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厂区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944发布日期:2018-07-04 14:19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水电站厂区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电站厂区防洪墙。



背景技术:

我国一下地方遭受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后,电站厂区主要建筑物(主厂房、安装间发电机层以下、副厂房一层、绝缘油库、出线场地坪、进厂大门、尾水涵洞、办公楼及食堂一层等)淤积,进厂公路全部损毁,厂区地坪淤高至933.0m-934.0m。

在电站恢复重建论证中,经勘察研究,一些电站厂区决定采用“原址-原规模恢复”方案,既保证了原来电厂设计装机容量,又充分利用原有的电站厂房设施,节约重建资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厂区防洪墙,以解决水电站厂区预防泥石流自然灾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电站厂区防洪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围设在水电站厂区的外周,所述墙体包括位于地底下的地基段和位于地面上的防护段,所述地基段上设置有尾水箱涵。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段的高度在13m至15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采用混凝土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的纵剖面包括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面侧靠近所述水电站厂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直角梯形的底边长度在10m至13m的范围内,所述直角梯形的顶边长度在0.6m至1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的靠近所述水电站厂区的一侧和远离所述水电站厂区的一侧均设置有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地基段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高度为5m至25m的防渗帷幕灌浆段。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的两端具有伸入基岩内的伸入段。

进一步地,所述伸入段的长度大于2m。

进一步地,所述尾水箱涵的宽度为2.1m,高度为2.9m,顶板和侧墙厚均为80cm,底板厚为1m,纵比降为1.5%。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水电站厂区位于山体底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水电站厂区防洪墙的作用,能够对水电站厂区进行保护,防御泥石流,尾水及水电站厂区排水,当水电站厂区进入通道达到河床水位高于地平面,水电站厂区仍能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水电站厂区防洪墙围设在水电站厂区时的俯视图;以及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水电站厂区防洪墙的纵剖面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墙体;11、防护段;12、地基段;20、水电站厂区;30、尾水箱涵;40、台阶;50、山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电站厂区防洪墙,该水电站厂区防洪墙包括墙体10,该墙体10围设在水电站厂区20的外周,墙体10包括位于地底下的地基段12和位于地面上的防护段11,地基段12上设置有尾水箱涵30。

设计时,本实施例中的水电站厂区20位于山体50底部,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水电站厂区防洪墙的作用,能够对水电站厂区20进行保护,防御泥石流,尾水及水电站厂区20排水,当水电站厂区20进入通道达到河床水位高于地平面,水电站厂区20仍能安全运行。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防护段11的高度在13m至15m的范围内。例如可以将防护段11的高度设置为14.3m。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墙体10采用混凝土制作而成,稳定性好,强度高。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墙体10的纵剖面包括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斜面侧靠近水电站厂区20设置。直角梯形的底边长度在10m至13m的范围内,例如11.68m,直角梯形的顶边长度在0.6m至1m的范围内,例如0.8m。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墙体10的靠近水电站厂区20的一侧和远离水电站厂区20的一侧均设置有台阶40,便于人员走到墙体10的顶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地基段12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高度为5m至25m的防渗帷幕灌浆段,例如15m,便于起到防水效果。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墙体10的两端具有伸入山体50的基岩内的伸入段(图中未示出)。该伸入段的长度大于2m。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水电站厂区防洪墙的防护段11高14.3m,顶宽0.8m,底宽11.68m,水电站厂区防洪墙长度约250m左右部分。墙体10的纵剖面的垂直边靠近河道,背坡坡比1:06。临河侧设2.5x1.5m台阶40,水电站厂区侧设1.3x1.5m台阶40。水电站厂区防洪墙典型段建基面高程928.35m,最低开挖高程927.15m。水电站厂区防洪墙防渗系统采用混凝土在防洪墙下直接实施帷幕灌浆,防渗帷幕灌浆段深度约5~25米,其中墙体10穿越坡积块碎石以及中粗砂和砂壤土层,墙体10后段伸入基岩大于等于2m。本实用新型的水电站厂区防洪墙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设防烈度为8度。当河床水位高于进厂大门时,关闭防洪墙进厂防洪闸,有效防止大型泥石流进入厂区。

尾水箱涵30的宽度为2.1m,高度为2.9m,顶板和侧墙厚均为80cm,底板厚为1m,纵比降为1.5%,引致下游80米处(928.2m),出口高于河床,能顺利将水排至下游,当河床水位高于尾水箱涵30出口时,利用尾水闸门可以防止河水通过尾水箱涵30倒灌至厂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水电站厂区防洪墙的作用,能够对水电站厂区进行保护,防御泥石流,尾水及水电站厂区排水,当水电站厂区进入通道达到河床水位高于地平面,水电站厂区仍能安全运行,既不影响原设计容量,又节约重建资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