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736阅读:20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桩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管桩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管桩,又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在建设工程施工中普遍使用,是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但是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一般采用人工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会造成焊接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进而直接影响到管桩连接质量。

为克服上述全部采用焊接方法连接造成的弊端,也有利用法兰螺钉进行连接的,但其存在对中性差,抗拔性能弱、不方便现场施工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管桩连接结构,采用机械结构作为连接结构,减少人工焊接不合格造成的影响,提高对中性能和抗拔性能,方便现场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桩连接结构,包括卡座、凸缘,所述卡座与下节管桩的上端连接,所述凸缘与上节管桩的下端连接,卡座包括卡座本体和容纳凸缘的空间,卡座本体的横截面为凹字形,容纳凸缘的空间为上窄下宽型,装配时,将凸缘插入至容纳凸缘的空间,使凸缘卡在卡座内;凸缘的形状与容纳凸缘的空间的形状相同,卡座与凸缘为过盈配合;所述管桩连接结构还包括有一个卡箍,所述卡座本体包括外壁、内壁和底座,底座为圆环的盘状结构,内壁的底端连接在底座的内侧,外壁的底端连接在底座的外侧;所述内壁的长度等于外壁的长度与卡箍的厚度之和;卡箍设置卡座、凸缘和上节管桩围成的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卡箍的内侧设置有装配凸起部,相应的凸缘的外侧设置有装配凹槽,安装时装配凸起部置于装配凹槽内;防止卡箍移位,使管桩连接的更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卡箍为分体结构,卡箍的两端利用两个螺栓固定,方便现场安装和施工。

作为优选,所述卡座本体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卡座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上部分为圆柱形通孔,下端连接倒置的圆台凹槽,所述圆台凹槽的底面半径大于圆柱形通孔的底面半径;所述凸缘上连接有与固定槽数量相等的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形状与固定槽的形状形同,固定销包括圆柱端和3个以上的卡台,所有卡台下端固定在圆柱端上,并围绕着圆柱端形成圆台形状,卡台之间留有缝隙,卡台的上端与圆柱端表面留有缝隙,所述固定销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销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相应的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表面设置有与固定销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使固定销能非常方便的装配在凸缘上。

作为优选,所述卡座中间设置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凸缘内侧对应的设置有定位销,装配时,定位销插入到定位孔内,实现快速对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卡座与凸缘为过盈配合,以及卡箍的固定,实现管桩的连接,与焊接的连接方式相比,减小人为焊接造成质量不合格的影响,利用凸缘和卡座的过盈配合以及通过卡箍进一步固定,实现管桩的拼接,增强管桩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预制型管桩的抗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座,11-卡座本体,111-外壁,112-内壁,113-底座,12-容纳凸缘的空间,13-固定槽,131-圆柱形通孔,132-圆台凹槽,14-定位座,141-定位孔,2-凸缘,21-装配凹槽,22-固定销,221-圆柱端,222-卡台,23-安装槽,24-定位销,3-下节管桩,4-上节管桩,5-卡箍,51-装配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管桩连接结构,包括卡座1、凸缘2,所述卡座1与下节管桩3的上端连接,所述凸缘2与上节管桩4的下端连接,可在管桩制作的过程中将卡座1和凸缘2浇铸在相应位置上,卡座1包括卡座本体11和容纳凸缘的空间12,卡座本体11的横截面为凹字形,容纳凸缘的空间12为上窄下宽型,装配时,将凸缘2插入至容纳凸缘的空间12,使凸缘2卡在卡座1内;凸缘2的形状与容纳凸缘的空间12的形状相同,卡座1与凸缘2为过盈配合。

所述管桩连接结构还包括有一个卡箍5,所述卡座本体11包括外壁111、内壁112和底座113,底座113为圆环的盘状结构,内壁112的底端连接在底座113的内侧,外壁111的底端连接在底座113的外侧;所述内壁112的长度等于外壁111的长度与卡箍5的厚度之和;卡箍5设置卡座1、凸缘2和上节管桩3围成的空间内。

为了防止卡箍5移位,增强管桩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卡箍5的内侧设置有装配凸起部51,相应的凸缘2的外侧设置有装配凹槽21,安装时装配凸起部51置于装配凹槽21内;防止卡箍5移位,使管桩连接的更稳定。

为使施工和安装更加方便,所述卡箍5为分体结构,卡箍5的两端利用两个螺栓固定,方便现场安装和施工;所述卡座本体11优选为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

如图1-4所示,为进一步增强管桩之间的连接强度;卡座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的上部分为圆柱形通孔131,下端连接倒置的圆台凹槽132,所述圆台凹槽132的底面半径大于圆柱形通孔131的底面半径;所述凸缘2上连接有与固定槽13数量相等的固定销22;所述固定销22的形状与固定槽13的形状形同,固定销22包括圆柱端221和3个以上的卡台222,所有卡台222下端固定1,并围绕着圆柱端221形成圆台形状,卡台222之间留有缝隙,卡台222的上端与圆柱端221表面留有缝隙,所述固定销22为一体结构。

为使装配方便,所述固定销22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相应的所述凸缘2上设置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表面设置有与固定销22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使固定销22能非常方便的装配在凸缘2上,安装时,将固定销22对准固定槽13,由于材料的弹性,固定销22可以顺利的插入至固定槽13内,并无法反向拔出,这种设计装配时非常方便,也提高了两个管桩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述卡座1中间设置定位座14,所述定位座14上设置有定位孔141;所述凸缘2内侧对应的设置有定位销24,装配时,定位销24插入到定位孔141内,实现快速对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