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04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卫浴部件,在卫生间、浴室或者阳台等地方经常需要安装地漏进行排水,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目前传统的地漏芯子,包括呈管状的芯子本体,芯子本体因本申直接为管状结构,在液体流过时,由于一下子进入直管内,会与直管内的气压造成冲击,管道内会发出异响,同时水流的流畅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容易将排水管道内的异味带至卫浴间内。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有效迅速的实现排水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防止返味现象的防臭地漏。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固定座以及扣装在固定座上的活动件,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固定座上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活动件的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活动件为喇叭状结构,所述活动件的喇叭扩口扣接于固定座的固定隔板上,所述固定隔板的通孔位于活动件的喇叭扩口内,所述活动件的喇叭窄口上设有固定顶盖,所述固定顶盖上设有轴向连接柱,所述轴向连接柱朝向固定隔板延伸,所述轴向连接柱上设有能够堵塞固定隔板的通孔的端板,所述端板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流水孔,所述轴向连接柱上设有抵靠于端板下方的硅胶片,所述硅胶片覆盖所述流水孔,所述轴向连接柱上位于硅胶片中心处的下方设有固定硅胶片的固定头;所述活动件的圆周侧壁与所述固定座的侧壁之间形成进水槽,活动件的圆周侧壁上设有连通进水槽和流水孔的进水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端板由多个连接支杆构成,相邻的连接支杆之间构成所述流水孔,各连接支杆共同构成以端板中点为圆心的风车状结构。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防臭地漏,进水槽低于地面水平面,排水时液体容易流入进水槽内进行排水,地面不易积水;同时,设有进水孔的活动件的圆周侧壁构成了滤水结构,能够将杂质以及脱落的毛发等截留在进水槽内而不进入下水道,便于清理,同时有效避免杂质以及脱落毛发等造成的堵塞现象;经过活动件的圆周侧壁的过滤,液体下流至固定隔板处,液体下流的流转速度、液体的重力作用会对覆盖于流水孔上的硅胶片施加向下推力,而固定头只位于硅胶片中心处,硅胶片以固定头为中心实现向下收拢收缩形变,流水孔有效打开,流水有效排出;而在流水排出后,失去推力作用的硅胶片恢复原状以覆盖流水孔,当气体想要外溢形成反味现象时,由于硅胶片抵靠于端板上,硅胶片沿着端板平展,气体的外溢作用力不能使得硅胶片收缩形变,流水孔处于封闭状态,气味无法外溢,有效的避免了返味现象,达到防臭效果,实用性强;进一步的,端板的风车状支架结构能够使得水流呈现旋转流下渗,进一步提升排水速率;因此,所述防臭地漏结构简单,能够在有效迅速的实现排水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防止返味现象,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板与硅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固定座1以及扣装在固定座上的活动件2,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固定座1上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活动件的固定隔板11,所述固定隔板1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活动件2为喇叭状结构,所述活动件2的喇叭扩口扣接于固定座的固定隔板11上,所述固定隔板的通孔位于活动件的喇叭扩口内,所述活动件2的喇叭窄口上设有固定顶盖21,所述固定顶盖上设有轴向连接柱22,所述轴向连接柱22朝向固定隔板延伸,所述轴向连接柱22上设有能够堵塞固定隔板的通孔的端板23,所述端板23由多个连接支杆构成,相邻的连接支杆之间构成所述流水孔24,各连接支杆共同构成以端板中点为圆心的风车状结构,所述轴向连接柱22上设有抵靠于端板下方的硅胶片25,所述硅胶片25覆盖所述流水孔24,所述轴向连接柱22上位于硅胶片中心处的下方设有固定硅胶片的固定头26;所述活动件2的圆周侧壁与所述固定座1的侧壁之间形成进水槽3,活动件2的圆周侧壁上设有连通进水槽和流水孔的进水孔27。

综上所述设计的防臭地漏,结构简单,能够在有效迅速的实现排水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防止返味现象,实用性强。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