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065阅读:1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支护体系设计和土方开挖两部分。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将对支护体系是否成功具有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土方开挖、步骤和速度可能导致主体结构桩基变位、支护结构过大的变形,甚至引起支护体系失稳而导致破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力求实行信息化施工。

而深基坑工程在肥槽回填过程中,后浇带处可能因回填土压力而产生变形,因此根据设计要求需在后浇带处设置水平传力构件。传统水平传力构件一般在后浇带两侧结构浇筑前预埋型钢作为传力构件。但在未考虑不对称回填情况后浇带两侧结构均已施工完毕,未在结构中预埋传力构件的情况下,则急需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有效缓解未在结构中预埋传力构件而导致无法施工的情况的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包括两根钢筋、两块钢板、长钢筋套筒,两块所述钢筋分别与两块钢板相连,所述钢筋固定在 所述钢板中心位置,两个连接有所述钢板的钢筋的另一端分别插入所述长钢筋套筒的两端的通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长钢筋套筒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正丝,相对应的另一端设置有反丝,所述正丝与所述反丝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通过钢筋接驳器固定在所述钢板中心位置,所述钢筋接驳器固定在所述钢板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力构件需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上打出用以固定传力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为400mm长直径32mm的HRB400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为100mm×100mm×10mm的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长钢筋套筒内左右两侧各攻出200mm正反丝。

进一步的,混凝土结构上打出的两个对称的所述凹槽的规格也为100mm×100mm×10mm。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结构简单,传统传力构件一般为预埋型钢,此传力构件与之相比具有小巧、可后装、施工方便的特点。且使用材料为钢筋、套筒等常用工程材料,经计算使用此种杆件与传统构件相比,每米大约减少50元材料费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操作上十分方便,此传力杆件在底板和楼层中,在肥槽回填过程中,对于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的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1、钢筋;2、钢板;3、长钢筋套筒;4、正丝;5、反丝;6、钢筋接驳器;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2所示,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包括两根钢筋1、两块钢板2、长钢筋套筒3,两块钢筋1分别与两块钢板2相连,钢筋1固定在钢板2中心位置,两个连接有钢板2的钢筋1的另一端分别插入长钢筋套筒3的两端的通孔处。

长钢筋套筒3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正丝4,相对应的另一端设置有反丝5,正丝4与反丝5的长度相同。

钢筋1通过钢筋接驳器6固定在钢板2中心位置,钢筋接驳器6固定在钢板2中心位置。

传动力构件需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上打出用以固定传力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凹槽7。

钢筋1为400mm长直径32mm的HRB400钢筋。

钢板2为100mm×100mm×10mm的钢板。

长钢筋套筒3内左右两侧各攻出200mm正反丝。

混凝土结构上打出的两个对称的凹槽7的规格也为100mm×100mm×10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包括两根钢筋1、两块钢板2、长钢筋套筒3,两块钢筋1分别与两块钢板2相连,钢筋1固定在钢板2中心位置,两个连接有钢板2的钢筋1的另一端分别插入长钢筋套筒3的两端的通孔处。钢筋套筒3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正丝4,相对应的另一端设置有反丝5,正丝4与反丝5的长度相同。其安装方式为:

在安装时首先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上打出两个对称的100mm×100mm×10mm凹槽用以固定传力构件。然后将传力构件一端放入凹槽中并旋转构件中部的套筒使钢构件伸长至构件另一端也进入对应凹槽中。继续旋转套筒至构件不在松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根据数据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如下:

据设计提供的数据,B4层构件受到的土体压力最大,为2530kN,则设螺杆所需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530kN。

根据设计数据2530kN作用的最小距离为7.5m;

设每0.75m布置一根传力杆件,则7.5m内需布置10根杆件;

每根杆件受力为2530÷10=253kN;

考虑采用直径为32mm的HRB400级钢筋为主要传力杆件,其设计强度为[σ]=360Mpa;

螺纹连接强度不小于钢筋强度;

则杆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Q=σπr2

=360Mpa×3.14×1/16×32mm×32mm

=289382.4N

≈289kN>253kN

则可以每0.75m布置一根传力杆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置式、轻便式后浇带水平传力构件,结构简单,传统传力构件一般为预埋型钢,此传力构件与之相比具有小巧、可后装、施工方便的特点。且使用材料为钢筋、套筒等常用工程材料,经计算使用此种杆件与传统构件相比,每米大约减少50元材料费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操作上十分方便,此传力杆件在底板和楼层中,在肥槽回填过程中,对于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