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0650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包括手提式直流充电机E、整流二极管D、蓄电池组C、硅降压装置、控制母线、合闸动力母线和多个依次串联的输出开关S,所述的蓄电池组C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依次串联连接硅降压装置、控制母线和多个输出开关;所述的整流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手提式直流电机E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蓄电池组C的正极。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在故障时能够迅速短时为蓄电池组充电,使直流系统恢复运行,避免外高压线路出线短路故障造成变电站中高压开关柜损坏,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保证用户用电的需要,同时该装置组成简单,搬运灵活,接线方便,供电稳定,极大的缩短直流系统故障处理时间。
【专利说明】
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供电领域,具体地,涉及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阶段,因为变电站中测量和保护系统是由站内的直流系统供电的,所以当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或者检修时,变电站将全站停电,不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直流系统作为变电站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35kV变电站未对其提供备用系统,所以当变电站内直流系统故障或者检修直流系统时,必须对变电站进行全站停电。目前电力运行中变电站是电网中电力传输的重要环节,而变电站中220V直流电源和电池又是为整个变电站中的保护装置提供能量的重要设备,即为变电站中的心脏。其中蓄蓄电池组又作为直流系统失去交流电后的后备电源。因此直流系统的蓄蓄电池组极为重要,一旦不正常工作,整个变电站就不能够安全运行。变电站不能安全运行则不能及时检测出变电站的故障,外高压线路出线短路故障就会造成变电站中高压开关柜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从而不能保证用户用电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该装置在故障时能够迅速短时为蓄电池组充电,使直流系统恢复运行,保证变电站中测量和保护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外高压线路出线短路故障造成变电站中高压开关柜损坏,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保证用户用电的需要,同时该装置组成简单,搬运灵活,接线方便,供电稳定,极大的缩短直流系统故障处理时间。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提式直流充电机E、整流二极管D、蓄电池组C、硅降压装置、控制母线、合闸动力母线和多个依次串联的输出开关S,所述的蓄电池组C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依次串联连接硅降压装置、控制母线和多个输出开关;所述的整流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手提式直流电机E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蓄电池组C的正极,手提式直流充电机E的负极连接蓄电池组C的负极;所述合闸动力母线连接在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上,在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与合闸动力母线之间依次串联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所述的控制母线和多个输出开关之间并联多个稳压二极管,多个稳压二极管包括四个依次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D4。
[0005]该装置通过直流供电装置提供220V交流电压,通过整流二极管D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操作,然后通过蓄电池组输出到合闸动力母线,因为合闸动力母线电压要求高于控制母线,所以在通过合闸母线后要和控制母线接通,还设置硅堆降压装置降压。即便是在变电站全站停电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短时为蓄电池组充电,使直流系统恢复运行,保证变电站中测量和保护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外高压线路出线短路故障造成变电站中高压开关柜损坏,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保证用户用电的需要,同时该装置组成简单,手提式直流供电机搬运灵活,能够在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或者停电时,第一时间为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避免了直流系统的长时间停电,保证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该装置接线方便,多个稳压二极管的设置供电稳定,极大的缩短直流系统故障处理时间。
[0006]所述蓄电池组C包括依次串联18只电池。
[0007]所述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的型号均为2CW22N。该型号的稳压二极管的稳压范围在32-40伏之间,最大稳定电流在75mA左右,通过多个稳压二极管的叠加即可保持128-160V电压的稳定。
[0008]所述整流二极管D为平面型硅整流二极管。整流管为RU系列,该整流二极管工作频率高,反应恢复时间较短。
[0009]所述直流充电机为220V电力直流屏充电机。型号为NH⑶110/220,该电机采用恒流-恒压限流-恒压浮充,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携带。
[0010]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该装置组成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搬运灵活,能够在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或者停电时,第一时间为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保证变电站中测量和保护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外高压线路出线短路故障造成变电站中高压开关柜损坏,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保证用户用电的需要,保证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0012]2、直流充电机采用恒流-恒压限流-恒压浮充,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携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提式直流充电机E、整流二极管D、蓄电池组C、硅降压装置、控制母线、合闸动力母线和多个依次串联的输出开关S,所述的蓄电池组C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依次串联连接硅降压装置、控制母线和多个输出开关;所述的整流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手提式直流电机E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蓄电池组C的正极,手提式直流充电机E的负极连接蓄电池组C的负极;所述合闸动力母线连接在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上,在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与合闸动力母线之间依次串联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所述的控制母线和多个输出开关之间并联多个稳压二极管,多个稳压二极管包括四个依次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D4。其中直流充电机的A端为火线端,N端为零线端。
[0017]该装置通过直流供电装置提供220V交流电压,通过整流二极管D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操作,然后通过蓄电池组输出到合闸动力母线,因为合闸动力母线电压要求高于控制母线,所以在通过合闸母线后要和控制母线接通,还设置硅堆降压装置降压。即便是在变电站全站停电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短时为蓄电池组充电,使直流系统恢复运行,保证变电站中测量和保护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外高压线路出线短路故障造成变电站中高压开关柜损坏,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保证用户用电的需要,同时该装置组成简单,手提式直流供电机搬运灵活,能够在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或者停电时,第一时间为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避免了直流系统的长时间停电,保证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该装置接线方便,多个稳压二极管的设置供电稳定,极大的缩短直流系统故障处理时间。
[0018]实施例2:
[001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具体结构如下:蓄电池组C包括依次串联18只12V/50Ah电池。
[0020]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的型号均为2CW22N。
[0021]整流二极管D为平面型硅整流二极管。该型号的稳压二极管的稳压范围在32-40伏之间,最大稳定电流在75mA左右,通过多个稳压二极管的叠加即可保持128-160V电压的稳定。
[0022]直流充电机为220V电力直流屏充电机。型号为NH⑶110/220,该电机采用恒流-恒压限流-恒压浮充,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携带。
[0023]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提式直流充电机E、整流二极管D、蓄电 池组C、硅降压装置、控制母线、合闸动力母线和多个依次串联的输出开关S,所述的蓄电池组C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依次串联连接硅降压装置、控制母线和多个输出开关;所述的整流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手提式直流电机E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蓄电池组C的正极,手提式直流充电机E的负极连接蓄电池组C的负极;所述合闸动力母线连接在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上,在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与合闸动力母线之间依次串联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所述的控制母线和多个输出开关之间并联多个稳压二极管,多个稳压二极管包括四个依次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D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C包括依次串联18只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的型号均为2CW22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二极管D为平面型硅整流二极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组合式直流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机为220V电力直流屏充电机。
【文档编号】H02J7/34GK205489745SQ20162008710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发明人】李胜峰
【申请人】四川蓝讯宝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