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能力强的地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9601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能力强的地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震能力强的地基。



背景技术:

地基主要用于承载建筑物,要求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并且地基的沉降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次不同部位的地基沉降差不能太大,否则建筑物上部会产生开裂变。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避免建筑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而设计由抗震的地基。例如申请号为“201620605020.6”的中国专利《一种抗震地基结构》,其通过设置多层结构来达到吸收地震能量的目的。但是其结构复杂,并且因为分层而导致整体结构刚性、强度差,其结构也难以满足“不同部位的地基沉降差不能太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地基结构强度高的抗震能力强的地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震能力强的地基,包括地基和设置在地基上且用于承载建筑物的建筑物基础,所述的建筑物基础包括设置在地基上且上表面设置有凹槽的A基础和设置在凹槽内的B基础,所述的A基础与B基础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A弹性减震结构。本方案利用A基础和B基础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建筑物基础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刚性,利用A基础与B基础之间的A弹性减震结构能够全方位吸收、缓冲地震产生的震动,从而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建筑受到地震破坏,并减小建筑高层产生的晃动。

所述的A弹性减震结构包括若干个弹簧,所述的弹簧分别设置在凹槽内侧面与B基础侧面之间和凹槽内底面B基础底面之间。弹簧便于均匀分布设置在凹槽内与B基础之间,从而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使地震传递到建筑上的力更加分散,有利于减小建筑物基础或建筑物单位面积承受的力,从而保护建筑物基础或建筑物的安全。

所述的A基础与B基础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水泥结构。利用水泥结构填充空隙有利于保持B基础与建筑物的稳定性,并且水泥结构由于强度不高,本身也具备一定的缓冲吸震能力,有利于降低地震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还包括若干个设置在地基上且分布在A基础周围的辅助基础,所述的辅助基础与A基础之间设置有B弹性减震结构。利用B弹性减震结构能够增加本方案整体的抗震能力,通过B弹性减震结构和A弹性减震结构起到双层保护的作用,减少地震时,传递到建筑物上的能量,从而减小建筑物产生的晃动并保护建筑物不被破坏。

所述的B弹性减震结构为钢制弯板,所述的钢制弯板的凸面朝向A基础。利用钢制弯板能够吸收地震时产生的能量,由于地震时,地震所产生的力指向A基础,使钢制弯板的凸面朝向A基础,在钢制弯板受力弯曲使,钢制弯板与A基础的接触面积会增加,从而减小A基础单位面积内受到的压强,从而有利于避免A基础被破坏,并且辅助基础设置在A基础外围,即使辅助基础受到破坏,比A基础受到破坏更加利于修复。

所述的辅助基础连接呈环形设置在A基础外侧。以此能够增加辅助基础整体的强度以及刚性,有利于提高抗震的能力。

所述的A基础与辅助基础之间的空隙填充水泥结构。以此能够利用水泥结构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减小钢制弯板工作时的压力。

还包括若干个垂直于A基础上表面且向下设置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A基础的外侧面上或穿透A基础;所述的加强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A基础的高度。以此能哦故提稿A基础与地基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A基础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全方位吸震缓冲地震所产生的震动能量,从而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并且整体结构强度高,有利于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的俯视图;

其中1-地基,2-A基础,3-弹簧,4-建筑物,5-B基础,6-辅助基础,7-加强筋,8-钢制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抗震能力强的地基,包括地基1和设置在地基1上且用于承载建筑物4的建筑物基础,所述的建筑物基础包括设置在地基1上且上表面设置有凹槽的A基础2和设置在凹槽内的B基础5,所述的A基础2与B基础5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A弹性减震结构。本方案利用A基础2和B基础5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建筑物基础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刚性,利用A基础2与B基础5之间的A弹性减震结构能够从A基础2四周以及下方等各个方位吸收、缓冲地震产生的震动,从而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建筑受到地震破坏,并减小建筑高层产生的晃动。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A弹性减震结构包括若干个弹簧3,所述的弹簧3分别设置在凹槽内侧面与B基础5侧面之间和凹槽内底面B基础5底面之间。弹簧3便于均匀分布设置在凹槽内与B基础5之间,从而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使地震传递到B基础5上的力更加分散,有利于减小B基础5单位面积承受的力,从而保护B基础5的不被破坏。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A基础2与B基础5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水泥结构,所述的水泥结构由水泥浇筑而成,利用水泥能够完全填充A基础2与B基础5之间的空隙。利用水泥结构填充空隙有利于保持B基础5与建筑物4的稳定性,有利于使弹簧3均匀受力而使得B基础5下面各处的弹簧3受力、变形均匀,以及使B基础5四周各处的弹簧3受力、变形均匀。并且水泥结构由于强度不高,在发生地震时,利用水泥结构能够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地震造成的危害和破坏。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个设置在地基1上且分布在A基础2周围的辅助基础6,所述的辅助基础6与A基础2之间设置有B弹性减震结构。利用B弹性减震结构能够增加本方案整体的抗震能力,通过B弹性减震结构和A弹性减震结构起到双层保护的作用,减少地震时,传递到建筑物4上的能量,从而减小建筑物4产生的晃动并保护建筑物4不被破坏。辅助基础6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B弹性减震结构为钢制弯板8,所述的钢制弯板8的凸面朝向A基础2。利用钢制弯板8能够吸收地震时产生的能量,由于地震时,地震所产生的力指向A基础2,使钢制弯板8的凸面朝向A基础2,在钢制弯板8受力弯曲使,钢制弯板8与A基础2的接触面积会增加,从而减小A基础2单位面积内受到的压强,从而有利于避免A基础2被破坏,并且辅助基础6设置在A基础2外围,即使辅助基础6受到破坏,比A基础2受到破坏更加利于修复。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辅助基础6连接呈环形设置在A基础2外侧。以此能够增加辅助基础6整体的强度以及刚性,有利于提高抗震的能力。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A基础2与辅助基础6之间的空隙填充水泥结构。以此能够利用水泥结构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减小钢制弯板8工作时的压力。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个垂直于A基础2上表面且向下设置的加强筋7,所述的加强筋7设置在A基础2的外侧面上或穿透A基础2;所述的加强筋7的长度大于或等于A基础2的高度。以此能哦故提稿A基础2与地基1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A基础2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