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河道清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19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城市内河道清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定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内河道清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发展,河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清除河道垃圾是治理污染的必要程序。内河道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内河道污染也最为严重,内河道流向外河道的出口通常设置有垃圾清除装置,即通过设置栅栏,将垃圾阻挡在栅栏前。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0957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污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械手来取出清污栅栏,然后清理清污栅栏上的垃圾。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问题:操作使用机械手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内河道清治装置,可以节省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城市内河道清治装置,包括水轮车,所述水轮车设有随着水轮车一起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上设有被主动带轮带动着运动的皮带,所述转动轴的侧面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固定轴和活动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被皮带带动着运动的被动带轮,所述被动带轮的侧面设有与被动带轮一体成型的主动齿轮,所述活动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所述活动轴侧面设有多个随着活动轴一起转动的清污框,所述清污框上设有清污网,所述活动轴背向水轮车一侧设有收集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轮车将河水的动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带动被动带轮转动。由于被动带轮和主动齿轮一体成型,被动带轮转动时安装在固定架的固定轴上的主动齿轮一起转动带动被动齿轮转动,被动齿轮转动带动活动轴转动。由于经过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传递动能的关系,活动轴的转动方向与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在活动轴带动清污框转动的时候清污框的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所以清污框上的清污网能够将河面上漂浮的垃圾滤走,然后在转动到活动轴背向水轮车一侧时垃圾在自重的作用下掉入收集筐中。由于不需要使用电能,而是将河水的动力势能利用起来,所以可以起到节省能耗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轴上设有与活动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架,所述清污框固定在转动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活动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架,然后将清污框固定在转动架上,这样转动架只需要设置较小的长度就可以伸入到河道中,清污框长度比较短时抗弯强度就更好,不容易损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污框与转动架的侧面铰接,所述清污框面向转动架转动方向一侧设有抵接块,所述清污框和转动架的铰接处设有对清污框向转动架转动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扭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清污框与转动架的侧面铰接,然后通过扭簧使得清污框向转动架转动方向转动直到清污框面向转动架一侧的铰接块与转动架抵接。这样设置在清污框转动到收集筐的位置时,清污框与收集筐抵接之后向背向转动架转动方向转动,使得清污框能够将垃圾尽可能倒入收集筐的前提下还不会与收集筐卡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筐面向转动架一侧的上方设有耐磨缓冲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筐面向转动架一侧的上方设置耐磨缓冲垫,使得清污框在转动到收集筐位置时通过耐磨缓冲垫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收集筐和清污框都不容易受损。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筐内设有与收集筐相适配的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设有推动推板的伸缩机构,所述收集筐背向伸缩机构一侧设有可启闭的门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收集筐相适配的推板,然后通过伸缩机构来推动垃圾,使得收集筐中的垃圾都通过打开的门板处推出去,使得收集筐中的垃圾清理更加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与推板在同一位置铰接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背向推板一侧分别铰接有多根依次排布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均相同且为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的两倍,相对位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中距离推板最远的一个和第二连杆的铰接处与收集筐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距离推板最远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绕着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着伸缩方向的距离改变,使得分别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的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推动推板向门板运动。

进一步设置为:与收集筐铰接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所述第一旋转块上设有穿过第一旋转块后与第二旋转块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栓头上设有与调节螺栓固定连接的旋转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比较多时,直接用手扳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比较困难,所以在与收集筐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旋转块,通过转动旋转把手来使得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二旋转块向靠近第一旋转块方向运动来改变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由于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都是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因此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调节螺栓也不会和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卡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筐的两侧均设有轨道槽,所述推板的两侧均设有与轨道槽相适配的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筐的两侧设置轨道槽来使得推板可以通过卡块来沿着轨道槽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水轮车来通过水流的动力势能来带动清污框转动;设置收集筐来收集清污网收集的垃圾;通过伸缩机构和推板来清理收集筐中的垃圾。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水轮车;2、清污框;3、转动轴;4、主动带轮;5、皮带;6、固定架;7、固定轴;8、被动带轮;9、活动轴;10、转动架;11、主动齿轮;12、清污网;13、扭簧;14、抵接块;15、收集筐;16、耐磨缓冲垫;17、推板;18、卡块;19、轨道槽;20、伸缩机构;21、门板;22、第一铰接杆;23、第二铰接杆;24、第一连杆;25、第二连杆;26、第一旋转块;27、第二旋转块;28、调节螺栓;29、旋转把手;30、被动齿轮;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城市内河道清治装置,通过水轮车1将河水的动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来操作清污框2清理河道中的垃圾。

如图1和图2所示,水轮车1上设有随着水轮车1一起转动的转动轴3,转动轴3上键连接有主动带轮4,主动带轮4通过皮带5带动安装在固定架6的固定轴7上的被动带轮8一起转动。由于被动带轮8和主动齿轮11一体成型,所以被动带轮8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11一起转动,主动齿轮11带动和被动齿轮30键连接的活动轴9一起转动。活动轴9相对于水轮车1位于下游的位置,使得从图1中的方位观察时,水轮车1为顺时针方向转动,活动轴9为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图1和图3所示,活动轴9上固定有与活动轴9固定连接的转动架10,转动架10的侧面均布铰接有共计八个清污框2,清污框2的中间安装有清污网12。清污框2和转动架10的铰接处安装有使清污框2向转动架10转动方向转动的扭簧13,在清污框2的侧面设置使清污框2刚好在转动到垂直于转动架10表面时与转动架10抵接的抵接块14。

如图1和图4所示,转动架10背向水轮车1一侧安装有收集筐15,收集筐15上面向转动架10一侧的上端包有耐磨缓冲垫16,使得清污框2转动到收集筐15位置时不会和收集筐15发生剧烈碰撞导致清污框2和收集筐15受损。收集筐15内安装有与收集筐15相适配的推板17,推板17通过两侧的卡块18卡入收集筐15内壁两侧的轨道槽19中,使得推板17只能够沿着轨道槽19运动。在推板17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机构20来推动推板17,收集筐15相对推板17背向伸缩机构20的一端安装有门板21,门板21的上端与收集筐15铰接。在自重的作用下门板21会处于闭合的状态,当推板17推动垃圾向门板21运动时会将门板21顶开。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伸缩机构20包括与推板17在同一位置铰接的第一铰接杆22和第二铰接杆23,第一铰接杆22和第二铰接杆23背向推板17一侧分别铰接有多根依次排布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所有的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的长度都相等且为第一铰接杆22、第二铰接杆23的两倍。距离推板17最远的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从收集筐15端面的通孔31处穿出,并在两者的铰接处与收集筐15铰接。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穿出收集筐15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块26和第二旋转块27,调节螺栓28穿过第一旋转块26之后与第二旋转块27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栓28的螺栓头上焊有旋转把手29来方便转动调节螺栓28。

水轮车1将河水的动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活动轴9转动,活动轴9上的转动架10随着转动。在清污框2经过转动架10下端进入河道时朝着逆向水流的方向运动,通过清污网12将河道上的漂浮垃圾捞起来。然后清污框2继续运动到达收集筐15的位置时,将垃圾倾倒进收集筐15中,清污框2与收集筐15接触时清污框2向背向转动架10转动方向的一侧转动,使得清污框2通过收集筐15和转动架10之间的间隙,之后在扭簧13的作用下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