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防冲壅水护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4427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型防冲壅水护底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具有生态功能的航道治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型防冲壅水护底结构。



背景技术:

护底工程即人为地在深水航槽水域设置构造物覆盖于河床,阻断水流与河床质泥沙的作用,对河道由于长时间清水下泄导致的河床冲刷下切进行限制,增加河床边壁阻力、提高河床糙率进而控制水位下降。目前枢纽下游河道广泛采用的护底结构包括散抛块体护底、沉排护底、加筋沥青混凝土软体排护底等。

散抛块体护底主要有抛石、抛枕护底两种。抛石适用于流速不大或河床地质条件较好的近岸护底工程中;抛枕稳定性较好,刺破后仍稳定,一般用于水深较深、流速较大的地方。沉排护底按材料分为柴排和土工织物软体排两大类,土工织物软体排根据其压载的形式和材料,又可分为散体排、系结压载软体排和沙被式软体排等。其中散抛压载软体排包括块石压载软体排、石笼压载软体排等。系结压载软体又分为系袋软体排、沙肋软体排、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混合式软体排等多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曾广泛采用加筋沥青混凝土软体排保护河床,这种排体既有一定刚度,又有韧性,能适应河床变化,造价低和有一定耐久性等特点。但由于护底工程一般处于深水主槽内,除了限制河槽进一步冲刷外,还应起到控制水位下降的功能效果,上述目前广泛使用的散抛块体护底、沉排护底、加筋沥青混凝土软体排等护底防冲效果显著,但其对抑制冲刷引起的水位下降作用不明显。

近年来由于生态航道治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护底工程的应用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非可持续性的缺点:河道深槽河床大量满抛石块或铺排,光滑的床面导致鱼类产卵场被破坏,水草无法生长等,直接威胁当地渔业生产和航道生态,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河流的开发治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适度发展,维护流域生态的可持续性和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在保滩护堤、促淤造陆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生态促淤防冲技术经验,但由于护底区域往往水深、流急,护底边缘河床剧烈淘刷,在护底带应用方面,目前的护底结构仍处于以护底本身的稳定性考虑为主的阶段,对护底的生态可持续要求考虑不多,已有的浅水区促淤造陆方面生态促淤防冲技术经验亦很难满足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同时具备深水区域防冲、壅水并适当考虑生态功能的护底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生态型防冲壅水护底结构,该结构适用于深槽河床保护,既能阻止深槽河床冲刷下切,有利于泥沙落淤,又可增加河床阻力、提高河床糙率、稳定水位,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深槽河床周围的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型防冲壅水护底结构,由覆盖在河床上的护底大砼块构成,所述护底大砼块设有板状底座和上部锥体,所述上部锥体采用正四角锥结构,在所述上部锥体的每个侧面上各设有一垂直凹槽,所有所述垂直凹槽呈全对称布置且互不连通,所述板状底座的上表面为正方形。

所述上部锥体的底面和所述板状底座的上表面重合。

所述垂直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板状底座的边长为0.75~1.5m,厚度为0.08~0.16m,所述正四角锥结构的边长为0.75~1.5m,所述垂直凹槽的直径为0.25~0.50m,相对的两个所述垂直凹槽的间隔为0.20~0.40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护底大砼块采用板状底座,稳定性大大增强,同时一次成型的砼块能够保证块体自身不易破坏;二)锥体间过流可减小汛期防洪压力,又可减缓护底区域河床水流流速,利于泥沙落淤,有效增强护底淤积效果;三) 凸出的锥尖可大幅增加河床糙率,起到壅水效果。四)锥体侧面的半镂空结构不仅丰富了护底附近的流场变化,同时可供鱼类索饵、繁殖,水草生长、发育的场所,既可保护环境,又可改善河流生态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护底大砼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A-A剖示图。

图中:1、板状底座;2、上部锥体;3、垂直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4,一种生态型防冲壅水护底结构,由覆盖在河床上的护底大砼块构成,所述护底大砼块设有板状底座1和上部锥体2,所述上部锥体2采用正四角锥结构,在所述上部锥体2的每个侧面上各设有一垂直凹槽3,所有所述垂直凹槽3呈全对称布置且互不连通,所述板状底座1的上表面为正方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锥体2的底面和所述板状底座1的上表面重合。所述垂直凹槽3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板状底座1的边长为0.75~1.5m,厚度为0.08~0.16m,所述正四角锥结构的边长为0.75~1.5m,所述垂直凹槽3的直径为0.25~0.50m,相对的两个所述垂直凹槽3的间隔为0.20~0.40m。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