在施工中防水材料刮涂为双层,防水效果更加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1)“固定漏点”基面的处理:

a.用长尺仔细检查筏基和地连墙部位的凹凸情况,对凹凸不平点做上标记,并记录测量出的凹凸数值;

b.再用长尺检测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向明显通孔或凹陷处看,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然后自然凝固;

c.最后用长尺对临土外墙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观察检测,凹陷处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磨平,凸出部分利用砂轮机进行修补、干燥;

2)“固定漏点”基面的清理:利用打磨纸对筏基与地连墙部位、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打磨,再将防水施工基面上的磨灰、粘附物及浮尘彻底清理干净;

3)粘结剂的施工:利用刮涂方式在防水施工基面均匀涂一层粘结剂;

4)防水涂料的施工:在粘结剂表层均匀刮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4小时,待防水涂料干燥形成涂膜后,再均匀刮涂或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6小时,即完成防水施工。

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0mm。

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胶水45份、氢氧化铝15份、硅微粉10份、氧化铁3份、甲基四氢苯酐1份、聚酯型聚氨酯1份、包括bht2份。

防水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乳液60份、分散剂1份、增塑剂5份、成膜助剂6份、ph调节剂1份、消泡剂1份、二氧化硅3份、云母粉6份、滑石粉4份。

实施例2

1)“固定漏点”基面的处理:

a.用长尺仔细检查筏基和地连墙部位的凹凸情况,对凹凸不平点做上标记,并记录测量出的凹凸数值;

b.再用长尺检测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向明显通孔或凹陷处看,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然后自然凝固;

c.最后用长尺对临土外墙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观察检测,凹陷处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磨平,凸出部分利用砂轮机进行修补、干燥;

2)“固定漏点”基面的清理:利用打磨纸对筏基与地连墙部位、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打磨,再将防水施工基面上的磨灰、粘附物及浮尘彻底清理干净;

3)粘结剂的施工:利用刷涂方式在防水施工基面均匀涂一层粘结剂;

4)防水涂料的施工:在粘结剂表层均匀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5小时,待防水涂料干燥形成涂膜后,再均匀刮涂或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7小时,即完成防水施工。

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1mm。

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胶水46份、氢氧化铝17份、硅微粉12份、氧化铁4份、甲基四氢苯酐2份、聚酯型聚氨酯1份、包括bht1份。

防水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乳液65份、分散剂1份、增塑剂6份、成膜助剂7份、ph调节剂1份、消泡剂2份、二氧化硅4份、云母粉7份、滑石粉5份。

实施例3

1)“固定漏点”基面的处理:

a.用长尺仔细检查筏基和地连墙部位的凹凸情况,对凹凸不平点做上标记,并记录测量出的凹凸数值;

b.再用长尺检测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向明显通孔或凹陷处看,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然后自然凝固;

c.最后用长尺对临土外墙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观察检测,凹陷处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磨平,凸出部分利用砂轮机进行修补、干燥;

2)“固定漏点”基面的清理:利用打磨纸对筏基与地连墙部位、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打磨,再将防水施工基面上的磨灰、粘附物及浮尘彻底清理干净;

3)粘结剂的施工:利用刮涂方式在防水施工基面均匀涂一层粘结剂;

4)防水涂料的施工:在粘结剂表层均匀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4小时,待防水涂料干燥形成涂膜后,再均匀刮涂或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8小时,即完成防水施工。

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2mm。

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胶水47份、氢氧化铝18份、硅微粉13份、氧化铁4份、甲基四氢苯酐2份、聚酯型聚氨酯1份、包括bht1份。

防水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乳液65份、分散剂2份、增塑剂8份、成膜助剂8份、ph调节剂1份、消泡剂1份、二氧化硅5份、云母粉7份、滑石粉6份。

实施例4

1)“固定漏点”基面的处理:

a.用长尺仔细检查筏基和地连墙部位的凹凸情况,对凹凸不平点做上标记,并记录测量出的凹凸数值;

b.再用长尺检测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向明显通孔或凹陷处看,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然后自然凝固;

c.最后用长尺对临土外墙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观察检测,凹陷处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磨平,凸出部分利用砂轮机进行修补、干燥;

2)“固定漏点”基面的清理:利用打磨纸对筏基与地连墙部位、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打磨,再将防水施工基面上的磨灰、粘附物及浮尘彻底清理干净;

3)粘结剂的施工:利用刷涂方式在防水施工基面均匀涂一层粘结剂;

4)防水涂料的施工:在粘结剂表层均匀刮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5小时,待防水涂料干燥形成涂膜后,再均匀刮涂或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7小时,即完成防水施工。

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2mm。

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胶水48份、氢氧化铝18份、硅微粉15份、氧化铁4份、甲基四氢苯酐1份、聚酯型聚氨酯2份、包括bht1份。

防水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乳液68份、分散剂2份、增塑剂6份、成膜助剂8份、ph调节剂2份、消泡剂1份、二氧化硅4份、云母粉7份、滑石粉6份。

实施例5

1)“固定漏点”基面的处理:

a.用长尺仔细检查筏基和地连墙部位的凹凸情况,对凹凸不平点做上标记,并记录测量出的凹凸数值;

b.再用长尺检测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向明显通孔或凹陷处看,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然后自然凝固;

c.最后用长尺对临土外墙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观察检测,凹陷处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磨平,凸出部分利用砂轮机进行修补、干燥;

2)“固定漏点”基面的清理:利用打磨纸对筏基与地连墙部位、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打磨,再将防水施工基面上的磨灰、粘附物及浮尘彻底清理干净;

3)粘结剂的施工:利用刮涂方式在防水施工基面均匀涂一层粘结剂;

4)防水涂料的施工:在粘结剂表层均匀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6小时,待防水涂料干燥形成涂膜后,再均匀刮涂或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8小时,即完成防水施工。

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2mm。

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胶水50份、氢氧化铝20份、硅微粉15份、氧化铁5份、甲基四氢苯酐2份、聚酯型聚氨酯2份、包括bht2份。

防水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乳液70份、分散剂2份、增塑剂10份、成膜助剂10份、ph调节剂2份、消泡剂2份、二氧化硅5份、云母粉8份、滑石粉6份。

实施例6

1)“固定漏点”基面的处理:

a.用长尺仔细检查筏基和地连墙部位的凹凸情况,对凹凸不平点做上标记,并记录测量出的凹凸数值;

b.再用长尺检测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向明显通孔或凹陷处看,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然后自然凝固;

c.最后用长尺对临土外墙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观察检测,凹陷处利用水泥浆料进行修补磨平,凸出部分利用砂轮机进行修补、干燥;

2)“固定漏点”基面的清理:利用打磨纸对筏基与地连墙部位、后浇带的两条后浇缝、砼冷接缝、过墙管根和拉杆根部、跑浆漏震蜂窝局域进行打磨,再将防水施工基面上的磨灰、粘附物及浮尘彻底清理干净;

3)粘结剂的施工:利用刷涂方式在防水施工基面均匀涂一层粘结剂;

4)防水涂料的施工:在粘结剂表层均匀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5小时,待防水涂料干燥形成涂膜后,再均匀刮涂或滚涂一层防水涂料干燥7小时,即完成防水施工。

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1mm。

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胶水48份、氢氧化铝18份、硅微粉13份、氧化铁4份、甲基四氢苯酐1份、聚酯型聚氨酯2份、包括bht1份。

防水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乳液65份、分散剂2份、增塑剂8份、成膜助剂8份、ph调节剂1份、消泡剂1份、二氧化硅4份、云母粉7份、滑石粉5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