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脚手架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5561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脚手架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脚手架基础,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需搭设脚手架用于提供人员操作平台,根据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当脚手架搭设的地面承载力不足时,需设置基础,以提高地面承载力,确保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性。缺点: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在施工完成后需进行破碎拆除,不能周转使用,不环保;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无配筋,承载力低,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断裂,影响脚手架安全使用;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时间长且施工完成后需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才可搭设脚手架,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制脚手架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脚手架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四边包裹的角钢包边、钢筋混凝土板上部设置的若干短钢管、钢筋混凝土板两侧角钢包边上部设置的吊耳、相邻钢筋混凝土板通过将连接螺栓安装在吊耳上进行连接安装;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板包括外层构架、夹心层、填充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吊耳上设置有螺钉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短钢管设置在外层构架上后进行浇注,短钢管之间的间距等于脚手架立杆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的吊耳中设置有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撑起钢筋混凝土板的凸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脚手架基础,可以周转使用,工程完工后无需清理拆除,吊装转移至下一工程即可,绿色环保;采用钢筋混凝土加角钢包边,承载力高,不会因局部沉降产生断裂,影响脚手架的安全使用;采用工厂化预制生产,在施工现场简单组装即可开始脚手架搭设,无需等待混凝土强度增长,施工时间短效率高;短钢管底座预埋在基础中,立杆插入其中不会产生位移,客观保证脚手架的搭设尺寸达到规范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邻基础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板,2-角钢包边,3-吊耳,4-短钢管,5-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脚手架基础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预制脚手架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板1、钢筋混凝土板1四边包裹的角钢包边2、钢筋混凝土板1上部设置的若干短钢管4、钢筋混凝土板1两侧角钢包2边上部设置的吊耳3、相邻钢筋混凝土板1通过将连接螺栓5安装在吊耳3上进行连接安装;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板1包括外层构架、夹心层、填充层;所述的吊耳3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的短钢管4设置在外层构架上后进行浇注,短钢管4之间的间距等于脚手架立杆间距;所述的吊耳3中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板1底部设置有用于撑起钢筋混凝土板1的凸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