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966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井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透水井座。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排水设施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的排水需要,目前使用的排水井结构简单,仅仅依靠开凿孔洞排水,容易被沙石堵塞,排水速度慢,排水效果差,并且城市地面除了表面的流水之外,当雨水量大时,地下也累积了大量水需要排出,现在的排水井无法排出地面下的积水,容易导致道路两侧的树木和小区、公园内的树木根系腐烂。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及时排出地表流水和地下积水并且不会堵塞的透水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井座。

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井座,包括井座主体、透水井盖和井座固定单元;

所述井座主体为圆筒形且其上端设有环形的井座连接槽,所述井座连接槽上表面固定设置多个连接螺母,所述井座主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双丙聚氨酯层、第一强固透水砼层、井座拉结层和第二强固透水砼层;

所述透水井盖通过所述井盖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井座连接槽内,所述透水井盖上设有多个井盖连接孔;

所述井盖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透水井盖下表面的井盖连接环和多个连接螺栓,各个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井盖连接孔和所述井盖连接环与所述连接螺母可拆卸连接;

所述井座固定单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地坪层、普通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层和夯实素土层,所述井座主体固定设置于所述井座固定单元内,所述透水地坪层上表面与所述透水井盖平齐,所述井座主体设置于所述级配碎石层上;

所述井座拉结层高度与所述普通混凝土层下表面和所述级配碎石层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母为不锈钢螺母,所述连接螺栓为不锈钢螺栓,所述井盖连接环为不锈钢圆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和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内皆均匀分布孔隙结构,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的粒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的粒径为5-10mm,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的粒径为10-30mm,所述级配碎石层的粒径为30-80mm。

进一步的,还包括不锈钢防护网,所述不锈钢防护网固定于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内设有透水过滤梁。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过滤梁为圆筒形且其上下两端面为突起的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过滤梁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滤梁突起,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内壁上设有多个固定过滤梁凹槽,所述过滤梁突起和所述固定过滤梁凹槽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井座拉结层为六边形纤维网。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①本实用新型所述透水井座,能够快速排出地表流水和地下积水,不会堵塞;

②本实用新型所述透水井座,表面平整,结构坚固,不易破损,并且便于清理和维护;

③本实用新型所述透水井座,能够保护行人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附图如下,

图1为实施例1所述透水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透水井座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透水井座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2所述透水井座结构示意图。

其中,1、井座主体,2、透水井盖,3、井座固定单元,4、井盖连接装置,5、不锈钢防护网,6、透水过滤梁,11、双丙聚氨酯层,12、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3、井座拉结层,14、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5、井座连接槽,16、连接螺母,21、井盖连接孔,31、透水地坪层,32、普通混凝土层,33、级配碎石层,34、夯实素土层,41、井盖连接环,42、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透水井座,包括井座主体1、透水井盖2和井座固定单元3;

所述井座主体1为圆筒形且其上端设有环形的井座连接槽15,所述井座连接槽15上表面固定设置多个连接螺母16,所述井座主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双丙聚氨酯层11、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井座拉结层13和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

所述透水井盖2通过所述井盖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于所述井座连接槽15内,所述透水井盖2上设有多个井盖连接孔21;

所述井盖连接装置4包括固定于所述透水井盖2下表面的井盖连接环41和多个连接螺栓42,各个所述连接螺栓42穿过所述井盖连接孔21和所述井盖连接环41与所述连接螺母16可拆卸连接;

所述井座固定单元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地坪层31、普通混凝土层32、级配碎石层33和夯实素土层34,所述井座主体1固定设置于所述井座固定单元3内,所述透水地坪层31上表面与所述透水井盖2平齐,所述井座主体设置于所述级配碎石层上;

所述井座拉结层13高度与所述普通混凝土层32下表面和所述级配碎石层33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和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内皆均匀分布孔隙结构,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的粒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的粒径为7mm,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的粒径为15mm,所述级配碎石层33的粒径为45mm。

所述双丙聚氨酯层11能够保护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和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水能够顺利经过所述透水地坪层31、所述透水井盖2和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渗透至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能够将附近土壤内过多的水渗透至所述级配碎石层33,所述级配碎石层33能够将水排出。

所述普通混凝土层32能够提供支撑提高强度,并且防止所述透水地坪层31的水无规则的四处渗透,所述夯实素土层34能够为所述透水地坪层31、所述普通混凝土层32和所述级配碎石层33提供支撑,防止塌陷和沉降。

所述井座拉结层13能够起到拉结作用,使得所述井座主体1更为牢固,防止开裂。

所述透水井座具有大面积排水结构,能够同时由所述透水地坪层31、所述级配碎石层33、所述透水井盖2和所述井座主体1同步进行排水,排水流量大,并且无需在所述透水井盖2上开凿通孔,结构坚固安全。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不锈钢防护网5,所述不锈钢防护网5固定于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内。

所述不锈钢防护网5能够防止异物落入,在所述透水井盖2破损的时候防止行人踏空掉入所述井座主体1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母16为不锈钢螺母,所述连接螺栓42为不锈钢螺栓,所述井盖连接环41为不锈钢圆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栓42为内六角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井座拉结层13为六边形纤维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的粒径为5mm,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的粒径为10mm,所述级配碎石层33的粒径为30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内设有透水过滤梁6。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过滤梁6为圆筒形且其上下两端面为突起的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过滤梁6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滤梁突起,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内壁上设有多个固定过滤梁凹槽,所述过滤梁突起和所述固定过滤梁凹槽相互匹配。

所述透水过滤梁6能够加固所述井座主体1,透水排水效果好,能够过滤杂物,并且能够在所述透水井盖2破损的时候防止掉入所述井座主体1内的人员跌落高度过高而受伤。

所述透水过滤梁6为圆筒形且其上下两端面为突起的弧面能够将受力分散,提高承载,进而进一步提高所述井座主体1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强固透水砼层12的粒径为10mm,所述第二强固透水砼层14的粒径为30mm,所述级配碎石层33的粒径为80mm。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水砼为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多孔轻质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透水过滤梁6和所述透水井盖2由透水混凝土构成。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纤维网为网状聚丙烯纤维。

优选的,所述级配碎石层33为碎石铺成的垫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透水井座,能够快速排出地表流水和地下积水,不会堵塞,表面平整,结构坚固,不易破损,并且便于清理和维护,能够保护行人安全。本实用新型可在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