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洪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6390阅读:2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洪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洪防涝及消防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洪挡板。



背景技术:

98年抗洪救灾时,武警官兵进行救援时现有的阻挡装置只有沙袋,阻挡效果并不出众。由于沙袋重量较大,不便于搬运摆放,且需求量较大,在水中作业时不方便。所能摆放高度也是远远达不到理想状态。而且其稳定性较差,容易被洪水埋没。在双方交战过程中,反坦克锥往往是一次性消耗品,大大增加了作战成本,制作反坦克锥的同时布置雷场也是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消防领域,目前的拦截装置使用的是电子辅助拦截装置,因此它本身的装置成本就很高。同时此拦截装置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对其进行基本的日常维护,这就加大了警方的在此项目中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洪挡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洪挡板,包括挡水板面和置物固定层,所述挡水板面两侧设有联排插孔和联排插头,所述挡水板面下方设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中装有阻水层注水孔,所述置物固定层与挡水板面相连,所述置物固定层的两侧设置固定层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层支架为与挡水板面两侧的支架框体相连成三角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排插头为镂空插头,在插入联排插孔后可通过绳子再次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置物固定层为一长方体的空心箱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在箱体内装填重物,起到固定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水板面为梯形板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水层为三凌柱体,其背部与置物固定层相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其结构设计新颖、易于使用、便于生产制造,且在实际的应用中可实现展开使用,能够有效的阻挡雨水、洪水的到来,可有效的解决城市内较低的区域及地下场所极易出现内涝、漫灌、被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洪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洪挡板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一种防洪挡板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挡水板面、2-置物固定层、3-联排插孔、4-联排插头、5-固定层支架、6-阻水层、7-阻水层注水孔、8-绳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洪挡板,包括挡水板面1和置物固定层2,所述挡水板面1两侧设有联排插孔3和联排插头4,所述挡水板面1下方设有阻水层6,所述阻水层6中装有阻水层注水孔7,所述置物固定层2与挡水板面1相连,所述置物固定层2的两侧设置固定层支架5。

所述固定层支架5为与挡水板面1两侧的支架框体相连成三角梯架。

所述联排插头4为镂空插头,在插入联排插孔3后可通过绳子8再次固定。

所述置物固定层2为一长方体的空心箱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在箱体内装填重物,起到固定作用。

所述挡水板面1为梯形板面。

所述阻水层6为三凌柱体,其背部与置物固定层2相连。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先打开底部阻水层注水孔7为阻水层6注水,以防止剩水情况,再通过联排插孔3和联排插头4将多个本实用新型排放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再通过绳子8穿过联排插孔3和联排插头4再次固定,再向置物固定层2中装填重物,防止水流过大时冲散本实用新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