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插管定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85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插管定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浅基础辅助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插管定向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中常常需要在软土层上构建浅基础结构,但目前的构建的基础或地基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构建速度慢,无法立即承载;二是承受载荷能力有限,方向单一;三是现在的浅基础结构技术通常结构过于复杂,施工较慢;需要养护,而且材料耗量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该基础包括基座和导管机构:所述的基座水平设置,它由若干块钢板连接而成,其中有两块相互平行的钢板分别作为顶板和底板;所述的基座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钢骨架;所述的导管机构包括中心柱和至少三根斜插管,所述的中心柱与所述的底板垂直,所述的斜插管以所述的中心柱为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且所述斜插管在同一水平面上连线为一正多边形;所述中心柱和斜插管的上端穿入所述基座内并固定在一起。使用这种基础具有便于快速施工、可承受复杂荷载、材料耗量小且无需养护等优点。实际施工需要现在安装组合这种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先安装底板,再将中心柱穿过底板并竖直贯入土层中,然后将各斜插管按设定位置和角度穿过底板并贯入土层中。如何保证斜插管按设定的位置和角度穿过底板并贯入土层,则是一个制约施工速度和质量的关键节点。但是使用现有的设备和方法来测量并施工,不仅施工速度慢,也不能保证斜插管的位置和角度。这会严重影响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距准确、定位精确、使用方便快捷的斜插管定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斜插管定向装置,包括中心套筒、定距杆和定向套筒;所述的中心套筒和定向套筒分别固定在所述定距杆的两端;所述中心套筒和定向套筒的中轴线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其中,所述定向套筒的中轴线与需套于其中的杆件的中轴线重合且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所述的中心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紧固机构,用于将中心套筒固定在套于其中的杆件上。进一步,所述的紧固机构由开在中心套筒筒壁上的螺纹孔和设于该螺纹孔内的定位螺栓组成。进一步,所述的定距杆由若干节子杆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的定距杆由2根以上的管件套接构成,所述的管件上开有长孔,该长孔上设有固定螺栓,用于调整和固定所述定距杆的长度。进一步,所述的定距杆上标有刻度。进一步,所述的定向套筒铰接于所述定距杆的一端,铰接处设有紧固螺栓,用于固定定向套筒与水平面的角度。进一步,所述的定向套筒的筒壁上开有螺丝孔,该螺丝孔中设有限位螺栓,用于限制套于其中的杆件的摆动。进一步,所述的中心套筒内设有橡胶圈。进一步,所述的定向套筒内设有滚珠轴承。进一步,所述的定距杆上设置有水准泡,用于调整定距杆的水平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可通过定距杆定距离,通过定向套筒来定朝向,误差小,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斜插管的施工的准确性。2、本发明在使用时,只需一次定向操作,无需多次测量,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3、本发明的主体只有三个部件,结构简单,可以反复使用,制造成本低、利用率高。4、并且可以集合水准泡等仪器在其上,实现了多用途化,降低了仪器的采购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附图中:1—中心套筒;11—定位螺栓;2—定距杆;21—长孔;22—固定螺栓;23—刻度;24—水准泡;3—定向套筒;31—限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斜插管定向装置,包括中心套筒1、定距杆2和定向套筒3;所述的中心套筒1和定向套筒3分别固定在所述定距杆2的两端;所述中心套筒1和定向套筒3的中轴线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其中,所述定向套筒3的中轴线与需套于其中的杆件的中轴线重合且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所述的中心套筒1的筒壁上设置有紧固机构,用于将中心套筒1固定在套于其中的杆件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所述的紧固机构由开在中心套筒1筒壁上的螺纹孔和设于该螺纹孔内的定位螺栓11组成。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定距杆2由若干节子杆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定距杆2的长度可调节,适用于不同尺寸要求的安装环境。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定距杆2由2根以上的管件套接构成,所述的管件上开有长孔21,该长孔21上设有固定螺栓22,用于调整和固定所述定距杆2的长度。这样的结构使定距杆2可伸缩,可以方便地调整为不同的长度,有更好的安装环境适应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定距杆2上标有刻度23。这样可以精确地调整定距杆2的长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向套筒3铰接于所述定距杆2的一端,铰接处设有紧固螺栓,用于固定定向套筒3与水平面的角度。这样设计是为了适应不同安装要求的需要,便于角度的调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向套筒3的筒壁上开有螺丝孔,该螺丝孔中设有限位螺栓31,用于限制套于其中的杆件的摆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中心套筒1内设有橡胶圈。这样设计可以使中心套筒1与套入其中的杆件紧密贴合,在使用时不容易发生错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向套筒3内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使套入其中的杆件能够快速方便地在其中滑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定距杆上设置有水准泡24,用于调整定距杆2的水平度。本发明在安装组合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时使用,通常该基础用于构建浅基础。该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包括基座和导管机构:所述的基座水平设置,它由若干块钢板连接而成,其中有两块相互平行的钢板分别作为顶板和底板;所述的基座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钢骨架;所述的导管机构包括中心柱和至少三根斜插管,所述的中心柱与所述的底板垂直,所述的斜插管以所述的中心柱为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且所述斜插管在同一水平面上连线为一正多边形;所述中心柱和斜插管的上端穿入所述基座内并固定在一起。利用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的浅基础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1)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确定地基的若干个承重处并将整平为整平面,使各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整平面的面积不小于基座的底板;2)在各整平面上安装多导管钢结构架式基础:(1)将基座的底板安放在S1得到的整平面上,使所述的底板与整平面贴合。(2)将中心柱穿过底板并竖直贯入土层中,使中心柱上端露出底板的长度为30cm。(3)将中心套筒套于中心柱上,调节定距杆的长度使定向套筒正对第一个贯入位置后,固定定距杆和中心套筒;再将第一根斜插管经定向套筒穿过底板并贯入土层中,使该斜插管的顶端与中心柱顶端的高度差在5cm以内;松开定距杆的固定螺栓和中心套筒的紧固机构,取下所述的斜插管定向装置。(4)重复步骤(3),直至各斜插管安装完成。(5)将斜插管和中心柱上端连接在一起,安装钢骨架和基座的顶板,调整顶板的位置为水平;安装侧面钢板,使之与顶板、底板闭合形成基座。3)以基座的顶板的上板面为基础,修建所需要的建筑物。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