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50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市场上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它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核心是在二次加压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负压产生,消除机组运行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在保证不影响附近用户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平稳、持续供水。现有技术中的稳流补偿罐的形式不一,消除负压的真空抑制器性能不佳。此外,水泵机组工作上产生振动,影响到整体供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无负压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稳流补偿罐、真空抑制器、水泵机组和底座,稳流补偿罐和水泵机组均安装在底座上,稳流补偿罐的进水端与市政管网相连接,稳流补偿罐上安装真空抑制器,水泵机组下方设置安装座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抑制器包括上浮球、下浮球、上筒体、下筒体以及外盖,所述上浮球放置于上筒体内,下浮球放置于下筒体内,外盖设置于上筒体上方;所述上筒体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口,上筒体底端设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口,上筒体的底板固定于下筒体的顶端;所述下筒体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与第二通口相通,下筒体底端设置有浮球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下浮球的浮力及自身重力进行通口的开闭,从而实现设备的密封、排气和空气补偿功能。由于采用双层双浮球设计,因此密封性有所提高,并且有着设计简单,拆卸方便,便于清理的特点。当其中一个浮球出现问题时,另一浮球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有功能,对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均设有压力自紧密封设置,其包括有O型圈、环形半圆槽以及限位台,所述环形半圆槽设置于第一通口靠近上浮球一侧以及第二通口靠近下浮球一侧,所述限位台设置于环形半圆槽的底端,所述限位台直径大于O型圈的外径,所述O型圈的线径大于环形半圆槽外围半圆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O型圈由于上浮球或者下浮球压力,而塞入环形半圆槽中,因而实现压力自紧密封,压力越大,密封性越好。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安装座与底座之间设有橡胶防振座。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橡胶防振座可减小振动,降低产生共振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橡胶防振座设置有中空腔。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在橡胶防振座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下,节约材料,从而减低成本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抑制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放大图;

其中,稳流补偿罐1,真空抑制器2,水泵机组3,底座4,安装座5,上浮球21,下浮球22,上筒体23,下筒体24,外盖25,顶板231,第一通口232,底板233,第二通口234,开口241,浮球架243,

O型圈61,环形半圆槽62,限位台63,橡胶防振座7,中空腔7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有稳流补偿罐1、真空抑制器2、水泵机组3和底座4,稳流补偿罐1和水泵机组3均安装在底座4上,稳流补偿罐1的进水端与市政管网相连接,稳流补偿罐1上安装真空抑制器2,水泵机组3下方设置安装座5并与底座4固定连接,真空抑制器2包括上浮球21、下浮球22、上筒体23、下筒体24以及外盖25,上浮球21放置于上筒体23内,下浮球22放置于下筒体24内,外盖25设置于上筒体23上方;所述上筒体23顶端设置有顶板231,顶板231上开设有第一通口232,上筒体23底端设有底板233,底板233上开设有第二通口234,上筒体23的底板233固定于下筒体24的顶端;所述下筒体24顶端设置有开口241并与第二通口234相通,下筒体24底端设置有浮球架243。上、下浮球(21、22)分别放置在上、下筒体(23、24)内随稳流补偿罐1内水位及压力需求上升或者下降。例如,当水位上升时,下浮球22由于浮力的作用而上浮,从而塞住了第二通口234,使稳流补偿罐1处于密闭状态。当下浮球22出现故障或者密封性不良时,水位上升至上筒体,上浮球21因此塞住第一通口232,使稳流补偿罐1处于密闭状态。

如图3所示,第一通口232和第二通口234均设有压力自紧密封设置,其包括有O型圈61、环形半圆槽62以及限位台63,环形半圆槽62设置于第一通口232靠近上浮球21一侧以及第二通口234靠近下浮球22一侧,限位台63设置于环形半圆槽62的底端,限位台63直径大于O型圈61的外径,O型圈61的线径大于环形半圆槽62外围半圆的直径,因此O型圈61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卡在限位台63上方,同时也未完全塞在环形半圆槽62内。当上、下浮球(21、22)对O型圈61施加压力时,由于浮球的球面原因,O型圈61向外围的环形半圆槽62内挤压,从而挤入环形半圆槽62内,压力较大时,O型圈61填满整个环形半圆槽62,达到非常紧塞的密封效果。

安装座5与底座4之间设有橡胶防振座7,橡胶防振座7设置有中空腔71,替换了原因的金属座,通过螺栓将橡胶防振座7固定在安装座5和底座4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