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控制双真空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374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无负压供水设备使用的真空补偿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重控制双真空补偿器。



背景技术:

真空补偿器是无负压供水设备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能在供水管网出现停水时消除供水设备负压的器件。目前,大多数无负压供水设备所使用的真空补偿器结构较为简单,仅有一级密封圈,可靠性差,利用自动排气阀的开关或者仅用一层真空补偿器来破坏稳流补偿器的真空状态,很容易出现漏水现象,因此其使用可靠性较差;再者真空补偿器损坏时无法及时监测并进行防护措施,难以保证设备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多重控制双真空补偿器,本真空补偿器通过设置多重防护和控制,克服了传统真空补偿器的缺点,提高了真空补偿器的可靠性,可保证无负压供水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重控制双真空补偿器,包括储液器罐体、下壳体、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与储液器罐体内部相通的下导向管,上壳体内设置有上导向管,下导向管和上导向管之间通过设置在上壳体、下壳体上的内通气孔连通,所述上导向管上设置有外通气孔,外通气孔通过排气管与外部大气相通,所述下导向管内设置有可浮动的下浮球,下浮球上方设置有控制内通气孔通断的下通气柱塞,下浮球下方设置有防止下浮球脱出下导向管的下浮球下行止推环,所述上导向管内设置有可浮动的上浮球,上浮球上方设置有控制外通气孔通断的上通气柱塞,上浮球下方设置有防止上浮球堵塞内通气孔的上浮球下行止推环。

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上导向管外部,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根据液位计信号控制排气管与外部大气的通断。

所述排气管包括上排气管件和下排气管件,上排气管件一端设置在上壳体内部与外通气孔相通,另一端设置在上壳体底部与下排气管件相通,下排气管件一端设置在下壳体顶部与上排气管件相通,另一端穿过下壳体连接外部的电磁阀。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密封环和第二连接密封环,第一连接密封环设置在内通气孔处,第二密封连接环设置在上排气管件和下排气管件连通处。

所述上导向管内设置有上隔板,上隔板上设置有与外通气孔连通的上柱塞密封孔,上通气柱塞可在上浮球作用下插入上柱塞密封孔实现外通气孔关闭,所述下导向管内设置有下隔板,下隔板上设置有与内通气孔连通的下柱塞密封孔,下通气柱塞可在下浮球作用下插入下柱塞密封孔实现内通气孔关闭。

所述上柱塞密封孔处设置有上柱塞密封环,所述下柱塞密封孔处设置有下柱塞密封环。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重控制双真空补偿器,采用上下两层结构设计,如果下层浮球损坏或者密封损坏,还有上层浮球和密封作用,如果上层浮球或者密封损坏,液位计可进行及时检测,并通过电磁阀再次关闭真空补偿器,与外界断开,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控制,能够有效做到快速排出储液器罐体内部真空,破坏负压的形成,还可有效密封整个系统,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使用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排气管加工简单方便,且便于电磁阀的安装和控制。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密封环,可保证各通气部位的密封性,避免漏气或漏水。

4、本实用新型的上浮球和下浮球活动灵活,能够有效通过对应的上通气柱塞和下通气柱塞对真空补偿器进行排气和密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下壳体;2、下导向管;3、下浮球;4、下柱塞密封环;5、下通气柱塞;6、内通气孔;7、上浮球下行止推环;8、上导向管;9、上浮球;10、液位计;11、上通气柱塞;12、上壳体;13、外通气孔;14、上柱塞密封环;15、上隔板;16、第一连接密封环;17、下隔板;18、排气管;19、储液器罐体;20、下浮球下行止推环;21、电磁阀;22、第二密封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一种多重控制双真空补偿器,包括储液器罐体19、下壳体1、上壳体12,所述下壳体1内设置有与储液器罐体19内部相通的下导向管2,上壳体12内设置有上导向管8,下导向管2和上导向管8之间通过设置在上壳体12、下壳体1上的内通气孔6连通,所述上导向管8上设置有外通气孔13,外通气孔13通过排气管18与外部大气相通,所述下导向管2内设置有可浮动的下浮球3,下浮球3上方设置有控制内通气孔6通断的下通气柱塞5,下浮球3下方设置有防止下浮球3脱出下导向管2的下浮球下行止推环20,所述上导向管8内设置有可浮动的上浮球9,上浮球9上方设置有控制外通气孔13通断的上通气柱塞11,上浮球9下方设置有防止上浮球9堵塞内通气孔6的上浮球下行止推环7。

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12和下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浮球9、下浮球3均为304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球,重量不超过100g,且为无缝连接,上浮球9直径小于上导向管8内径大于上浮球下行止推环7,下浮球3直径小于下导向管2内径大于下浮球下行止推环20,在水的浮力下,上浮求3和下浮球9均可浮动。内通气孔6如附图1所示,上半段设置在上壳体12底部,下半段设置在下壳体1顶部用于连通上导向管8和下导向管2。下通气柱塞5与下浮球3配合,用于连通或断开上导向管8和下导向管2,上通气柱塞11与上浮球9配合,用于连通或断开上导向管8和外界空气。上通气柱塞11和下通气柱塞5工作处具体结构如下:上导向管8内设置有上隔板15,上隔板15上设置有与外通气孔13连通的上柱塞密封孔,上通气柱塞11可在上浮球9作用下插入上柱塞密封孔实现外通气孔13的关闭,下导向管2内设置有下隔板17,下隔板17上设置有与内通气孔6连通的下柱塞密封孔,下通气柱塞5可在下浮球3作用下插入下柱塞密封孔实现内通气孔6的关闭。

为了进一步提高真空补偿器工作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上壳体12内设置有液位计10,液位计10设置在上导向管8外部,排气管18上安装有电磁阀21,电磁阀21根据液位计10信号控制排气管18与外部大气的通断。

为了方便真空补偿器的加工和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18包括上排气管件和下排气管件,上排气管件一端设置在上壳体12内部与外通气孔13相通,另一端设置在上壳体12底部与下排气管件相通,下排气管件一端设置在下壳体1顶部与上排气管件相通,另一端穿过下壳体1连接外部的电磁阀21。

本实用新型将上浮球9、下浮球3控制在对应的上导向管8和下导向管2内,上浮球9、下浮球3的行程,上位由上通气柱塞11和下通气柱塞5控制,下位由上浮球下行止推环7和下浮球下行止推环限位。排气管18通过电磁阀21与大气相连。当出现真空时,储液气罐体19内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上浮球9、下浮球3的重力,上浮球9、下浮球3下行,此时,内通气孔6、外通气孔13打开,下导向管2、上导向管8通过内通气孔6、外通气孔13、排气管18与大气相连,实现了真空补偿,破坏了储液气罐体19内的真空状态。当储液气罐体19内水位上升,空气从下浮球3与下导向管2之间的间隙,再经内通气孔6、外通气孔13、排气管18、电磁阀21与大气相连,把气体排出系统外,随着储液气罐体19内液位上升,利用下浮球3的浮力,下浮球3上行,把下通气柱塞5顶起,下通气柱塞5与下柱塞密封环4紧密接触,关闭下层真空补偿器,将储液气罐体19与外界隔开,防止水渗出;如果下层真空补偿器的下通气柱塞5与下柱塞密封环4关闭不严或下浮球3损坏,水即通过内通气孔6流入上导向管8,随着液面上升,上浮球9上行,采用同样原理使上通气柱塞11将外通气孔13密封,再次关闭上层真空补偿器,与外界断开,起到密封作用。如果上层、下层补偿器均失去作用,水通过外通气孔6流入至上壳体12内,上壳体12内的液位计10检测到水位上升,则提供信号,控制电磁阀21关闭,使排气管18不与外界相通,再次关闭真空补偿器。还可将液位计10信号转换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补偿器出现故障。采用三层控制,使得本真空补偿器达到非常好的密封效果,大大提高了该设备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上壳体12和下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密封环16和第二连接密封环22,第一连接密封环16设置在内通气孔6处,第二密封连接环22设置在上排气管件和下排气管件连通处,防止漏气漏水现象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