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的移动集水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01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深基坑施工的移动集水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基坑降水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施工的移动集水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日益增多,地铁深基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深基坑施工难度在于地下水降排,保证无水作业。当地铁车站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降排水作业也成为了一项关键工作。

地铁基坑施工,因土方开挖对降水井破坏较大,且基底处于全风化花岗岩地层,导致基坑开挖到底时基底积水较多、开挖扰动地层加之遇水极易造成基底地层软化,给基坑封底造成极大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拆除简单、具有重复利用率高和安全可靠的深基坑施工的移动集水井装置,以确保基底无水作业,达到基底水可临时汇至集水井内、无水施工、基底早封闭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深基坑施工的移动集水井装置,包括外框架、内框架、过滤石、水泵;所述的内框架安装在外框架的中央,内框架的底部铺设带孔眼的钢板,水泵的本体固定在钢板上,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外框架之外;所述的过滤石填充在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的空间内。

所述的外框架为一个一端敞开的方形或矩形框架。

所述的内框架为一个方形或矩形或圆形框架,在内框架的外壁包裹一圈过滤网。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框架、内框架、过滤石、水泵,内框架安装在外框架的中央,在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的空间内填充过滤石,基坑内的水通过过滤石、内框架外壁的过滤网过滤后流入内框架后,水泵将流入的水抽出基坑,达到基底水可临时汇至集水井内、无水施工、基底早封闭的目的,而且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拆除简单、具有重复利用率高和安全可靠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少基坑基底的水量,提高降排水的效率,并能保证基底无水作业及早封闭基底,确保基坑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深基坑施工的移动集水井装置,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2、过滤石3、水泵4。

所述的内框架2安装在外框架1的中央,内框架2的底部铺设带孔眼的钢板5,水泵4的本体固定在钢板5上,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外框架1之外;所述的过滤石3填充在外框架1与内框架2之间的空间内。

所述的外框架1为一个一端敞开的方形或矩形框架,其外形尺寸为3m*3m*3m。

所述的内框架2为一个方形或矩形或圆形框架,在内框架2的外壁包裹一圈过滤网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利用制作好的本实用新型作为临时集水井;

2.在开挖段基底外侧提前先开挖一个3m*3m*3m的井,将本实用新型放置里面,开挖段周边设置水沟,将水引入本实用新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