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5708发布日期:2018-06-05 22:1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叠梁闸门作为常见的检修闸门门型,一般由多节叠梁组成,且各节互不连接,其操作方式为静水启闭,启门时通常采用充水平压的方式平衡闸门上、下游的水压。叠梁闸门充水平压的方式一般为小开度提门充水,或利用传统充水阀充水平压。这两种方式各有缺点,小开度提门充水会增大操作设备的容量,传统充水阀一般安装在顶节,其充水平压效率较低。如何设计一种不增加启门力的同时又缩短充水平压时间,提高检修维护的的工作效率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安装于叠梁闸门上,叠梁闸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叠梁本体;所有的所述叠梁本体中,处于最下方的所述叠梁本体为底节叠梁,其余的所述叠梁本体为上部叠梁;所述底节叠梁上设有供上游水流进入的进水口和供水流向下游排出的排水口,所述底节叠梁的内部设有容置腔室,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容置腔室连通,所述容置腔室的底部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包括:充水阀组件、压杆和抓梁件;所述充水阀组件,安装于所述底节叠梁中,所述容置腔室的顶面上设有导向通孔,该充水阀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导向通孔上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竖直设置;一传动轴穿入于所述导向套筒中,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连接一阀芯,所述传动轴外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套筒和所述阀芯接触;所述导流口上设有供所述阀芯封堵的阀座;一传动杆部处于所述导向通孔的上方,所述传动杆部与所述底节叠梁活动连接,且可相对于底节叠梁转动;所述传动轴的顶端与所述传动杆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压杆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有的所述上部叠梁,所述压杆的下端穿入所述底节叠梁中,且所述压杆的下端与所述传动杆部的动力输入端接触;所述抓梁件包括抓梁本体,所述抓梁本体的底面上设有顶紧件;所述顶紧件用于推动所述压杆,使所述压杆向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顶紧件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压紧端,所述顶紧件的连接端通过抓梁连接板与所述抓梁本体的底面连接,所述顶紧件与所述抓梁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抓梁连接板的下部设有连接锁定通孔,所述顶紧件上设有顶紧锁定通孔;当所述顶紧件移动到竖直位置时,所述压紧端和所述连接端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垂直,所述连接锁定通孔与所述顶紧锁定通孔同轴;将锁定件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锁定通孔和所述顶紧锁定通孔。

优选地,所述抓梁本体的底面上还设有定位插销,每个所述叠梁本体的顶部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插销插入的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插槽与所述压杆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定位插销与所述顶紧件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抓梁本体上设有两个吊钩,每个所述吊钩与所述抓梁本体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吊钩之间设有与所述抓梁本体活动连接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一端通过第一杆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吊钩连接,所述旋转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杆件与另一个所述吊钩连接;每个所述叠梁本体的顶部设有供两个所述吊钩分别钩入的两个吊轴。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部包括回转杆和中间杆,所述回转杆的下端通过中间杆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节叠梁上设有杆体支架,所述杆体支架处于所述容置腔室的上方,所述回转杆与所述杆体支架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的中轴线与所述导流口的中轴线共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叠梁闸门挡水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一,弹簧的回复力使阀芯阀座紧密接触,封堵导流口,保证了叠梁闸门的密封性,此时,传动杆部和压杆处于静止状态;叠梁闸门需要开启前,需要使上、下游水压平衡,起吊装置驱动抓梁本体移动,当顶紧件对准压杆的上端时,起吊装置驱动抓梁本体向下移动,顶紧件驱动压杆向下移动,压杆的下端通过传动杆部的动力输入端驱动传动杆部转动,传动杆部的动力输出端带动传动轴向上移动,则所述弹簧收缩,并位于压缩状态二,阀芯阀座脱开,此时导流口打开,上游水流经导流口进入下游侧,待充水完成,上、下游水压平衡后启门;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抓梁本体在起吊各个叠梁本体前,首先通过提升充水阀组件,进行充水平压,保证叠梁闸门的顺利起吊,以达到不增加操作设备的启闭容量和减少充水平压时间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充水阀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充水阀组件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一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充水阀组件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二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抓梁本体与上部叠梁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显示为图6的A处放大图,此时,顶紧件与压杆接触。

图8显示为图7未设置锁定件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的顶紧件转动到水平位置的示意图,此时,顶紧件与压杆不接触。

附图标号说明

100 闸门支架

110 底节叠梁

112 进水口

111 排水口

113 容置腔室

114 导流口

115 导向通孔

120 上部叠梁

121 定位插槽

122 吊轴

200 充水阀组件

210 弹簧

220 传动轴

231 阀座

232 阀芯

240 传动杆部

241 回转杆

242 中间杆

2401 动力输出端

2402 动力输入端

250 导向套筒

260 杆体支架

300 压杆

410 抓梁本体

420 顶紧件

421 顶紧锁定通孔

422 锁定件

430 抓梁连接板

440 定位插销

450 吊钩

460 旋转件

471 第一杆件

472 第二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安装于叠梁闸门上,叠梁闸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叠梁本体;所有的叠梁本体中,处于最下方的叠梁本体为底节叠梁110,其余的叠梁本体为上部叠梁120;

底节叠梁110上设有供上游水流进入的进水口112和供水流向下游排出的排水口111,底节叠梁110的内部设有容置腔室113,排水口111与容置腔室113连通,容置腔室113的底部设有导流口114,导流口114与进水口112连通;

用于叠梁闸门的充水阀系统包括:充水阀组件200、压杆300和抓梁件;

充水阀组件200,安装于底节叠梁110中,容置腔室113的顶面上设有导向通孔115,该充水阀组件200包括安装于导向通孔115上的导向套筒250,导向套筒250竖直设置;一传动轴220穿入于导向套筒250中,传动轴220的下端连接一阀芯232,传动轴220外部设有弹簧210,弹簧210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套筒250和阀芯232接触;导流口114上设有供阀芯232封堵的阀座231;一传动杆部240处于导向通孔115的上方,传动杆部240与所述底节叠梁110活动连接,且可相对于底节叠梁110转动;传动轴220的顶端与传动杆部240的动力输出端2401连接;

压杆300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有的所述上部叠梁120,压杆300的下端穿入底节叠梁110中,且压杆300的下端与所述传动杆部240的动力输出端2402接触;

抓梁件包括抓梁本体410,抓梁本体410的底面上设有顶紧件420;顶紧件420用于推动压杆300,使压杆300向下移动。

弹簧210处于压缩状态一时,阀体230封堵导流口114,传动杆部240和压杆300处于静止状态,传动杆部240的动力输出端2401处于传动杆部240的动力输出端2402的下方;抓梁件包括抓梁本体410,抓梁本体410的底面上设有顶紧件420;顶紧件420用于推动压杆300,使其向下移动。

起吊装置驱动抓梁本体410移动,当顶紧件420对准压杆300的上端时,起吊装置驱动抓梁本体410向下移动,顶紧件420驱动压杆300向下移动,压杆300的下端通过传动杆部240的动力输出端2402驱动传动杆部240转动,传动杆部240的动力输出端2401带动传动轴220向上移动,则弹簧210收缩,并处于压缩状态二,阀芯232、阀座231脱开,导流口114处于打开状态。

叠梁闸门挡水时,弹簧210处于压缩状态一,弹簧210的回复力使阀体230封堵导流口114,保证了叠梁闸门的密封性,弹簧210的回复力压紧阀体230的同时,也使传动轴220保持静止,传动杆部240和压杆300处于静止状态;

叠梁闸门需要开启前,需要使上、下游水压平衡,起吊装置驱动抓梁本体410移动,当顶紧件420对准压杆300的上端时,起吊装置驱动抓梁本体410向下移动,顶紧件420驱动压杆300向下移动,压杆300的下端通过传动杆部240的动力输出端2402驱动传动杆部240转动,传动杆部240的动力输出端2401带动传动轴220向上移动,则弹簧210进一步收缩,阀芯232、阀座231脱开,导流口114处于打开状态,上游水流经导流口114,通过容置腔室113后从排水口111排出;待充水完成后,上、下游水压平衡后开启叠梁闸门。

顶紧件420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压紧端,顶紧件420的连接端通过抓梁连接板430与抓梁本体410的底面连接,顶紧件420与抓梁连接板430活动连接,抓梁连接板430的下部设有连接锁定通孔,顶紧件420上设有顶紧锁定通孔421;当顶紧件420移动到竖直位置时,压紧端和连接端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垂直,连接锁定通孔与顶紧锁定通孔421同轴;将锁定件422依次穿设于连接锁定通孔和顶紧锁定通孔421上,保持顶紧件420处于竖直位置。

当顶紧件420需要推动压杆300时,通过锁定件422依次穿过连接锁定通孔和顶紧锁定通孔421,能够使顶紧件420移动到竖直位置,保证顶紧件420稳定地推动压杆300,此时顶紧件420处于工作位置;当顶紧件420未使用时,将顶紧件420转动,使顶紧件420的压紧端和顶紧件420的连接端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平行,顶紧件420处于水平位置,此时顶紧件420处于非工作位置。

抓梁本体410的底面上还设有定位插销440,每个叠梁本体的顶部上设有供定位插销440插入的定位插槽121,定位插槽121与压杆300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插销440与顶紧件420之间的距离。由于定位插槽121与压杆300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插销440与顶紧件420之间的距离,定位插销440插入定位插槽121后,能够保证顶紧件420始终对准压杆300,提高本系统使用时的稳定性。

抓梁本体410上设有两个吊钩450,每个吊钩450与抓梁本体410活动连接,两个吊钩450之间设有与抓梁本体410活动连接的旋转件,旋转件的一端通过第一杆件471与其中一个吊钩450连接,旋转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杆件472与另一个吊钩450连接;每个叠梁本体的顶部设有供两个吊钩450分别钩入的两个吊轴122。旋转件转动,带动第一杆件471和第二杆件472移动,以便于两个吊钩450分别快速钩入的相应的吊轴122中。抓梁本体410上的吊钩450钩住吊轴122后,起吊装置可吊起相应的叠梁本体。

导向套筒250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平行,该结构能够保证传动轴220沿着竖直方向稳定地移动。

传动杆部240包括回转杆241和中间杆242,回转杆241的下端通过中间杆242与传动轴220连接,回转杆241的上端与压杆300的下端接触。压杆300推动回转杆241的上端向下移动,回转杆241转动后,回转杆241的下端向上移动,回转杆241通过中间杆242带动传动轴220上升。

底节叠梁110上设有杆体支架260,杆体支架260固定设置于底节叠梁110上,杆体支架260处于容置腔室113的上方,回转杆241与杆体支架260活动连接,回转杆241可相对于杆体支架260转动。

传动轴220的中轴线与导流口114的中轴线共线,该结构能够便于阀体230对准导流口114。

充水阀组件200的数量可为多个,充水阀组件200、压杆300和顶紧件420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充水阀组件20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充水阀组件200图中未示。相应的压杆300和顶紧件420的数量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抓梁本体410在起吊各个叠梁本体前,首先通过提升充水阀组件200,进行充水平压,保证叠梁闸门的顺利起吊,以达到不增加操作设备的启闭容量和减少充水平压时间的要求。

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