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6843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保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上多设有下水道、下水井,雨水冲刷将路面的尘土带入下水道和下水井中,长期积存形成了淤泥。若淤泥堆积量大,则易影响到排水时的水流流速。故需要定期清理淤泥。常用的清淤设备为清淤车。

目前,公告号为CN20104519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螺旋丁字形矿井水仓清淤装置,包括若干节吸筒、位于吸筒内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采用液压马达作为动力。吸筒放置在基座上,基座上铰接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吸筒相连。

其工作原理是: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多节吸筒内的中心轴上的大螺旋叶片做圆周运动,起到吸推水仓中淤泥的作用。在吸管底端有外露式螺旋叶片与呈丁字形的左右二个收集杆上的外露叶片起挖水仓清淤的作用。

这种清淤装置采用螺旋叶片提升淤泥,在吸管的顶部开设出料口用于排出淤泥。吸管被放置在基座上,与基座铰接,只能通过调节吸管与基座之间的夹角角度,若要使用吸管清除不同下水井内的淤泥时,需要根据每个下水井的大小形状重新调整吸管与基座的相对位置,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能够方便地将清淤管放入下水井或下水道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清淤管,所述清淤管内设有取淤刀片,所述取淤刀片采用旋转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车体上有存浆箱,所述清淤管与存浆箱之间采用波纹管连接,所述清淤管抽取的淤泥通过波纹管流入存浆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清淤管放置于下水井或下水道中时,由于波纹管为软质,故能够被弯折成任意形状,以便跟据实时情况及时调整清淤管的位置。由于下水道或下水井中的淤泥多为均匀分布,而清淤管伸入后,由于管径大小小于下水井或下水道的口部尺寸,仅着力于其中一处淤泥,若淤泥稠度大,则吸取一处的淤泥后,其他位置的淤泥尚未来得及流动到被吸取处,造成设备空转。此时就能够通过手动推动清淤管至其他淤泥处,更方便地吸取淤泥。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淤管靠近旋转驱动装置的一端设有出淤口,所述出淤口与清淤管之间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淤管内的取淤刀片转动时,将淤泥带起,经过出淤口时,由于淤泥源源不断地被提升上来,故淤泥从出淤口被挤出,倾斜设置的结构能够使淤泥在自重作用下从出淤口流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波纹管背离车体的一端有清淤管之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可拆卸,便于清洗清淤管,只需向清淤管内灌水,即能够达到水流流动带出污物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淤管的侧壁上设有把手、支撑块,所述把手位于支撑块靠近旋转驱动装置一侧,所述支撑块凸出清淤管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清淤管有一定重量,故在手持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易疲劳,设置支撑块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将支撑块抵触在下水道或下水井的口部,以达到省力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块至少设有两个,相邻所述支撑块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清淤管伸入不同深度的下水井时,根据实际需要将不同位置的支撑块抵触于下水井的口部。

进一步设置:一个支撑块位于清淤管的其中一条母线上,支撑块所在的母线为异面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块支撑块抵触于下水井口部时,其他的支撑块不易抵触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使位于下水井口部的支撑块与下水井口部之间没有足够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设置:所述取淤刀片背离旋转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清淤管的口部共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淤刀片所取的淤泥需受到清淤管的管壁限位才能被提升向上运输,若取淤刀片伸出清淤管外或缩在清淤管内,则取淤刀片与清淤管之间的长度差即为难以清除的淤泥的厚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取淤刀片靠近清淤管内壁的轮廓处设有刀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锋能够在转动过程中对淤泥内的杂质起到一定的切割作用,降低淤泥中的软烂杂质卡嵌堵塞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淤管的外圆表面环形阵列有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清淤管之间铰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脚用于在使用清淤管的过程中,其一端抵触于地面,一端与清淤管相连,对清淤管进行限位,减小人工扶持清淤管所需的力。

作为优选,所述清淤管的外圆表面设有铰接座,所述支撑脚靠近铰接座的一端延伸有指向旋转驱动装置的抵触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脚转动至一定角度后,抵触块抵触于清淤管的外壁上,使得支撑脚难以继续转动,达到限位支撑脚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将清淤管以任意角度伸入下水道或下水井中,并且根据淤泥的实际位置调整清淤管的位置,以便吸取淤泥;

2、淤泥在被抽取的过程中,由于刀锋的切割作用,不易发生堵塞的情况;

3、在手扶过程中,支撑块或支撑脚能够抵触于地面,起到省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车体停驻、清淤管伸入下水井中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清淤管及其内的取淤刀片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清淤管上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图3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抵触块的位置。

图中,1、车体;2、清淤管;3、取淤刀片;4、旋转驱动装置;5、存浆箱;6、波纹管;7、出淤口;8、把手;9、支撑块;10、刀锋;11、支撑脚;12、抵触块;13、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1,在车体1上载有存浆箱5,在存浆箱5背离车头的一侧引出有波纹管6,波纹管6背离存浆箱5的一端设有清淤管2。

如图1和2所示,波纹管6的两端均为螺纹结构,分别与存浆箱5和清淤管2之间螺纹连接,以达到可拆卸的目的。

如图1和2所示,清淤管2设置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管状,清淤管2内设有取淤刀片3,取淤刀片3靠近清淤管2内壁的轮廓处设有刀锋10。取淤刀片3采用旋转驱动装置4带动,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驱动装置4采用电机,旋转驱动装置4位于清淤管2的封闭一端,旋转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伸入清淤管2内,与取淤刀片3同轴相连。取淤刀片3背离旋转驱动装置4的一端与清淤管2的口部共面设置,清淤管2抽取的淤泥通过波纹管6流入存浆箱5内。

如图2所示,清淤管2靠近旋转驱动装置4的一端设有出淤口7,出淤口7设置为管状,出淤口7与清淤管2之间倾斜设置。

如图2所示,清淤管2的侧壁上设有把手8、支撑块9,把手8位于支撑块9靠近旋转驱动装置4一侧,至少设有一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把手8呈“C”形设置。

如图2所示,支撑块9凸出清淤管2的表面设置,支撑块9至少设有两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相邻支撑块9之间的距离相等,一个支撑块9位于清淤管2的其中一条母线上,支撑块9所在的母线相互独立,每个支撑块9所在的母线在清淤管2的轴向上错位设置,且在清淤管2的周向上也错位设置,以便在其中一块支撑块9抵触于下水井口部时,另一支撑块9不易抵触于下水井的井壁,使位于下水井口部的支撑块9能够与地面有足够的接触面积。

其工作原理如下:

清淤管2伸入下水道或下水井中,启动旋转驱动装置4,清淤管2内的取淤刀片3转动,将淤泥带起,经过出淤口7时,由于淤泥源源不断地被提升上来,故淤泥从出淤口7被挤出,从波纹管6进入存浆箱5中。将清淤管2伸入不同深度的下水井时,支撑块9抵触于下水井的口部,作为着力点,使得工人的操作更轻松。

实施例2:一种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如图3和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清淤管2的外圆表面环形阵列有若干支撑脚11,支撑脚11与清淤管2之间铰接,其铰接结构包括位于清淤管2的外圆表面设有铰接座13,支撑脚11靠近铰接座13的一端延伸有抵触块12,抵触块12指向旋转驱动装置4一侧,当支撑脚11转过一定角度后,抵触块12与清淤管2之间相互抵触,使得支撑脚11难以继续转动;此时支撑脚11抵触于下水道或下水井的口部的地面上,起到支撑限位清淤管2的作用。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