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滞留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0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滞留池结构,包括地基(1)和设置在地基(1)上的滞留池(2),所述滞留池(2)内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土壤层(2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内部且位于滞留池(2)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3),所述种植土壤层(22)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位于种植土壤层(22)上表面且另一端位于储水箱(3)内以用于将种植土壤层(22)上表面的雨水导入储水箱(3)内的导水管(221),所述滞留池(2)内侧壁且位于种植土壤层(22)处设置有供给箱(5),所述储水箱(3)与供给箱(5)之间连通有用于将储水箱(3)内的雨水抽入供给箱(5)内的抽水件(13),所述供给箱(5)与种植土壤层(22)相贴合的箱壁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向种植土壤层(22)内部渗入雨水的添水微孔(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箱(5)外侧壁且位于全部添水微孔(54)处设置有用于减少种植土壤层(22)内土壤进入每一添水微孔(54)内的过滤片(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片(6)与供给箱(5)相贴合的表面设置有魔术绒带(61),所述供给箱(5)外侧壁设置有与魔术绒带(61)相钩附以将过滤片(6)固定在供给箱(5)上的魔术钩带(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箱(5)的箱壁设置有安装孔(51),所述安装孔(51)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查看供给箱(5)内雨水高度的透明板(5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箱(5)的内部设置有漂浮在雨水上方的漂浮件(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上表面且位于滞留池(2)的一侧向下延伸设置有排水管(11),所述储水箱(3)的箱壁连通排水管(11)设置有疏水管(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管(4)内侧壁沿其径向设置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同时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半圆形且外圆周侧壁均与疏水管(4)内侧壁相贴合的排水板(42),所述疏水管(4)内侧壁且位于转轴(41)靠近储水箱(3)的一侧设置有可同时与两个排水板(42)相抵以使两个排水板(42)将疏水管(4)封堵的定位板(43),两个所述排水板(42)之间连接有通过扭力以驱动两个排水板(42)同时与定位板(43)相抵的扭力弹性件(4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排水板(42)的外圆周侧壁均设置有与疏水管(4)内侧壁相抵的弹性密封片(4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滞留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密封片(421)的内部均设置有易于弹性密封片(421)变形的变形空腔(421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