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压检测功能的智能消防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968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水压检测功能的智能消防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水压检测功能的智能消防栓,属于消防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消防栓,正式叫法为消火栓,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分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消防系统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有的还会有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系统,水雾系统等。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所以,室内外消火栓系统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CN201420645995.2,一种具有水压检测功能的智能消防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消防栓,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若干个出水连接口,上端设有阀门开关,所述阀体内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外表面与阀体内表面之间设有保温材料层,进水管内设有一涡轮和一电动阀门,涡轮连接一发电器,发电器连接一警报装置,阀体侧壁还设置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电动阀门功能连接,所述警报装置、控制装置还无线连接一远程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水流冲击涡轮转动发电,从而引发警报装置报警,进而通过控制装置关闭电动阀门,有效防止漏水盗水现象发生。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实时检测智能消防栓的水压情况,导致消防时可能出现无水或水压不够的状况,影响消防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水压检测功能的智能消防栓,其结构包括水压检测仪、开水阀、顶盖、法兰盘、固定螺栓、小型出水口、报警密封盖、大型出水口、链扣、栓体、进水管,所述水压检测仪贯穿于开水阀嵌入顶盖内部,所述开水阀设于顶盖顶部与顶盖活动连接,所述法兰盘设于顶盖下端、栓体两端、进水管上端,所述固定螺栓贯穿于法兰盘上下面,所述法兰盘通过固定螺栓螺旋固定,所述顶盖下端与栓体上端、栓体下端与进水管上端通过法兰盘无缝连接,所述小型出水口设于栓体中上段两侧,所述大型出水口设于栓体中段前方,所述小型出水口、大型出水口与栓体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报警密封盖设于小型出水口、大型出水口内部与小型出水口、大型出水口采用过渡配合,所述链扣设于小型出水口、大型出水口下方与栓体通过电焊连接,所述进水管设于栓体下方,所述进水管下端与水源相连接,所述水压检测仪由刻度尺、指针、主体、表盘、指针固定螺丝、连接螺丝组成,所述刻度尺设于表盘前表面边缘,所述指针设于表盘中心通过指针固定螺丝与表盘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表盘设于主体前表面,所述表盘与主体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连接螺丝设于主体前表面边缘,所述连接螺丝贯穿于主体前后面与开水阀上表面螺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密封盖设有联网报警器、开盖阀、锁链,所述联网报警器设于报警密封盖内部,所述开盖阀设于报警密封盖外表面与报警密封盖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锁链一端与报警密封盖缠绕连接,所述锁链另一端与链扣相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网报警器设有GPRS模块,所述联网报警器通过GPRS模块与消防栓控制中心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型出水口设有2个,分别设有栓体中上端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水压检测仪采用的是弹性式水压检测仪或负荷式水压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水压检测仪的外壳材质为ABS铝合金或PC铝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栓体采用的是球墨铸铁材质铸造而成,其表面涂抹有防腐防锈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一种水压检测仪,可以实时检测智能消防栓的水压情况,方便于水压检查工作的进行,防止无法知道水压情况,导致消防时出现无水或水压不够的状况发生,影响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效地增强了消防栓的智能化,提高了其工作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水压检测功能的智能消防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压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压检测仪-1、开水阀-2、顶盖-3、法兰盘-4、固定螺栓-5、小型出水口-6、报警密封盖-7、大型出水口-8、链扣-9、栓体-10、进水管-11、水压检测仪-1由刻度尺-101、指针-102、主体-103、表盘-104、指针固定螺丝-105、连接螺丝-106、联网报警器-701、开盖阀-702、锁链-7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水压检测功能的智能消防栓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水压检测仪1、开水阀2、顶盖3、法兰盘4、固定螺栓5、小型出水口6、报警密封盖7、大型出水口8、链扣9、栓体10、进水管11,所述水压检测仪1贯穿于开水阀2嵌入顶盖3内部,所述开水阀2设于顶盖3顶部与顶盖3活动连接,所述法兰盘4设于顶盖3下端、栓体10两端、进水管11上端,所述固定螺栓5贯穿于法兰盘4上下面,所述法兰盘4通过固定螺栓5螺旋固定,所述顶盖3下端与栓体10上端、栓体10下端与进水管11上端通过法兰盘4无缝连接,所述小型出水口6设于栓体10中上段两侧,所述大型出水口8设于栓体10中段前方,所述小型出水口6、大型出水口8与栓体10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报警密封盖7设于小型出水口6、大型出水口8内部与小型出水口6、大型出水口8采用过渡配合,所述链扣9设于小型出水口6、大型出水口8下方与栓体10通过电焊连接,所述进水管11设于栓体10下方,所述进水管11下端与水源相连接,所述水压检测仪1由刻度尺101、指针102、主体103、表盘104、指针固定螺丝105、连接螺丝106组成,所述刻度尺101设于表盘104前表面边缘,所述指针102设于表盘104中心通过指针固定螺丝105与表盘104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表盘104设于主体103前表面,所述表盘104与主体103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连接螺丝106设于主体103前表面边缘,所述连接螺丝106贯穿于主体103前后面与开水阀2上表面螺旋连接,所述报警密封盖7设有联网报警器701、开盖阀702、锁链703,所述联网报警器701设于报警密封盖7内部,所述开盖阀702设于报警密封盖7外表面与报警密封盖7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锁链703一端与报警密封盖7缠绕连接,所述锁链703另一端与链扣9相扣连接,所述联网报警器701设有GPRS模块,所述联网报警器701通过GPRS模块与消防栓控制中心无线连接,所述小型出水口6设有2个,分别设有栓体10中上端左右两侧,所述水压检测仪1采用的是弹性式水压检测仪或负荷式水压检测仪,所述水压检测仪1的外壳材质为ABS铝合金或PC铝合金,所述栓体10采用的是球墨铸铁材质铸造而成,其表面涂抹有防腐防锈漆。

本专利所说的水压检测仪是指适用于使用环境温度条件在-40度~70度测量对铜合金无腐蚀作用的液体介质的压力的一种检测仪表,其通过指针偏转程度直接表示消防栓内水压情况。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水压检测仪安装在消防栓顶部,保证水压检测仪可以感应到消防栓内的水压,检查其气密性,即可通过指针的偏转,知道消防栓内的水压情况,当水压不符合消防标准时,要及时检查并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水压检测仪-1、开水阀-2、顶盖-3、法兰盘-4、固定螺栓-5、小型出水口-6、报警密封盖-7、大型出水口-8、链扣-9、栓体-10、进水管-11、水压检测仪-1由刻度尺-101、指针-102、主体-103、表盘-104、指针固定螺丝-105、连接螺丝-106、联网报警器-701、开盖阀-702、锁链-7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实时检测智能消防栓的水压情况,导致消防时可能出现无水或水压不够的状况,影响消防工作的进行,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实时检测智能消防栓的水压情况,方便于水压检查工作的进行,防止无法知道水压情况,导致消防时出现无水或水压不够的状况发生,影响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效地增强了消防栓的智能化,提高了其工作的稳定性能,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水压检测仪1由刻度尺101、指针102、主体103、表盘104、指针固定螺丝105、连接螺丝106组成,所述刻度尺101设于表盘104前表面边缘,所述指针102设于表盘104中心通过指针固定螺丝105与表盘104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表盘104设于主体103前表面,所述表盘104与主体103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连接螺丝106设于主体103前表面边缘,所述连接螺丝106贯穿于主体103前后面与开水阀2上表面螺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水压检测仪采用的是弹性式水压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所述水压检测仪采用的是负荷式水压检测仪。

综上所述:当所述水压检测仪采用的是负荷式水压检测仪时,其准确度、灵敏度均较高,通过设有该水压检测仪,实时检测智能消防栓的水压情况,方便于水压检查工作的进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