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3600阅读:1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灌注桩浇注完毕后,对桩侧进行压浆的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工程中,除了桩底注浆,还有桩侧注浆,当前市场上桩侧注浆主要采用的桩侧注浆阀为环形结构,材料为橡胶材料,质地较软,强度较低,在钢筋笼下沉过程中,钢筋笼与桩孔孔壁摩擦、磕碰而导致注浆阀被擦伤,破损,破损后,环形注浆阀内被泥浆、水泥浆、混凝土等材料堵塞,使注浆通道堵塞,不能正常注浆。工程实践中,有不少桩不能正常进行桩侧注浆,致使注浆失败。

鉴于以上情形,在桩侧设置钢性半环形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喷浆管阀破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该喷浆管阀结构简单、易于制备。钢筋笼制作时,注浆管对称布置在钢筋笼上,桩侧注浆喷浆管阀结构焊接在钢筋笼的钢筋上,构成钢性连接,避免磕碰损坏影响注浆。桩侧注浆喷浆管阀由注浆管引出,水泥浆液经由注浆管流入,由喷浆管阀流出,完成桩侧注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包括注浆管、三通和喷浆管阀,该注浆结构附着在钢筋笼上;所述三通的进浆口一端连接注浆管的终端,三通的两个出浆口分别和对称布置在钢筋笼两侧的喷浆管阀连接;每个喷浆管阀上布有喷浆孔、喷浆管阀末端有阀堵、喷浆管阀表面喷浆孔外周设有密封胶带和弹性橡胶带,弹性橡胶带一端设有套箍。

注浆管采用DN25的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外径为33.5mm、壁厚为3.25mm。

注浆管初端由地表面开始,连接注浆动力设备,终端连接三通;三通的进浆口一端内接连接注浆管,两个出浆口分别和对称布置在钢筋笼两侧的喷浆管阀内接连接;

每个喷浆管阀管壁上均匀布置一排或两排喷浆孔,数量4~6个、直径为12~15毫米,喷浆孔位置在靠近喷浆管阀的末端处;喷浆管阀设有喷浆孔的位置,采用胶带将喷浆孔密封,胶带外再用带有弹性的合适尺寸的橡胶带包裹,橡胶带的一端外周用套箍扎紧,套箍靠近喷浆管阀末端的一端开口,并套在喷浆管阀上;喷浆管阀末端套丝扣,采用管帽封堵密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喷浆控制阀结构简单、易操作,注浆泵启动后,水泥浆液通过注浆管,输送至注浆管底端,水泥浆液由注浆管底端流经三通的进浆口,再由三通的两个出浆口分别流向对称布置在钢筋笼两侧的喷浆管阀,水泥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冲破喷浆管阀表面的密封胶带,密封胶带外侧的带有弹性的橡胶带被水泥浆液压力作用下,尺寸涨大,直径变大,水泥浆液流出,达到注浆目的,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钻孔灌注桩注浆的实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附着在钢筋笼上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未注浆时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未注浆时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正进行注浆时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正进行注浆时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注浆完毕后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注浆完毕后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注浆管,2.三通,3.喷浆管阀,4.喷浆孔,5.喷浆管阀末端的阀堵,6. 密封胶带,7.弹性橡胶带,8.套箍,9.管内注浆液,10.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注浆管1与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10焊接连接,长度依据设计要求而定,由地表注浆管初始端开始,在设计深度处安装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包括注浆管1,三通 2,喷浆管阀3。

图2是未注浆时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示意图。图中:注浆管1外径为33.5 mm、壁厚为3.25mm;三通2上端内接于注浆管1,下端两个出口各内接于一个喷浆管阀3;喷浆管阀3外径为33.5mm、壁厚为3.25mm;注浆管1和三通2焊接连接;每个喷浆管阀3末端附近位置管壁上均匀布置4~6个直径为12~15毫米的喷浆孔4;喷浆管阀末端还设有阀堵5;喷浆孔外表面缠有胶带6;弹性橡胶带7仅一端用套箍8箍紧,另一端将喷浆孔4套紧覆盖,弹性橡胶带7的位置将喷浆孔4完全覆盖。

图3是未注浆时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正进行注浆时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注浆液体通过注浆管1,流经三通2,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将喷浆管阀3末端位置管壁上的喷浆孔4外表面的胶带6冲破,弹性橡胶带7在浆液作用下涨开,浆液顺利流出,注入到桩侧设计要求深度位置。

图5是正进行注浆时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注浆完毕后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注浆完毕后,注浆压力消失,弹性橡胶带7自身收缩,将喷浆孔4重新套紧,使流出的浆液不能回流,达到注浆的目的。

图7是注浆完毕后的一种在桩侧注浆的注浆结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将注浆管与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焊接连接,水泥浆液在注浆泵压力作用下由地表处注浆管流入,在浆液压力作用下,首先冲破喷浆管阀上喷浆孔表面的密封胶带,在压力继续作用下,浆液压力使弹性橡胶带胀大,浆液流出;注浆完毕,弹性胶带收缩,将喷浆管阀重新套紧,使喷浆管阀外侧的浆液不能回流,达到后压浆的目的。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