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雨水收集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797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雨水收集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联串的矛盾,人们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这一课题正好是解决了缺水、环境、生态这一联串的问题。

国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城市收集利用雨水起步较早的首推北京,而上海在收集利用雨水的问题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是上海尽管水的质量不好但并不缺水。然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水的问题,它还可以减轻诸如上海地区日显巨大的自来水的供水压力、路面积水等问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很多城市和地区的自来水供应已难以同步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城市的浇灌绿化、冲洗马路等公益用水及洗车等新兴的用水行业又进一步加重了自来水供应的负担。可是每年的暴雨季节,泛滥的雨水又给城市排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解决了这一给城市建设带来的两大难题。

我国对城市雨水水质特性和相应的处理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随着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开展,雨水的净化处理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选择雨水利用系统方案时,要特别注意地域及现场各种条件的差异。

目前现有的雨水收集过滤装置维护不方便,不容易进行组装,不具有蓄水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蓄水和过滤雨水、维护方便、容易进行组装的一体式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式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收集桶、端盖、蓄水池和抽水泵,所述收集桶内安装有不锈钢网筒,所述不锈钢网筒内设有一对呈十字型交叉分布的支架,所述不锈钢网筒顶部外侧焊接有钢环,所述不锈钢网筒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收集桶两端分别设有接头,左侧所述接头螺纹连接有塞子,右侧所述接头内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端盖设在收集桶上,所述端盖内均布有通孔,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蓄水池连接,所述抽水泵通过出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中部安装有两块呈间隔设置的格栅,两块所述格栅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层、软化树脂层和无纺布层。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桶与接头一体成型,收集桶和接头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网筒外径与收集桶内径相等,使得不锈钢网筒能够贴合在收集桶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顶部外沿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与端盖采用铸铁浇注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卡接在收集桶上,凸起部能够防止端盖掉落进收集桶内。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呈U型设置,支架能够提升不锈钢网筒的强度,并且抓住支架即可取出不锈钢网筒。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桶为工程塑料桶,结构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收集桶顶部的端盖内均布有通孔,雨水能够顺着通孔流入到收集桶内,不锈钢网筒能够进行初步过滤,而蓄水池能够储存雨水,并且经过活性炭层、软化树脂层和无纺布层进行二次过滤后才会排出,达到蓄水和过滤雨水和效果;设置的不锈钢网筒内设有一对呈十字型交叉分布的支架,方便将不锈钢网筒取出,定期倒出不锈钢网筒内的垃圾,保证维护方便;设置的左侧接头螺纹连接有塞子,右侧接头内安装有进水管,使得容易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雨水收集过滤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雨水收集过滤装置的不锈钢网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所示,一种一体式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收集桶1、端盖2、蓄水池3和抽水泵4,所述收集桶1为工程塑料桶,结构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所述收集桶1内安装有不锈钢网筒5,不锈钢网筒5能够对收集桶1内的水进行过滤。所述不锈钢网筒5外径与收集桶1内径相等,使得不锈钢网筒5能够贴合在收集桶1内壁。所述不锈钢网筒5内设有一对呈十字型交叉分布的支架6,所述支架6呈U型设置,支架6能够提升不锈钢网筒5的强度,并且抓住支架6即可取出不锈钢网筒5。所述不锈钢网筒5顶部外侧焊接有钢环7,钢环7提升不锈钢网筒5顶部的结构强度。所述不锈钢网筒5底部焊接有底板8,底板8能够防止杂物从不锈钢网筒5流出。

所述收集桶1两端分别设有接头9,所述收集桶1与接头9一体成型,收集桶1和接头9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左侧所述接头9螺纹连接有塞子10,接头9的内螺纹与塞子10外螺纹安装组接。左侧的接头9去掉塞子10后通过管道可以与其他的收集桶1连接。右侧所述接头9内安装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和接头9连接处缠绕防水带,使得连接处密封。所述端盖2设在收集桶1上,所述端盖2顶部外沿设有凸起部18,所述凸起部18卡接在收集桶1上,凸起部18能够防止端盖2掉落进收集桶1内。凸起部18与端盖2采用铸铁浇注形成。所述端盖2内均布有通孔12,所述进水管11一端与蓄水池3连接,蓄水池3对应位置钻孔使得进水管11安装在其内部,采用密封胶密封。所述抽水泵4通过出水管13与蓄水池3连接,抽水泵4的具体型号为25LG3-10x3。抽水泵4可以安装在地面以上,其他部件埋在地底。出水管13的安装方式与进水管11一致。所述蓄水池3中部安装有两块呈间隔设置的格栅14,格栅14形状与蓄水池3形状适配。两块所述格栅14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层15、软化树脂层16和无纺布层17。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设置的收集桶顶部的端盖内均布有通孔,雨水能够顺着通孔流入到收集桶内,不锈钢网筒能够进行初步过滤,而蓄水池能够储存雨水,并且经过活性炭层、软化树脂层和无纺布层进行二次过滤后才会排出,达到蓄水和过滤雨水和效果;设置的不锈钢网筒内设有一对呈十字型交叉分布的支架,方便将不锈钢网筒取出,定期倒出不锈钢网筒内的垃圾,保证维护方便;设置的左侧接头螺纹连接有塞子,右侧接头内安装有进水管,使得容易进行组装。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