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957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纵横,地形复杂,年降水量集中,大部分地区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特别是我国各大江河中下游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0%的工农业产值,这些地区地面高程有不少处于江河洪水水位以下,靠20余万公里长的堤防保护安全,防洪问题极为尖锐。依靠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防洪工程体系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物质基础,抵御了一次又一次洪水袭击,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洪水造成的损失。自古以来,黄河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一条河流,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的年份有543年,决口达1593次,重要改道26次,有6次是大迁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加大了海河、淮河两大流域的洪水灾害。在防洪抢险过程中,传统的捆抛柳石枕、桩柴护岸、柳石楼厢等抢险技术作为应急抢护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这些抢护方法中,需大量的木桩(铁桩)固定柳枕和厢埽,可见打桩是各种抢护方法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由于防汛抢险环境、地质情况各不相同,防汛木桩、金属桩、混凝土桩的用途也不一样,决定了防汛木桩、金属桩、混凝土桩的直径和打入深度,影响着打桩的难度及劳动强度。长期以来,打桩方式以油锤、人力夯、手砸人工打桩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目前国内外设计制造的打桩机主要用于建筑桩基工程和桥梁工程,由于桩基工程用桩大多为一二十米长的钢板桩、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桩,所以打桩机的激振力吨位大至数十吨,小至数吨,且设备整机重量大、价格昂贵、运输不方便,使用受场地限制。防汛抢险除堵口用长木桩和钢管桩、防汛木桩、金属桩、混凝土桩外,一般用中小型桩,要求打桩机轻巧、便携,机动性好,快速、操作简单。显然,大型的打桩机不适用于抢险打桩作业的要求。现有的其他一些车载打桩机也存在机动性差、操作不便、安全性、稳定性差等缺点,不能满足防汛抢险打桩作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包括主机、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连接在主机与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软轴;

所述主机包括激振器箱体、设置在激振器箱体内的激振器、设置在激振器下端的簧套、设置在簧套内的振动压簧以及固定连接在簧套下端部的夹桩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振器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两侧壁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偏心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平衡铁、偏心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平衡铁以及设置在小齿轮端面上的传动软轴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平衡铁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偏心力矩与第二平衡铁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偏心力矩对等;

所述第一平衡铁与第二平衡铁在激振器箱体内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振器箱体上方固定安装有激振器箱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振器箱体外侧壁上设置有盖合第一转轴端部和第二转轴端部的轴承盖;

所述轴承处设置有固定在激振器箱体外侧部的小轮轴承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桩套套体侧部设置有通孔、固定设置在通孔处的丝母以及与丝母螺纹连接的丝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桩套外侧还设置有加强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为柴油机、电动机、空压机或动力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软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传动软轴接口相匹配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水利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发研制的一种新颖水利建设防汛抢险专用机械,可广泛应用于防汛抗洪抢险、汛前汛后堤岸加固、江河湖塘堤岸维护的打桩作业;采用传动软轴传输驱动力,便于快速连接,占用空间小,动力来源广泛;激振器采用双齿轮啮合,使一对转轴以同角速度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固定在两转轴上的平衡铁所产生离心力的垂直分力叠加,形成强激振力,驱动激振器上下振动冲击速率高、能量大;本实用新型应用振动冲击理论,具有能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两人抬举便可是是打桩作业、机动性强等优点,采用本打桩机取代目前人力夯打的作业方式,不仅可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防汛抢险打桩机械化。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机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机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衡铁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衡铁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平衡铁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丝杠、2丝母、3夹桩套、4加强套、5振动压簧、6簧套、7激振器箱体、8把手、9激振器箱盖、10第一平衡铁、11传动软轴接口、12小齿轮、13轴承盖、14小轮轴承盖、15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7轴承、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第二平衡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包括主机、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连接在主机与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软轴;所述主机包括激振器箱体7、设置在激振器箱体7内的激振器、设置在激振器下端的簧套6、设置在簧套6内的振动压簧5以及固定连接在簧套6下端部的夹桩套3。所述激振器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7两侧壁上的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15上的第一齿轮18、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16上且与第一齿轮18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8或第二齿轮19相啮合的小齿轮12、偏心固定在第一转轴15上的第一平衡铁10、偏心固定在第二转轴16上的第二平衡铁20以及设置在小齿轮12端面上的传动软轴接口11;所述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平衡铁10安装在第一转轴15的偏心力矩与第二平衡铁20安装在第二转轴16的偏心力矩对等;所述第一平衡铁10与第二平衡铁20在激振器箱体7内交错设置。所述激振器箱体7上方固定安装有激振器箱盖9。所述小齿轮12、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均通过轴承17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7上。所述激振器箱体7外侧壁上设置有盖合第一转轴15端部和第二转轴16端部的轴承盖13;所述轴承17处设置有固定在激振器箱体7外侧部的小轮轴承盖14。所述夹桩套3套体侧部设置有通孔、固定设置在通孔处的丝母2以及与丝母2螺纹连接的丝杠1,即可固定直径也可根据桩木直径灵活变径,通过旋紧或旋松丝杠1适合多直径规格的桩体。所述夹桩套3外侧还设置有加强套4,加强套4起到加强夹桩套3结构的作用。所述动力装置为柴油机、电动机、空压机或动力站。所述传动软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传动软轴接口11相匹配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传动软轴两端的接头分别连接在小齿轮12端面上的传动软轴接口11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接口上,将桩体上端装入夹桩套3套筒内,顶紧夹桩套3上端的砧板,转动丝杠1,压紧桩体侧部;由两名操作人员垂直扶住主机和桩体,并使木桩尖端扎入需打桩部分的土层,启动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软轴输出动力,带动小齿轮12旋转,与小齿轮12啮合的第一齿轮18或第二齿轮19随之以同角速度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偏心固定在第一转轴15上的第一平衡铁10和偏心固定在第二转轴16上的第二平衡铁20所产生离心力的垂直分力叠加,构成激振力,驱动激振器上下振动,此时激振器底板作为锤头,振动压簧5上端顶板作为锤砧,激振器底板的激振力不断往复冲击振动压簧5上端顶板,振动弹簧5在簧套6内的耦合力,带动夹桩套3、桩体及桩体周围的土层一起振动,激振器底板对振动弹簧5顶板产生周期性的冲击,从而实现快速沉桩。沉桩完毕后,松开丝杠1,将主机从桩体上端取下。重复上述工作过程,进行下个桩体的打桩作业。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水利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发研制的一种新颖水利建设防汛抢险专用机械,可广泛应用于防汛抗洪抢险、汛前汛后堤岸加固、江河湖塘堤岸维护的打桩作业;本实用新型应用启动冲击理论,具有能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两人抬举便可是是打桩作业、机动性强等优点,采用本打桩机取代目前人力夯打的作业方式,不仅可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防汛抢险打桩机械化。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