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法加固浅层地基用封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598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注浆法加固浅层地基用封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统民居浅层地基加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浆法加固浅层地基用封孔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但现阶段对传统民居结构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而影响传统民居结构安全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如何对其采取有效的地基加固措施,是提升传统民居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前提。

注浆法作为一种经济、安全的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民居基础埋深较浅,浅层地基土中往往含有树根、碎砖等杂物,将现有注浆加固技术直接用于传统民居地基的加固时,浆液极易从这些杂物与土体接触的部位渗出,使注浆加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将注浆法直接作用与传统民居地基的加固中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对浅层地基进行注浆加固时,如何合理的对注浆孔位进行封口是传统民居地基注浆加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浆效果好、施工简便、造价低的注浆法加固浅层地基用封孔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注浆法加固浅层地基用封孔结构,包括止浆板、止浆肋、注浆孔、封孔定位带、以及封孔混凝土;所述止浆板包括室内止浆板和室外止浆板,所述室外止浆板沿基础墙体外墙线性布置于地基上,所述止浆肋沿所述室外止浆板埋设在室外止浆板下方的地基内;所述注浆孔穿过止浆板均匀分布在基础墙体的两侧,所述注浆孔内套设有注浆管;所述封孔定位带设置在所述注浆管周围的注浆孔内,所述封孔定位带上方浇筑有所述封孔混凝土,所述封孔定位带下方设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固定在所述注浆管上。

优选的,所述止浆板由C20素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中,所述室内止浆板布满室内,所述室外止浆板的宽度为1.0~1.2m。

优选的,所述止浆板、止浆肋的厚度为15~25mm。

优选的,所述止浆肋埋设于地基内的深度为500~600mm。

优选的,所述注浆孔孔径为70~120mm,注浆孔间距为1.0~2.0m。

优选的,所述注浆管是直径为20~50mm的空心钢管。

进一步优选的,沿所述注浆管管口方向,注浆管底部往上80cm每隔10cm周向均匀设有3~4个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注浆管伸出所述注浆孔封口至少20cm。

优选的,所述封孔定位带由编织袋制成,其长度为10~20mm。

优选的,所述定位器由两根Φ6短钢筋制成,平行焊接在所述注浆管上,用以确定所述封孔定位带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封孔混凝土为C20素混凝土,其浇筑长度是50~60mm。

优选的,所述封孔结构适用于由杂填土、人工填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中的任一种构成的浅层地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对土质的适应性很强,可用于杂填土、人工填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中任一种土质构成的浅层地基,且使用的原料为常见的建筑材料,成本低,无需复杂的机械设备,适用性高,能够满足注浆法加固地基的封孔要求,止浆效果明显,为浅层地基的加固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 本实用新型中注浆孔均匀分布在基础墙体的两侧,结构设计合理,止浆效果明显,显著地提高了浅层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固性。

3. 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止浆板可同时用作房屋散水,室内止浆板可同时用作室内地坪,用途多样,造价较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注浆孔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2是注浆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面图;

图6是图4中B-B剖面图;

其中,1、注浆孔,2、注浆管,3、室内止浆板,4、基础墙体,5、室外止浆板,6、止浆肋,7、地基,8、封孔混凝土,9、封孔定位带,10、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由杂填土、人工填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中任一种构成的传统民居浅层地基的注浆法加固用封孔结构,参见图1至6,包括室外止浆板5、室内止浆板3、止浆肋6、注浆孔1、封孔定位带9、以及封孔混凝土8。

其中,室外止浆板5沿基础墙体4外墙线性布置于地基7上,室内止浆板3布满室内,止浆肋6沿室外止浆板5埋设在室外止浆板5下方的地基7内,注浆孔1穿过止浆板以1.0~2.0m的间距均匀分布在基础墙体4两侧的地基7内,注浆孔1的孔径为70~120mm,注浆孔1内套设有注浆管2,该注浆管2是直径为20~50mm的空心钢管,沿注浆管2管口方向,注浆管2底部往上80cm每隔10cm周向均匀打孔4个,且注浆管2伸出注浆孔1封口至少20cm。

封孔定位带9设置在注浆管2周围的注浆孔1内,封孔定位带9由编织袋制成,其长度为10~20mm。封孔定位带9上方浇筑有封孔混凝土8,封孔定位带9下端设有用以确定封孔定位带9位置的定位器10,该定位器10固定在注浆管2上。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器10由两根Φ6短钢筋制成,平行焊接在注浆管2上,用于确定封孔定位带9的位置。

封孔混凝土8为C20素混凝土,该封孔混凝土8在注浆孔1内的浇筑长度为50~60mm。

为了增加止浆板的用途,降低施工成本,本实施例中室外止浆板5同时用作房屋散水,室内止浆板3同时用作室内地坪。其中,止浆板由C20素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厚度为15~25mm,且室外止浆板5宽度为1.0~1.2m。

为了进一步加固该地基,将止浆肋6的厚度设置为15~25mm,埋设在地基7内的深度为500~600mm。该结构装置能够有效地实现浅层地基的加固,合理地对注浆孔位封口,提高传统民居房屋结构的安全性,节省原料。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