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137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如图1所示,地面铺设有草皮11、沙石层12,沙石层12下方设有蓄水槽13。雨水渗透过草皮11与沙石流到下方的蓄水槽13,实现对雨水的存储;而暴雨天气,由于蓄水槽13中将积蓄过多,造成雨水向上方的草皮11溢出,为了避免草皮11大量溢出水,在蓄水槽13中安装有溢流管14;溢流管14与地下的排水管16连通将对于的水排出。

溢流管14处于长通状态,而蓄水槽13中常年有水存储,十分的潮湿,蟾蜍与蛇类等喜欢潮湿的小动物易通过溢流管14进入到蓄水槽13内定居。而当蓄水槽13内的水泵向草皮11抽水灌溉时,穴居在出水管15附近的蛇等小动物易被水泵牵引入出水管15,导致出水管15堵塞,出水管15出水不流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使得出水管难以被生物堵塞,循环水灌溉通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置于地面下方的蓄水槽,连通蓄水槽的溢流管与出水管,所述溢流管置于蓄水槽内的一端设有滑轨,滑轨内滑移有封板,蓄水槽的槽壁设有以旋转方式驱动封板滑移开闭溢流管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作为转动源的浮块。

较佳的,连杆机构包括旋转于槽壁的转动杆,铰接转动杆与封板的旋杆,浮块固定于转动杆远离封板的一端。

较佳的,所述滑轨竖向设置,且滑轨的上端设有上挡板,滑轨的下端设有下挡板,上挡板与下挡板限制封板上下滑移。

较佳的,所述上挡板与封板之间设有驱动封板朝封堵溢流管方向滑移的弹性件。

较佳的,上挡板固定有上拉杆,封板固定有下拉杆,弹性件为套设在上拉杆与下拉杆之间橡胶环。

较佳的,所述浮块内放置有配重块。

较佳的,所述溢流管内设有第一过滤网。

较佳的,所述出水管内设有第二过滤网。

较佳的,所述蓄水槽的上方依次设有沙石层、草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雨水落下后,通过草皮与沙石的过滤,渗透到下方的蓄水槽中,实现在蓄水槽中的存水;当雨季过后,通过出水管将蓄水槽中的水抽到草皮上方,对草皮上的植物进行灌溉,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

而当暴雨天气,蓄水槽内雨水过多,雨水通过溢流管排出;而溢流管设有封板,在浮块自重下,封板封堵溢流管的管口,使得蛇类等动物难以通过溢流管进入到蓄水槽内。而当蓄水槽内的水位过高时,浮块因为浮力转动,此时,传动杆带动旋杆转动;由于转动杆、旋杆以及封板之间为铰接关系,此时三者相当于一个旋转滑移机构,转动杆的旋转带动封板滑移,浮块向上转动时,封板向下滑移将溢流管打开,实现排水。

当水排到溢流管下放,浮块在自重下向下转动,封板再次关闭。

橡胶环与配重块的作用在于,加速封板关闭溢流管。

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均具有隔挡小动物进入的效果,封板相对于第一过滤网还具有隔气的效果,减少排水管中的异味进入到蓄水槽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雨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浮块、封板以及出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出水管打开时浮块、橡胶环与封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第二滤网拆除);

图5是实施例2中出水管关闭时浮块、橡胶环与封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1、草皮;12、沙石层;13、蓄水槽;131、槽壁;14、溢流管;15、出水管;16、排水管;17、滤网层;18、花木;21、滑轨;22、封板;23、上挡板;24、下挡板;31、转动杆;32、旋杆;33、浮块;34、铰接轴;35、转轴;36、转动轴;41、上拉杆;42、下拉杆;43、橡胶环;44、配重块;51、第一过滤网;52、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挖于地面下方的蓄水槽13。蓄水槽13为矩形,且四面与下方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涂刷有防水涂层,其上方铺设有滤网层17;

滤网层17包括横卧的支撑杆,支撑杆之间具有间隙,而支撑杆之间设有不锈钢网,不锈钢网焊接固定在支撑杆上,雨水可以通过不锈钢网渗透到下方的蓄水槽13。

不锈钢网的上方铺设有沙石层12,沙石层12为堆积的鹅软石,在沙石层12的上方铺设有草皮11,草皮11带有栽培土壤,可以在草皮11上种植花木18。

下雨时,雨水将通过草皮11向下渗透,然后通过沙石层12与滤网层17的过滤作用,积蓄在蓄水槽13中。

蓄水槽13的槽底位置连接有一个出水管15,出水管15安装有水泵,水泵启动后,蓄水槽13中的水将会被抽到上草皮11上方,对花木18进行灌溉,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

出水管15的端部包裹有第二过滤网52,第二过滤网52为不锈钢网,不锈钢网热熔固定在出水管15,使得异物难以进入到出水管15内部。

而当暴雨天气,蓄水槽13内的雨水爆满,为了防止蓄水槽13内雨水浸泡草皮11,导致草皮11腐烂。

蓄水槽13的槽壁131安装有溢流管14,溢流管14连通下方的排水管16。

溢流管14插入蓄水槽13的一端设有封板22,封板22上下移动实现对溢流管14的开闭。

而封板22的开闭通过连杆机构控制。

如图3所示,溢流管14的端部热熔固定有滑轨21。滑轨21为竖直设置的L形钢;滑轨21的数量2,对称布置在溢流管14端部的两侧;连个滑轨21形成滑槽,封板22在间隙滑移滑槽。

滑轨21的上端焊接固定有上挡板23,滑轨21的下端焊接有下挡板24;上挡板23与下挡板24对封板22上下滑移的位置进行限制,减少了封板22滑脱滑轨21的情况发生。

封板22垂直向外延伸有一体成型的铰接轴34,铰接轴34上套有旋杆32,旋杆32通过卡簧安装在铰接轴34,使得旋杆32只能旋转,难以轴向移动。

旋杆32的一端通过转轴35连接有转动杆31,转动杆31与旋杆32可以相对旋转,而槽壁131上垂直固定有转动轴36,转轴35杆的中间位置套设在转动轴36上,并通过卡簧限制转动杆31在转动轴36的上轴向移动。当转动杆31绕转动轴36旋转时,旋杆32将带动封板22沿着滑轨21上下移动,实现对溢流管14管口的开闭。

而转动杆31的一端热熔固定有浮块33,浮块33为圆饼状内部镂空。

浮块33外部热熔固定有配重块44。

当水位较低时,在配重块44重力的作用下,转动杆31顺势针转动,带动封板22向上滑移,封板22封堵溢流管14,使得溢流管14中难以通过蛇类等小动物。

当降雨时,水位上升,浮块33的封浮力克服配重块44的重力,转动杆31逆时针旋转,带动封板22向下滑移,封板22打开溢流管14,使得雨水得以从溢流管14排出。

在使用过程中,每次暴雨过后,水位过高,封板22难以在浮块33浮力作用下难以及时封堵溢流管14,可以通过水泵将水再排出一部分,使得水位低于溢流管14的位置,浮块33在失去水对其浮力的作用下,浮块33得以进一步顺时针旋转,封板22可以完全将溢流管14封堵。排水的时间可以通过预定好。封板22具有隔挡小动物进入的效果。

溢流管14的端部包裹有第一过滤网51,第一过滤网51为不锈钢网,不锈钢网热熔固定在溢流管14,使得异物难以进入到溢流管14内部。

实施例2,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浮块33上未设有配重物件,如图4所示,而在上挡板23上焊接固定固定有上拉杆41,而在封板22焊接固定有下拉杆42,上拉杆41与下拉杆42之间套设有环形的橡胶环43,并且,橡胶环43热熔固定在上拉杆41与下拉杆42。当封板22打开时,橡胶环43撑大,产生回复的弹力。

而当水位下降后,如图5所示,浮块33失去浮力,在橡胶环43的弹力拉动封板22向上移动,使得封板22起到封堵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