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7225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



背景技术:

桩锚结构是一种较常用、较经济的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领域。相对于其他支护结构,其拥有成本低,工程用时短,后期处理简单等优点。

桩锚结构包括多个垂直间隔布置的排桩和多个内端连接于排桩上的锚索,锚索外端伸入土中,给予排桩背离于基坑的拉力,抵消基坑壁上的泥土给予排桩的压力,防止排桩倾斜变形。

对于基坑支护范围内地下障碍物(包括建(构)筑物桩基础、浅基础、地下工程、地下室、地下管线或其它影响锚索施工的地下结构)呈间隔分布的工程。由于障碍物对应的支护范围内无法施工锚索,此时则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去改用其他施工方式来替代桩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利用锚索稳定排桩的工程方法无法适用于基坑支护范围内有地下障碍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包括多个纵向插设在土体中的排桩、横向布置的横梁、多个锚索以及多个纵向布置的竖肋;多个所述排桩呈横向排列布置,形成排桩组;所述锚索的内端与所述排桩组连接,所述锚索的外端背离基坑,延伸至土体中;所述横梁与多个所述排桩朝向 基坑内的侧面连接,所述竖肋相间隔布置,且与所述横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包括多个梁段,多个所述梁段沿横向间隔布置,所述竖肋的连接在相邻的所述梁段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竖肋的嵌入在所述横梁中。

进一步的,沿所述基坑的纵向,依序布置有多个所述横梁,在相邻的所述横梁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竖肋。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排桩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冠梁,所述冠梁均与多个所述排桩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排桩相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锚索的内端形成在相邻的所述排桩之间。

进一步的,沿所述锚索的内端至外端的延伸方向,所述锚索朝下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与所述排桩朝向基坑的侧面相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通过设置横梁,在横梁上布置多个避开障碍物深入土体的锚索,给予横梁背离深坑方向一个拉力,横梁连接与排桩,拉力由横梁传递给排桩,使得排桩整体稳定于垂直方向,不会出现向深坑内倾斜变形的现象。这样,使得在基坑支护范围内有障碍物时,依然能利用锚索来稳定排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包括多个纵向插设在土体中的排桩105、横向布置的横梁103、多个锚索104以及多个纵向布置的竖肋102。

多个排桩105横向排列布置,形成排桩105组。排桩105组布置在深基坑周壁位置,是防止基坑壁坍塌的重要工程建筑物。

横梁103横向布置,与排桩105朝向基坑的一面连接,横梁103为辅助传力构件,并兼起腰梁的作用。锚索104的内端与横梁103相连,外端朝背离基坑的方向延伸入土体当中,锚索104给予横梁103背离基坑方向一个拉力,横梁103连接与排桩105,拉力由横梁103传递给排桩105,使得排桩105整体稳定于垂直方向,不会出现向深坑内倾斜变形的现象用于平衡基坑围壁对排桩105的压力,用以加固排桩105。

竖肋102相间隔布置,与横梁103连接,用于稳固横梁103结构。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布置,在无障碍物地段,采用锚索104拉持布置在排桩105上的横梁103后,横梁103给予排桩105远离基坑方向的拉力,从而来实现排桩105整体稳定于垂直方向,不会出现向深坑内倾斜变形的现象。而在有 障碍物地段,虽然没有布置锚索104,但由于横梁103横接于有障碍物地段对应的排桩105,而横梁103又会受到无障碍物地段锚索104的拉力,固横梁103亦会对有障碍物地段对应的排桩一个远离基坑方向的拉力,从而起到了稳定排桩105的作用。这样,使得在基坑支护范围内有障碍物时,采用锚索稳定排桩的工程方法依然可行。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03包括多个梁段,各梁段首尾对应,布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竖肋102连接在各梁段之间,呈刚性连接。分段式的横梁103处理能多段同时施工,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作为其他的实施例,横梁103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一体成型使得横梁103整体获得较强的刚度,能增大其自身的受力极限。

竖肋102嵌入横梁103之中,嵌入横梁103中的竖肋102能够更好的稳固横梁103结构。

在沿基坑的纵向,依序布置多个横梁103。在具体施工中,横梁103可以随着基坑的挖掘逐层施工。每层横梁103间均布置有相间隔布置的多个竖肋102,不同层横梁103中的竖肋102可以错位布置,其施工方案视具体情况而定。

多个排桩105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冠梁101,冠梁101均与多个排桩105的上端连接。冠梁101主要用于固定排桩105,防止排桩105沿基坑围壁平面内变形倾倒。

多个排桩105相间隔布置,这样使得各排桩105的受力变得均匀。

锚索104的内端形成在相邻的排桩105之间,这样,锚索104不用插入排桩105,施工方便的同时,也避免削弱排桩105的抗压能力。

沿锚索104的内端至外端的延伸方向,锚索104朝下倾斜布置。倾斜的结构相对于水平布置,可以使得锚索104伸出同样长度的情况下,减少其沿基坑围壁平面法线方向延伸的距离,减少工地的施工用地范围。

横梁103与排桩105朝向基坑的侧面相嵌连接,这样,使得横梁103与排桩105的连接更加稳固,更利于两者之间受力的传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