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950发布日期:2018-07-04 14:2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为了保证河道边坡的稳定,通常需要修筑边坡支护结构,用以来保护边坡的完整性。

但是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无法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无法充分利用河道中的水资源对护坡上的绿化层进行灌溉,没有进行水生植物的养殖,不仅美观性差而且无法对河道的水质进行净化。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生态支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无法充分利用河道中的水资源对护坡上的绿化层进行灌溉,没有进行水生植物的养殖,不仅美观性差而且无法对河道水质进行净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绿化层、水生植物养殖架和渗透管,所述绿化层通过加固层与护坡本体相互连接,且绿化层通过分流管与进水管相互接通,所述进水管位于护坡本体的内部,且进水管通过水泵与混凝土框体相互连接,所述水生植物养殖架位于混凝土框体的内部,且混凝土框体的上端安装有防护栏,所述混凝土框体通过通水管与河道相互连接,所述渗透管通过连接管与排水管相互连接,且排水管与河道相互接通,所述通水管穿过迎水坡向外延伸,且通水管延伸的部分通过通水管防护块与迎水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绿化层上等间距设置有分流管,分流管与渗透管在护坡本体的内部一一对应且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框体呈“凹”字形结构,且混凝土框体位于护坡本体和迎水坡之间。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框体上对称安装有防护栏,且防护栏的高度最低为1.5m。

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养殖架之间固定有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通水管防护块的长度大于通水管向外延伸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在护坡体与河道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框体,避免护坡体与河道直接接触,在水泵的作用下将河道中的水从进水管输送至分流管中对绿化层进行灌溉,节约了水资源,而护坡体的内部安装有渗透管和排水管,将护坡体内的水直接排至河道中,整体的防护性能强,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在混凝土框体中种植有水生植物,既增强了美观性又可对河道的水质进行净化,通水管的外侧固定有通水管防护块,避免通水管的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生植物养殖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坡本体,2、绿化层,3、加固层,4、分流管,5、进水管,6、水泵,7、混凝土框体,8、水生植物养殖架,9、防护栏,10、通水管,11、河道,12、渗透管,13、连接管,14、排水管,15、连接件,16、通水管防护块,17、迎水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绿化层2、水生植物养殖架8和渗透管12,绿化层2通过加固层3与护坡本体1相互连接,且绿化层2通过分流管4与进水管5相互接通,进水管5位于护坡本体1的内部,且进水管5通过水泵6与混凝土框体7相互连接,水生植物养殖架8位于混凝土框体7的内部,混凝土框体7呈“凹”字形结构,且混凝土框体7位于护坡本体1和迎水坡17之间,避免护坡本体1与河道11直接接触,且混凝土框体7的上端安装有防护栏9,混凝土框体7上对称安装有防护栏9,且防护栏9的高度最低为1.5m,提高了安全性,水生植物养殖架8之间固定有连接件15,连接为一体的设计方便集中管理,混凝土框体7通过通水管10与河道11相互连接,渗透管12通过连接管13与排水管14相互连接,且排水管14与河道11相互接通,绿化层2上等间距设置有分流管4,进行大面积的灌溉,分流管4与渗透管12在护坡本体1的内部一一对应且交错分布,结构设计合理,可及时将护坡本体1中的积水排出,通水管10穿过迎水坡17向外延伸,且通水管10延伸的部分通过通水管防护块16与迎水坡17固定连接,通水管防护块16的长度大于通水管10向外延伸的距离,避免通水管10受河道11的水冲击而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首先在护坡本体1与河道11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框体7,同时护坡本体1上设置有绿化层2,在水泵6的作用下将河道11中的水从进水管5输送至分流管4中对绿化层2进行灌溉,节约了水资源,而护坡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渗透管12,渗透管12通过连接管13与排水管14相互连接,将护坡本体1内的水直接排至河道11中,整体的防护性能强,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在混凝土框体7中水生植物养殖架8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既增强了美观性又可对河道11的水质进行净化,且混凝土框体7上对称安装有防护栏9,提高了安全性,通水管10的外侧固定有通水管防护块16,避免通水管10受河道11的水冲击而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这就是该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工作原理。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