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地下水位条件下沉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7254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沉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地下水位条件下沉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沉井用于高地下水位的施工现场的降水施工中,利用沉井先进行降水,然后再进行各种建筑设施的施工。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开号203559426U、公开了名称为地下结构降水沉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井盘、圆锥形沉井和降水管;所述环形井盘位于降水井的中心位置;在环形井盘上面用砖砌成截头圆锥体形状的降水沉井;所述降水沉井内布置碎石层,上面安放降水管;降水管前端设有渗水用通孔,降水管前端外面包裹多层过滤网;在降水管的外周用碎石填至垫层底标高位置;所述降水管上部外周设有止水环。

又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1520240322.3公开了一种沉井结构,包括混凝土柱,混凝土柱为两个,两混凝土柱内侧面靠近顶部处均设有内护板,内护板采用钢结构,且内护板与混凝土柱之间横向连接有插销,两混凝土柱底部连接有一加强底板,加强底板通过内置钢钉与混凝土柱连接,两混凝土柱之间设有钢管,钢管两端延伸在混凝土柱内,钢管上安装有钢管加固件,钢管加固件采用倒梯形结构,钢管下表面设有隔离板,钢管嵌入设置在隔离板上。

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1420172843.5公开了一种钢板混凝土沉井,它包括沉井壁、沉井底板,所述沉井壁包括沉井外壁、沉井内壁及两者之间的混凝土填充层,它还包括高压喷射机构,所述高压喷射机构包括由水管路依次连接的高压水泵、水压调节阀、喷射总管和高压喷射管,所述喷射总管水平固定在沉井外壁的外边框上,喷射总管下部垂直分布若干高压喷射管。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均存在结构设置不合理,沉井的实用性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地下水位条件下的沉井,所述沉井包括:顶盖,内隔墙,井壁,井孔,刃脚,井底,下碎石垫层,混凝土垫层,其中,下碎石垫层上表面浇筑有混凝土层,刃脚卡接于井底、混凝土垫层、下碎石垫层的外周面上,井壁设置在刃脚上,靠近刃脚的井壁上开有进水口,外部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井孔内,内隔墙设置在井孔内的井底上,内隔墙的顶端与井盖抵接。

进一步的,进水口均匀的设置在靠近刃脚的井壁面上。

进一步的,顶盖上设有观察孔,以便观察井孔内状况。

进一步的,顶盖上设有工作孔,通过工作孔能够将外部的与抽水泵连接的管道放入井孔内,以便将流入井孔内的水抽出所述沉井外。

进一步的,刃脚、井壁、井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的,顶盖为钢结构件。

进一步的,观察孔上设置有与观察孔相配合的观察孔盖

进一步的观察孔盖由透明材料制作,通过透明材料制作的观察孔盖,无需打开井盖1即能够直接观察井孔内部状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沉井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沉井结构设置简洁、实用,使用操作简便,与其他降低地下水位的设施相比较,显著减少了降低地下水位的费用;

2.所述沉井使用安全可靠;

3.所述沉井的井壁、刃脚、井底等构件均为混凝土结构,制造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沉井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内隔墙,3-井壁,4-井孔,5-刃脚,6-井底,7-下碎石垫层,8-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沉井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沉井包括:顶盖1,内隔墙2,井壁3,井孔4,刃脚5,井底6,下碎石垫层7,混凝土垫层8,其中,下碎石垫层7上表面上浇筑有混凝土层8,刃脚5卡接于井底6、混凝土垫层8、下碎石垫层7的外周面上,井壁3设置在刃脚5上,靠近刃脚5的井壁 3上开有进水口(图中未示),外部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井孔4内,内隔墙2位于井孔4内的井底6上,内隔墙2上部与井盖1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为4个,均匀的设置在靠近刃脚的井壁面上。

进一步的,顶盖1上设有观察孔(图中未示),以便观察井孔4内状况。

进一步的,观察孔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观察孔盖(图中未示)。

进一步的,观察孔盖由透明材料制作,通过透明材料制作的观察孔盖,无需打开井1即能够直接观察井孔4内状况。

进一步的,顶盖1上设有工作孔(图中未示),通过工作孔能够将外部的与抽水泵连接的管道(图中未示)放入井孔4内,以排出流入井孔4内的水。

进一步的,刃脚5、井壁3、井壁2均为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的,顶盖1为钢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