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排水沟混凝土移动入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03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排水沟混凝土移动入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排水沟混凝土移动入仓装置。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进场公路和上下水库连接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均有排水沟施工,公路排水沟设计结构尺寸较小,一般公路排水沟过流截面尺寸为40cm×40cm,边墙厚度为20cm~30cm,且公路排水沟在路面结构完成后进行施工。由于排水沟结构尺寸较小,全断面每延米混凝土工程量约0.32m³~0.44m³,单侧排水沟边墙每延米混凝土工程量约0.08m³~0.12m³,因此造成公路排水沟混凝土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尤其是排水沟边墙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人工二次铲料入仓,很难形成连续入仓规模,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公路排水沟混凝土连续入仓、减少混凝土塌落度损失、保证排水沟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提高排水沟混凝土入仓施工效率的公路排水沟混凝土移动入仓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公路排水沟混凝土移动入仓装置,包括移动推车,移动推车上设有倾斜的溜槽,溜槽底部铰接有下料活动开关板,溜槽的槽底面上还设有混凝土缓冲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在溜槽的槽底面上的底部扁钢,底部扁钢上竖直固定有多条缓冲条。

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条为φ20螺纹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公路排水沟、电缆沟等结构体型和截面较小的结构物混凝土浇筑入仓;实现了混凝土的连续入仓,减少了混凝土塌落度损失,保证了排水沟混凝土施工质量;且装置加工制作简单,可随着浇筑位置随时进行移动转移,避免了人工二次铲料入仓,提高了混凝土入仓效率,加快了混凝土施工进度,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路排水沟混凝土移动入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路排水沟混凝土移动入仓装置中混凝土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推车;2-扶手;3-万向轮;4-溜槽;5-混凝土缓冲装置;51-底部扁钢;52-缓冲条;6-下料活动开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更加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公路排水沟混凝土移动入仓装置,包括移动推车1,移动推车1上设有倾斜的溜槽4,溜槽4底部铰接有下料活动开关板6,溜槽4的槽底面上还设有混凝土缓冲装置5。

本实施例的移动推车1车身支架由方钢或钢管材料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剖面为直角梯形的框架结构,车身支架侧面焊接扶手2,下部安装4个万向轮3;上部利用1.5mm铁皮制作一个溜槽4,溜槽内部焊接3道混凝土缓冲装置5,下端安装下料活动开关板6,下料活动开关板6可根据需要由人工控制打开或关闭。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缓冲装置5包括固定在溜槽4的槽底面上的底部扁钢51,底部扁钢51上竖直固定有多条缓冲条52。缓冲装置5利用φ20螺纹钢作为缓冲条,等间距焊接在50×6的扁钢上制作而成,底部扁钢再与溜槽焊接固定,螺纹钢在混凝土滑落过程中形成阻力,进而达到缓冲效果。实际施工中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确定缓冲装置设置数量。

排水沟混凝土开仓前,施工现场将该装置就位,上端接混凝土运输罐车出料口,下端接排水沟浇筑仓面。浇筑时将混凝土由运输罐车出料至溜槽内,控制罐车出料速度和溜槽内混凝土储存量,溜槽内混凝土经缓冲装置,避免了骨料分离,混凝土到达溜槽下端后人工控制下料活动开关板,即能实现混凝土入仓,且该装置能够随排水沟浇筑位置随时改变和控制混凝土移动入仓。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在公路排水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仓面位置和入仓量时间随时进行改变和控制,现场使用方便、快捷,混凝土入仓连续性好,减少了人工二次铲料入仓的人工投入和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加快了排水沟混凝土施工进度,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