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6090发布日期:2018-07-04 14:49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存储市政用生活饮用水的水池多为地下式或者半地下式,池体在覆土之下。通气装置在水池的池顶之上,有进排气的基本功能,实现池内外气压平衡。因池内储存的为居民生活饮用水,供水监管部门对水池水质污染和反恐投毒的防护有严格的要求。

目前水池通气装置通常采用直通型,加防雨帽或加向下的弯头,进气口采用尼龙或不锈钢丝网或纱布进行包裹,现有的通气装置具有如下缺点:功能上有毒液体、固体或污水进入通气装置后会通过通气管流入水池,对池水有污染、危害,具有不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通气装置不具有安全性的缺陷。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本体包括垂直于地面的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一部分安置于地面覆土以下,且地面覆土以下部分底部倾斜向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一排气管一端平行设有第二排气管且所述连接管于第二排气管相通,所述第二排气管远离连接管一端嵌入安装于水池顶部。

为了防止小飞虫进入通气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排气管远离水池顶部一端的防虫装置,所述防虫装置包括迷宫盘、隔板、锥底,所述锥底通过隔板连接且设置于迷宫盘远离第一排气管一端,所述迷宫盘包括圆环以及均匀连接设于圆环内部两端的多个折板。

为了防止有害物质、小飞虫进入通气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气管1-1包括跟地面垂直设置的通管,所述通管远离水池顶部一端水平设有倒U型管。

为了有利于快速维修以及对防虫装置的更换同时为了防止较大物体以及颗粒微小的灰尘被通气装置吸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气管通过法兰连接于防虫装置,所述防虫装置靠近法兰一端内还设有过滤棉,所述防虫装置远离法兰一端设有粗隔网。

为了便于管道内的有毒物质或污水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时能够将其排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气管底部远离连接管一端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中间还设有单向阀。

为了防止微小颗粒状有害物质进入通气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气管靠近法兰一端还设有细格网。

为了在结构上具有迷惑作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气装置本体为G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装置本体,所述通气装置本体包括第一排气管、连接管、第二排气管,连接管于第一排气管倾斜设置形成一定的角度和高度差,能够防止有毒液体、固体或污水进入通气装置后,并不会进入水池,而是被存留在排气管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设有防虫装置,包括迷宫盘、隔板,防虫装置利用动物的趋光性,使用迷宫盘和隔板防止小飞虫进入通气装置,另防虫装置底部设有锥底,有利于将小飞虫尸体排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通气装置本体与防虫装置通过法兰连接,且防虫装置连接端设有过滤棉,能够防止颗粒微小的灰尘被通气装置吸入,同时有利于过滤棉定期更换,使用法兰连接有利于快速维修和更换。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通气装置本体结构为G型,第一排气管底部远离连接管一端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中间还设有单向阀,能够从外观上迷惑不法分子,功能上当有毒物质或污水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时,单向阀开启,通过排出管将有害物质排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通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虫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防虫装置的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粗格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细格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通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气装置本体;2.防虫装置;3.法兰;4.排出管;5.单向阀;6.细格网;7.粗格网;8.过滤棉;9.液位浮球;10.蓄水池;11.污水处理装置;12.水质检测装置;13.电动阀门;14.水箱;1-1.第一排气管;1-11. 通管;1-12.倒U型管;1-2.连接管;1-3.第二排气管;2-1.迷宫盘;2-2. 隔板;2-3.锥底;2-11.圆环;2-111.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包括:通气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本体1包括垂直于地面的第一排气管1-1,所述第一排气管1-1一部分安置于地面覆土以下,且地面覆土以下部分底部倾斜向上设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远离第一排气管1-1一端平行设有第二排气管1-3且所述连接管1-2于第二排气管1-3相通,所述第二排气管 1-3远离连接管1-2一端嵌入安装于水池顶部。

如图2、3所示,为了防止小飞虫进入通气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排气管1-1远离水池顶部一端的防虫装置2,所述防虫装置2包括迷宫盘2-1、隔板2-2、锥底2-3,所述锥底2-3通过隔板2-2连接且设置于迷宫盘2-1远离第一排气管1-1 一端,所述迷宫盘2-1包括圆环2-11以及连接设于圆环2-11内部两端的多个折板2-111。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有害物质、小飞虫进入通气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气管1-1包括跟地面垂直设置的通管1-11,所述通管 1-11远离水池顶部一端水平设有倒U型管1-12。

如图1、4、5所示,为了有利于快速维修以及对防虫装置的更换同时为了防止较大物体以及颗粒微小的灰尘被通气装置吸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气管1-1通过法兰3连接于防虫装置2,所述防虫装置2靠近法兰3一端内还设有过滤棉8,所述防虫装置2远离法兰3一端设有粗隔网7。

为了便于管道内的有毒物质或污水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时能够将其排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气管1-1底部远离连接管1-2一端设有排出管4,所述排出管4中间还设有单向阀5。

为了防止微小颗粒状有害物质进入通气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气管1-1靠近法兰3一端还设有细格网6。

为了在结构上具有迷惑作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气装置本体1 为G型结构。

工作原理及其过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下式水池用通气装置,水池内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管1-3、连接管1-2进入第一排气管1-1并通过第一排气管1-1排出;防虫装置2防止小飞虫进入通气装置,当具有趋光性的小飞虫飞进入防虫装置2,会因为天性被管道内的黑暗所驱使往回飞,如果不具有趋光性的小飞虫进入防虫装置2,飞虫会在迷宫盘2-1内迷失同时被隔板2-2阻止其继续前进,当防虫装置2内存有飞虫尸体时尸体会通过锥底2-3排出防虫装置2;当遇到不法分子投毒时,有毒物质或污水通过第一排气管1-1进入至第一排气管管底,因连接管1-2倾斜设置,有毒物质或污水无法顺利进入水池内,当第一排气管管内的有毒物质或污水的液位到达一定高度时,单向阀5会开启,通过排出管4将其排出。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参见图6,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1靠近底部位置设有液位浮球9,所述排出管4远离第一排气管1-1一端连接有蓄水池10,当液位浮球9高度达到极限位置,单向阀 5内设有的传感器检测到其液位信息将单向阀5打开并将污水或有毒物质排放至蓄水池10内。

进一步完善该方案,所述蓄水池10内设有污水处理装置11、水质检测装置12,所述蓄水池10底部还设有电动阀门13,所述污水处理装置11、水质检测装置12以及电动阀门13电性连接,当排出至蓄水池10内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11进行污水处理,利用水质检测装置12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电动阀门11,水质合格的情况下电动阀门11开启,处理过合格的水排入水箱14,水箱14里面的水可以供园林绿化使用,起到环保节约能源的作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