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50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供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高层建筑的供水一般都是采用二次供水技术,即由用水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在通过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

一种现有技术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二次供水设备的结构为:包括有水箱以及加压系统,水箱设置有一个,城市公共供水储存在水箱内,然后通过加压系统泵入到用户单元。水箱储水一般都是通过物业人员定期手动加水,这样存在的问题为:如果用水单位突然用水量增加,这样就可能造成二次供水设备供水短缺;如果用水单元在一段期间内用水量较小,这样就可能造成水箱内储水过量,水箱的运载负荷过大,会增加水箱出现故障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二次供水设备由人工储水存在的水量无法控制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

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为双层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包括有储水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水单元外侧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与所述储水单元之间间隔设置,于所述储水单元上设置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自所述储水单元的顶部进入到所述储水单元内并贯穿所述储水单元设置,所述检测管的上端开口设置于所述储水装置的上侧,所述检测管的底端朝向所述防护层、并与所述防护层间隔设置,所述检测管与所述储水单元气密性连接,于所述储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储水单元连接的进水管以及出水支管;

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的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液体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报警器,所述进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出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出水支管上,所述液体传感器穿过所述检测管设置于所述防护层的内侧面上,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水单元内,所述报警器设置于所述储水装置的外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压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分层水箱,所述分层水箱上设置有入水总管以及入户水管;所述储水装置、所述加压装置以及所述控制组件形成有一套储水单元,所述储水单元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水支管与所述入水总管连接、并实现储水装置与所述分层水箱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水单元为不锈钢储水单元,所述防护层为玻璃钢防护层。

优选地,所述分层水箱为食品级PVC分层水箱;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所述入水总管以及所述入户水管均为PVC管。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中,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两个改进重点:1、将储水装置设计为双层结构,其能够对储水装置中的储水单元是否泄漏进行实施检测,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2、设置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由控制器以及进水电磁阀以及出水电磁阀组成,由液位传感器对储水单元中的饮用水水位进行检测,这样根据检测信号,就能够通过控制器对储水装置进行自动补水,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

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储水单元1、防护层2、检测管3、进水管4、出水支管5、

控制器6、进水电磁阀7、出水电磁阀8、液体传感器9、

液位传感器10、分层水箱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该给排水系统用于实现用水单位的二次供水,相比于传统的二次供水设备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结构设计还具有自动控制的功能。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包括用于实现第一级储水功能的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为双层储水装置,储水装置包括有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储水单元1以及设置于储水单元1外侧的玻璃钢防护层2。在生产制造时,首先采用不锈钢制作一个与油罐结构相似的储水单元1,然后在储水单元1的外侧包裹塑料薄膜,然后采用玻璃钢喷涂工艺将玻璃钢涂料喷涂到储水单元1的外侧,玻璃钢涂料干燥成型后形成防护层2,由于储水单元1上包裹有塑料薄膜,因此,储水单元1与防护层2之间就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小的间隙。

防护层2与储水单元1之间间隔设置,于储水单元1上设置有检测管3,检测管3自储水单元1的顶部进入到储水单元1内并贯穿储水单元1设置,检测管3的上端开口设置于储水装置的上侧,检测管3的底端朝向防护层2、并与防护层2间隔设置,检测管3与储水单元1气密性连接。设置检测管3的目的在于:通过检测管3能够在储水单元1与防护层2之间设置一个液体传感器9,当储水单元1发生泄漏,泄露的液体就会流入到储水单元1与防护层2之间的间隙内,由液体传感器9检测就能够对外发出警报。

于储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与储水单元1连接的进水管4以及出水支管5,进水管4以及出水支管5均为不锈钢管结构设计,其在储水单元1设置防护层2之前,预先焊接到储水单元1上。

为了实现高层建筑供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包括有压力泵,压力泵设置于出水管上,通过加压装置实现对饮用水的加压,从而能够将饮用水泵入到高层。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有具有控制功能的控制器6,控制器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工业控制器。与控制器6信号连接有进水电磁阀7、出水电磁阀8、液体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10、报警器。

液体传感器9可精确地探测到缝隙间液体的存在,液位传感器10则能够对液体高度进行检测。报警器可以采用蜂鸣器,如果储水单元1发生泄漏(则液体传感器9能够检测到,并向控制器6发出泄漏信号)或者如果储水单元1内储存的饮用水过多或者过少(由液位传感器10进行液位测量,液位测量信号发送给控制器6,由控制器6进行判定),则控制器6能够控制蜂鸣器进行报警。

进水电磁阀7设置于进水管4上,出水电磁阀8设置于出水支管5上,液体传感器9穿过检测管3设置于防护层2的内侧面上,液位传感器10设置于储水单元1内,报警器设置于储水装置的外侧,控制器6与加压装置信号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如果储水单元1内储存的饮用水少于设定阈值,则控制器6还可以直接控制进水电磁阀7打开,实现储水单元1的自动补水。如果储水单元1中储存的饮用水达到储水峰值,则控制器6控制进水电磁阀7关闭停止进水,并同时打开出水电磁阀8,以实现供水。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中,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两个改进重点:1、将储水装置设计为双层结构,其能够对储水装置中的储水单元1是否泄漏进行实施检测,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2、设置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由控制器6以及进水电磁阀7以及出水电磁阀8组成,由液位传感器10对储水单元1中的饮用水水位进行检测,这样根据检测信号,就能够通过控制器6对储水装置进行自动补水,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的目的。

当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为了缓解压力泵的泵水荷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分层水箱11,分层水箱11上设置有入水总管以及入户水管。分层水箱11设置有多个,在建筑的高度方向上将这些分层水箱11间隔设置到建筑内,相邻的两个分层水箱11之间设置水泵,由于饮用水的泵送距离缩减,因此对于单一水泵而言,其工作荷载得到了极大程度地降低。

在此限定:储水装置、加压装置以及控制组件形成有一套储水单元1。本实用新型将储水单元1设置成多个,出水支管5与入水总管连接、并实现储水装置与分层水箱11的连接。通过该结构设计,如果一个储水单元1出现故障,其不会影响整套自动控制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

具体地,储水单元1为不锈钢储水单元,防护层2为玻璃钢防护层。

具体地,分层水箱11为食品级PVC分层水箱;进水管4以及出水支管5为不锈钢管,进水管4以及出水支管5与储水单元1焊接连接;入水总管以及入户水管均为PVC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分层水箱11也可以采用不锈钢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