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式固体垃圾清除的雨水缓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6685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流式固体垃圾清除的雨水缓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和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溢流式固体垃圾清除的雨水缓流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近年来屡次出现内涝的原因除了降雨本身因素外,还有城市硬化地面面积逐年加大,导致雨水径流量加快增大,原有的设计排水管网难以承受增加的雨水量。另外已有的雨水管网规划设计标准原本就不高,按照暴雨重现期计算,一般为1~3年一遇。如今,内涝不仅是排水问题,已经酿成悲剧。而解决内涝,也不仅仅是管网规划设计建设问题,还涉及到管理维护问题。

在水量严重超负荷后,为了保证公共水体的安全,减轻污水处理的压力目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公共水体的安全和减轻污水处理的压力溢流式固体垃圾清除的雨水缓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溢流式固体垃圾清除的雨水缓流装置,包括池体、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进水管、混合水溢流出水管、混合水沉淀池、公共水体和池底;所述池体的底端与所述池底相连接,所述池体内设置相互平行的所述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和所述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所述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和所述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将所述池体按次序分隔为混合水溢流集水池、一级总集水池和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在所述一级总集水池中间设置有通过收集倾斜板与所述池底相连接的下沉式收集沟,所述下沉式收集沟平行于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和所述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相平行,所述进水管从所述下沉式收集沟的一侧进入所述一级总集水池,在所述下沉式收集沟的另一侧通过下沉式底部出水管与生活污水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混合水溢流集水池通过混合水溢流出水管与混合水沉淀池相连接,所述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通过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出水管与公共水体相连接;所述下沉式收集沟与下沉式底部出水管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流量调节控制阀;在所述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固态垃圾收集底板,所述固态垃圾收集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池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固态垃圾收集底板的另一端与竖直放置的固液分离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和所述固液分离支撑板的顶端通过倾斜的倾斜式水篦子相连接,所述倾斜式水篦子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60°;所述倾斜式水篦子、固液分离支撑板和固态垃圾收集底板下面形成净化后下部公共水体舱,所述固液分离支撑板、固态垃圾收集底板和池体形成固态垃圾收集舱。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和池底均采用混凝土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的高度为所述池体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的高度为所述池体高度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的,所述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宽度为所述混合水溢流集水池宽度的1.2-1.5倍。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总集水池宽度为所述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宽度2-3倍。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倾斜板向下倾斜,其倾斜角度为30-45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式收集沟的宽度为一级总集水池宽度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式收集沟、混合水溢流集水池和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的底部均设置有加强弧形防冲击破坏层,所述加强弧形防冲击破坏层下半部分为半圆形弧,所述半圆形弧用于所述下沉式底部出水管、混合水溢流出水管、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出水管分别在下沉式收集沟、混合水溢流集水池和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能够有效缓解污水处理的压力,并保证公共水体安全,且构造简单、成本低、建设快、维护方便、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溢流式固体垃圾清除的雨水缓流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池体;2为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3为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4为一级总集水池;5为混合水溢流集水池;6为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7为进水管;8为下沉式底部出水管;9为混合水溢流出水管;10为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出水管;11为生活污水沉淀池;12为混合水沉淀池;13为公共水体;14为下沉式收集沟;15为倾斜式水篦子;16为固态垃圾收集舱;17为固液分离支撑板;18为流量调节控制阀;19为净化后下部公共水体舱;20为加强弧形防冲击破坏层;21为池底;22为收集倾斜板;23为固态垃圾收集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溢流式固体垃圾清除的雨水缓流装置,包括池体1、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2、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3、进水管7、混合水溢流出水管9、混合水沉淀池12、公共水体13和池底21;池体1的底端与池底21相连接,池体1内设置相互平行的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2和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3,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2和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3将池体1按次序分隔为混合水溢流集水池5、一级总集水池4和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6;在一级总集水池4中间设置有通过收集倾斜板22与池底21相连接的下沉式收集沟14,下沉式收集沟14平行于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2和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3相平行,进水管7从下沉式收集沟14的一侧进入一级总集水池4,在下沉式收集沟14的另一侧通过下沉式底部出水管8与生活污水沉淀池11相连接,混合水溢流集水池5通过混合水溢流出水管9与混合水沉淀池12相连接,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6通过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出水管10与公共水体13相连接;下沉式收集沟14与下沉式底部出水管8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流量调节控制阀18;在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6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固态垃圾收集底板23,固态垃圾收集底板23的一端与池体的内壁相连接,固态垃圾收集底板23的另一端与竖直放置的固液分离支撑板17相连接;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3和固液分离支撑板17的顶端通过倾斜的倾斜式水篦子15相连接,倾斜式水篦子15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60°;倾斜式水篦子15、固液分离支撑板17和固态垃圾收集底板23下面形成净化后下部公共水体舱19,固液分离支撑板17、固态垃圾收集底板23和池体形成固态垃圾收集舱16。

其中,池体1和池底21均采用混凝土材料制成。

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2的高度为池体1高度的二分之一,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3的高度为池体1高度的四分之三;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6宽度为混合水溢流集水池5宽度的1.2-1.5倍;一级总集水池4宽度为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6宽度2-3倍。

收集倾斜板22向下倾斜,其倾斜角度为30-45度。

下沉式收集沟14的宽度为一级总集水池4宽度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下沉式收集沟14、混合水溢流集水池5和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6的底部均设置有加强弧形防冲击破坏层20,加强弧形防冲击破坏层20下半部分为半圆形弧,半圆形弧用于下沉式底部出水管8、混合水溢流出水管9、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出水管10分别在下沉式收集沟14、混合水溢流集水池5和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6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正常的无雨期,生活污水由进水管7进入到一级总集水池4,水全部进入下沉式收集沟14,并进入下沉式底部出水管8,最后到达生活污水沉淀池(11);当遇到中小型雨水时,包括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混合水由进水管7 进入到一级总集水池4,当流量超过下沉式底部出水管8限量时,混合水通过混合水溢流分隔缓流墙2溢流进入混合水溢流集水池5,并通过混合水溢流出水管9进入到混合水沉淀池12;当雨水较大时,超过了下沉式底部出水管8、混合水溢流出水管9的限量时,以雨水为主的混合水通过公共水体溢流分隔缓流墙3溢流进入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集水池6,再通过倾斜式水篦子15时,以雨水为主的混合水漏入净化后下部公共水体舱19,固体垃圾倾斜滑入固态垃圾收集舱16,以雨水为主的混合水通过公共水体固液分离溢流出水管10进入到公共水体13,避免固体垃圾进入公共水体13,既保证了系统安全,又避免公共水体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