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6091发布日期:2018-07-04 14:4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供水模式中,都是先从市政部门的自来水厂调入自来水,然后从管网中放入水箱内,经由加压泵向用户供水,这样容易将市政管网上的水压完全浪费,而如果直接通过水泵连接到市政管网上取水,又容易产生负压,影响周边其他用户用水。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目前人们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的二次加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设备是集水泵作业、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程序编程于一体的技术组合,当用水量减少或增加时,控制电路控制水泵变频调速,使水压恒定,但其仍存在耗能较大的问题。还有人们设计了无负压供水设备,其在加压泵组之前加装了一个稳流补偿器和真空抑制器来消除负压,但一旦市政管网短期停水,用户即无水可用,供水可靠性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自动控制排水,增加向第一稳流罐内输水的水压,根据需求实施调整水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进水管、第一稳流罐和控制柜,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稳流罐之间设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内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管路内由所述进水管端起依次设有第一压力开关、第二稳流罐和第二压力开关;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处设有第一远传压力表,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一远传压力表均与所述控制柜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中,所述第一压力开关和第二压力开关均包括与管壁贴合的卡环、弹簧和塞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环和塞板相连,且在常态下所述塞板通过弹簧将所述卡环的空腔封堵。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中,所述第二稳流罐上设有第二远传压力表,且所述第二远传压力表与所述控制柜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中,所述第一稳流罐的底部设有至少一组的第一出水单元和第二出水单元;所述第一出水单元由所述第一稳流罐端起依次设有变频水泵、转角弯头、对夹式止回阀、软接头和对夹式蝶阀,所述第二出水单元由所述第一稳流罐端起依次设有对夹式止回阀、软接头和对夹式蝶阀;所述第一出水单元和第二出水单元的输出端均与用水管路相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中,所述变频水泵、对夹式止回阀和对夹式蝶阀均与所述控制柜控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中增加另一个第二稳流罐,当市政管网水压不足时,由第二压力开关自动控制排水,增加向第一稳流罐内输水的水压,根据需求实施调整水压,从而调整进水管压力,在水压不足及停水状态下可以通过第二稳流罐持续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叠压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从市政管网接入的进水管1、第一稳流罐2和控制柜(图未示出),进水管1与第一稳流罐2之间设有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第一管路11内设有第一控制阀121,第二管路12内由进水管1端起依次设有第一压力开关111、第二稳流罐112和第二压力开关113;进水管1的进水端处设有第一远传压力表31和第二控制阀13,第一控制阀121、第二控制阀13和第一远传压力表31均与控制柜相连。

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压力开关111和第二压力开关113均包括与管壁贴合的卡环41、弹簧42和塞板43,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卡环41和塞板43相连,且在常态下塞板43通过弹簧42将卡环41的空腔封堵。进一步地,第二稳流罐112上设有第二远传压力表32,且第二远传压力表32与控制柜相连,实时监控第二稳流罐112内水压。

在本实施例中,市政管网通过进水管1供水,第一控制阀121为开启状,水从进水管1通过第一管路11流入第一稳流罐2。此时,如进水管1侧的水压大于第二管路12中第一压力开关111和第二稳流罐112之间管路的水压,第一压力开关111的塞板43受到进水管1侧水的压力,弹簧42拉伸,塞板43离开卡环41,进水管1侧的水从第一压力开关111的卡环41的空腔流入第二管路12,第二稳流罐112进行蓄水。直至第二稳流罐112内水满后,第一压力开关111和第二稳流罐112之间管路内水亦饱和,塞板43受到第二管路12内水的压力,塞板43始终封堵卡环41的空腔。同时,当第一管路11流出的水压低于第二管路12中第二压力开关113和第二稳流罐112之间管路的水压,第二压力开关113的塞板43受到第二稳流罐112侧水的压力,弹簧42拉伸,塞板43离开卡环41,第二稳流罐112侧的水从第二压力开关113的卡环41的空腔流出,并于第一管路11流出的水汇集流向第一稳流罐2。

如图1所示,第一稳流罐2的底部设有至少一组的第一出水单元21和第二出水单元22;第一出水单元21由第一稳流罐2端起依次设有变频水泵51、转角弯头52、对夹式止回阀53、软接头54和对夹式蝶阀55,第二出水单元22由第一稳流罐2端起依次设有对夹式止回阀53、软接头54和对夹式蝶阀55;第一出水单元21和第二出水单元22的输出端均与用水管路6相接。且变频水泵51、对夹式止回阀53和对夹式蝶阀55均与控制柜控制连接,转角弯头5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90°弯头。

实际使用情况如下:

当第一远传压力表31检测的市政管网水压高于预设供水压力时,第一控制阀121为开启状,水流通过第一管路11进入第一稳流罐2。由控制柜打开第二出水单元22的对夹式止回阀53和对夹式蝶阀55,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出水单元22直接通过用水管路6向用户供水,而无须启动变频水泵51,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时,如第二稳流罐112内水压低于市政管网水压即第二远传压力表32低于第一远传压力表31数值时,在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压力开关111自动开启,进水管1向第二稳流罐112存水直至水满,第一压力开关111自动关闭。

当第一远传压力表31检测的市政管网水压低于预设供水压力,且第二稳流罐112内水压高于第一远传压力表31检测的市政管网水压时,第二压力开关113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打开,第二稳流罐112与进水管1同时向第一稳流罐2注水,实现叠压供水。同时,控制柜打开第一出水单元21的变频水泵51、对夹式止回阀53和对夹式蝶阀55,通过变频水泵51达到补压供水的目的。

当第一远传压力表31检测的市政管网水压低于预设供水压力,且第二稳流罐112内水压低于第一远传压力表31检测的市政管网水压时,由控制柜关闭第二控制阀13和变频水泵51,停止整个供水工作,避免管道受损。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中增加另一个第二稳流罐,当市政管网水压不足时,由第二压力开关自动控制排水,增加向第一稳流罐内输水的水压,根据需求实施调整水压,从而调整进水管压力,在水压不足及停水状态下可以通过第二稳流罐持续供水。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