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用流量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3740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楼宇供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用流量补偿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供水方式离不开蓄水池,蓄水池中的水一般自来水管供给,这样有压力的水进入水池后变成零,造成大量的能源白白浪费。同时,现代楼宇的供水管网系统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可能相差几十米甚至更高,密闭的管网在停水后,管网管内的压力为静水压,在静水压作用下,位置相对低的用户是可以继续用水或排水的,随着系统内静水位的降低,高点的管内就逐步处于负压状态了。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理想的节能供水设备,它是一种能直接与自来水管网连接,对自来水管网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的二次给水设备,在市政管网压力的基础上直接叠压供水,节约能源,并且还具有全封闭、无污染、占地量小、安装快捷、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

流量补偿器作为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核心部件,对无负压供水设备性能发挥有着绝对的影响。但目前通用的流量补偿器基本不具备压力调整能力,在遇到供水系统压力变化较大时,无法保证正常供水压力和供水流量;同时由于传统的排污装置结构不合理,当系统压力和流量变化较大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用流量补偿器,通过改变排污装置的结构,减小压力和流量变化对流量补偿器的影响;通过设置压力调节组件可以随时调整补偿器的初始压力,以匹配系统压力和流量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用流量补偿器,包括壳体、压力调节组件、排污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位于壳体的两端,所述排污组件位于壳体的中间,所述出水组件分布在排污组件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隔膜泵、压力表、弧形外壳和膨胀膜,所述膨胀膜固定在弧形外壳的开口上,所述隔膜泵固定在弧形外壳的上侧,所述压力表位于隔膜泵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排污组件包括排污阀、集污槽和过滤板,所述排污阀位于集污槽的最低位置处,所述过滤板位于排污阀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出水组件的取水口高于过滤板20mm~25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用流量补偿器,通过改变排污装置的结构,减小压力和流量变化对流量补偿器的影响;通过设置压力调节组件可以随时调整补偿器的初始压力,以匹配系统压力和流量变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负压供水设备用流量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外壳;2、隔膜泵;3、压力表;4、膨胀膜;5、壳体;6、过滤板;7、集污槽;8、出水组件;9、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用流量补偿器,通过改变排污装置的结构,减小压力和流量变化对流量补偿器的影响;通过设置压力调节组件可以随时调整补偿器的初始压力,以匹配系统压力和流量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用流量补偿器,包括壳体5、压力调节组件、排污组件和出水组件8;压力调节组件位于壳体的两端,排污组件位于壳体的中间,出水组件8分布在排污组件的两侧。使用时只需要将补偿器接入市政供水管网,调整好压力调节组件的初始压力即可。

因膨胀膜本身的弹性力作用,压力调节组件的压力应该以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的1.2~1.3倍为准。

进一步的,压力调节组件包括隔膜泵2、压力表3、弧形外壳1和膨胀膜4;膨胀膜4固定在弧形外壳1的开口上,隔膜泵2固定在弧形外壳1的上侧,压力表3位于隔膜泵2的上方。

进一步的,排污组件包括排污阀9、集污槽7和过滤板6,排污阀9位于集污槽7的最低位置处,过滤板6位于排污阀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出水组件的取水口高于过滤板20mm~25mm,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进入出水组件的水都不会受到二次污染。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