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错位防堵雨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439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叉错位防堵雨水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叉错位防堵雨水口。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的严重内涝问题几乎涉及全国各个城市,已成为较为热点的问题,且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雨水井口及排水管道被垃圾严重堵塞导致的排水不畅。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城市道路、广场、草地,甚至一些建筑的屋面雨水都是通过雨水口连接管道流入河流或湖泊。所以,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地下的入口,收集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既是城市排水管系汇集雨水径流的瓶颈,又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首要通道。

随着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引起环境污染,道路垃圾以及树叶等废物在降雨情况下,随着雨水流入雨水口,并随雨水流入排水管道,影响排水泄洪功能,造成管道堵塞致使道路积水,严重则引发城市内涝,对城市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如何保证雨水管道内不进入垃圾而使管道排水通畅,同时尽量延长垃圾清理周期,减少人工成本,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叉错位防堵雨水口,其可收集雨水冲刷的较大垃圾,防止管道堵塞,减轻城市内涝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交叉错位防堵雨水口,包括垃圾槽和与所述垃圾槽相通的排水槽,所述垃圾槽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可拆卸垃圾盖,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用于拦截垃圾的截污挂篮,所述壳体一侧设有雨水篦子,所述壳体另一侧设有与所述排水槽相通的出水口,所述垃圾槽和所述排水槽均设有用于排放雨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槽包括雨水口本体,所述雨水口本体设有与所述出水口相适配的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间隔均匀排列有用于拦截大型垃圾的若干肋条,所述肋条包括垂直于所述排水槽底面的直肋条和倾斜于所述排水槽底面的斜肋条,所述直肋条与所述斜肋条呈交叉错位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雨水篦子包括矩形框体,所述框体上间隔均匀排列有若干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上套设有用于转动收取垃圾的空心圆柱状转动套筒。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垃圾槽和所述排水槽均为长方体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斜肋条与所述排水槽底面呈30-45度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雨水篦子和所述肋条均采用球墨铸铁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雨水篦子和所述肋条表面均涂有防锈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雨水篦子,并配以转动套筒,当垃圾堵塞雨水口时,可通过转动套筒的转动,使垃圾随雨水被冲到截污挂篮中,从而恢复雨水口的进水能力;通过设有交叉错位的肋条,增大水流面积,使之对较大垃圾起到拦截的作用,便于在较大雨水时,实现快速传输道路雨水,有效降低暴雨期间地面积水;通过设有截污挂篮,便于收集雨水冲刷的较大垃圾,防止部分较大垃圾随雨水流入排水管道,便于雨水从排水孔排出,使排水更加顺畅,防止管道堵塞,有效减轻城市内涝问题;当需要清理雨水口时,只需打开垃圾盖,取出截污挂篮,进行清理即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沿线A-A的剖视图。

图中:1、垃圾盖;2、排水槽;21、肋条;211、直肋条;212、斜肋条;22、雨水口本体;23、排水口;24、入水口;3、截污挂篮;4、垃圾槽;41、壳体;42、雨水篦子;421、框体;422、中心杆;423、转动套筒;4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垃圾槽4和与所述垃圾槽4相通的排水槽2,所述垃圾槽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顶部设有可拆卸垃圾盖1,所述壳体41内部设有用于拦截垃圾的截污挂篮3,所述壳体41一侧设有雨水篦子42,所述壳体41另一侧设有与所述排水槽2相通的出水口43,所述垃圾槽4和所述排水槽2均设有用于排放雨水的排水孔23,所述排水槽2包括雨水口本体22,所述雨水口本体22设有与所述出水口43相适配的入水口24,所述入水口24间隔均匀排列有用于拦截大型垃圾的若干肋条21,所述肋条21包括垂直于所述排水槽2底面的直肋条211和倾斜于所述排水槽2底面的斜肋条212,所述直肋条211与所述斜肋条212呈交叉错位排列。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交叉错位的肋条和截污挂篮,可收集雨水冲刷的较大垃圾,方便清理,防止管道堵塞,有效减轻城市内涝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参阅图1-图4,所述雨水篦子42包括框体421,所述框体421上间隔均匀排列有若干中心杆422,所述中心杆422上套设有用于转动收取垃圾的空心圆柱状转动套筒423,当垃圾堵塞所述雨水篦子42时,雨水冲击所述转动套筒423使之转动,垃圾会随雨水流入到所述垃圾槽4内,防止雨水口堵塞,使排水更加顺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垃圾槽4和所述排水槽2均为长方体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斜肋条212与所述排水槽2底面呈30-45度角,增大雨水流入面积,同时防止较大垃圾流入所述排水槽2,有效避免管道堵塞。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参阅图1-图4,所述雨水篦子42和所述肋条21均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强度、韧性、耐磨性高,使用寿命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参阅图1-图4,所述雨水篦子42和所述肋条21表面均涂有防锈漆,保护其表面免受大气、雨水的腐蚀。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参阅图1-图4,所述雨水口本体22与所述壳体41为分离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图4,当遇到较大雨水时,道路积水较多,大量雨水会将垃圾堵塞所述雨水篦子42,雨水冲击所述转动套筒423使之转动,垃圾随雨水被冲到所述垃圾槽4内,设于所述垃圾槽4内的所述截污挂篮3会将其拦截,从而恢复所述雨水篦子42的进水能力。大部分雨水通过所述肋条21流入所述排水槽2,较大垃圾会被所述肋条21拦截,使之留在所述垃圾槽4内,雨水通过所述排水槽2上的所述排水口23流入管道;同时少部分雨水通过所述垃圾槽4上的所述排水口23流入管道;当需要清理雨水口时,只需打开所述垃圾盖1,取出所述截污挂篮3进行清理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雨水篦子,并配以转动套筒,当垃圾堵塞雨水口时,可通过转动套筒的转动,使垃圾随雨水被冲到截污挂篮中,从而恢复雨水口的进水能力;通过设有交叉错位的肋条,增大水流面积,使之对较大垃圾起到拦截的作用,便于在较大雨水时,实现快速传输道路雨水,有效降低暴雨期间地面积水;通过设有截污挂篮,便于收集雨水冲刷的较大垃圾,防止部分较大垃圾随雨水流入排水管道,便于雨水从排水孔排出,使排水更加顺畅,防止管道堵塞,有效减轻城市内涝问题;当需要清理雨水口时,只需打开垃圾盖,取出截污挂篮,进行清理即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