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8010发布日期:2018-08-10 23:2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保温领域,尤其适用于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施工。



背景技术:

碾压混凝土在严寒地区修筑大坝的工程实践不多,很多项目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长,需多年跨年施工,而其中做好坝面越冬临时保温是保证大坝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及质量和来年能否顺利复工的关键。

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是指高纬度(北纬41°)以上,冬天最低温度达-25℃以下,大体积是指一次性浇筑1000m3以上混凝土,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通常主要采用覆盖一定厚度的棉质保温被来减少与外界的传热和内外温差,从而使混凝土越冬温度达到预期效果。尤其对于大型水工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第一年浇筑的越冬层混凝土,一般处于基础强约束区,此部位混凝土浇筑层厚较薄而且还是大坝受力的主要部位,温控难度较大,需要铺盖大量保温被,随着保温被厚度的增加,工程造价也随即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施工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装置方案为一种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其要点在于它由高寒地区水平面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高寒地区侧面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和高寒地区孔口等外露结构越冬临时保温装置三部分组成;

1.1水平面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由隔离层、保温层、防水层和防风墙组成,由下到上依次排列,由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覆盖在混凝土越冬面,使混凝土与外界空气隔离,橡塑海绵作为保温层覆盖在塑料薄膜上方,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三防帆布作为防水层铺设在保温层顶部,砂袋连续压盖在三防帆布搭接部位,用砂袋设置防风墙放置在四周边无遮挡面的大坝越冬面上,以防止大风掀翻已覆盖完好的混凝土保温面;

1.2立面或侧面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由隔离层、保温层、防水层组成,由内到外依次排列,由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覆盖在混凝土越冬立面上,使混凝土与外界空气隔离,采用XPS苯板作为保温层覆盖在塑料薄膜上,对混凝土进行保温, XPS苯板的等效放热系数不大于29.79kJ/(m2•d•℃),三防帆布作为防水层铺设在保温层表面,最后再用方木压条、燕尾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1.3外露结构临时越冬保温装置:外露结构是指孔口、钢管、钢筋及不规则的突出部分,由外围平整面、隔离层、保温层、防水层组成,由内到外依次排列,搭设脚手架并覆盖平板,形成外围平整面,由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覆盖在外围平整面的表面,橡塑海棉作为保温层覆盖在塑料薄膜上,用铁丝进行缠绕绑扎固定,用三防帆布作为防水层固定在保温层外,防水层外由方木压条、燕尾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利用橡塑海绵和XPS苯板代替棉质保温被覆盖越冬面混凝土。有利于缩短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成本的同时又能满足规范要求。而且,橡塑海绵、XPS苯板物理性质和棉质保温被相比,具有吸水率低、密度小、导热系数低以及耐火等级高等诸多优点,便于材料储存及施工过程消防安全管理。在保温性能方面效果更好、更稳定,能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被冻,产生裂缝、使混凝土保持温度恒定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资源。尤其是在立面,棉质保温被太过柔软,刚性差,承重能力弱,在立面上覆盖时,容易滑落,而XPS苯板有一定的刚性,在立面上使用时容易叠接。

在隔离层塑料薄膜上方预先埋设温度监测线(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及导线组成)然后引出连接至温度检测分控站,实时监测混凝土表面温度实际情况,若在测温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内外(混凝土内部温度检测线在浇筑时已事先预埋)温差超过1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因温差过大而导致发生应力和裂缝危害。

隔离层所采用的塑料薄膜厚度为0.5-0.8mm,1.1中的保温层采用多层橡塑海绵重叠而成,厚度为14-24cm ;1.2中有保温层采用多层XPS苯板,总厚度为56-88cm。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采用新型材料-橡塑海绵和XPS苯板有机结合的方式取代传统棉质保温被作为覆盖越冬面混凝土保温材料。XPS苯板主要用在混凝土侧面或平面橡塑海绵无法覆盖的部位,形成一种高效、能适合严寒地区大体积水工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能满足规范要求,缩短工程进度,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外露结构越冬临时保温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隔离层2保温层3防水层4防风墙5方木压条6燕尾膨胀螺栓7平板8钢管9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装置方案为一种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它主要由高寒地区水平面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高寒地区立面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和廊道临时外露口等外露结构越冬临时保温装置三部分组成;

1.1水平面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由隔离层1、保温层2、防水层3和防风墙4组成,由下到上依次排列,在水平面混凝土9表面覆盖有隔离层1、保温层2、防水层3和防风墙4,由外向中间进行,首先在混凝土越冬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5-0.8mm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如0.6mm,使混凝土与外界空气隔离,然后在塑料薄膜上方覆盖有9层2cm厚橡塑海绵形成保温层对混凝土进行保温,最后在保温层顶部铺设一层三防帆布作为防水层,三防帆布的规格为10m×10m,三防帆布搭接部位采用砂袋连续压盖,砂袋按5m*10m的方格线性布置,每米5个,同时四周边无遮挡面的大坝越冬面用砂袋设置防风墙,以防止大风掀翻已覆盖完好的混凝土保温面;

1.2立面或侧面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如图2所示:由隔离层、保温层、防水层组成,由内到外依次排列,首先在混凝土立面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6mm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使混凝土与外界空气隔离,然后覆盖9层厚度为8cm的XPS苯板作为保温层,对混凝土进行保温,XPS苯板的等效放热系数不大于29.79kJ/(m2•d•℃),覆盖过程使用长度相应的锚固件,用配套锤钻孔,直接穿过XPS板,嵌入混凝土内4cm,起到辅助锚固的作用,之后在保温层外部铺设三防帆布作为防水层(双向散热地区采用2层三防布施工),覆盖完成后,最后使用方木压条5、燕尾膨胀螺栓6对作业面进行加固,即包裹严实并采用方木条配长度相应的锚固件锚固牢靠。

1.3外露结构临时越冬保温装置:外露结构是指孔口、钢管8、钢筋及不规则的突出部分(图6为外露钢管8保温的局部示意图),外露结构临时越冬保温装置由外围平整面、隔离层、保温层、防水层组成,由内到外依次排列,先要在外露结构的越冬面上用5cmx10cm方木条,间距0.45m搭设脚手架并覆盖平板7(按梅花形间隔铺设),形成外围平整面,再在平整的表面覆盖隔离层1、保温层2、防水层3,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使混凝土与外界隔离,然后在塑料薄膜上面铺设橡塑海绵作为保温层,采用铁丝进行缠绕绑扎,最后铺设一层三防帆布作为防水层,作业完毕后,采用方木压条、燕尾膨胀螺栓进行加固。孔口等外露结构临时越冬保温装置:孔口等外露结构的表面覆盖隔离层、保温层、防水层,在孔口等外露结构越冬面上搭设脚手架,在孔口等外露结构外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6mm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使混凝土与外界隔离,然后在塑料薄膜上面铺设7层2cm橡塑海绵作为保温层,采用铁丝进行缠绕绑扎,最后铺设一层三防帆布作为防水层,作业完毕后,采用3cm×3cm方木压条、燕尾膨胀螺栓进行加固。具体:钢管架搭设采用φ48.3×3.5mm钢管及扣件,间排距为1.5×1.5m,步距为1.5m,保温棚脚手架统一按照间排距为1.5×1.5m、步距为1.5m搭设;溢流坝段反弧段斜坡段台阶上的钢管架安装结合外露锚固插筋作为钢管架的支撑连接锚固体,间排距0.9m×1.0m、步距1.2m,坡比1:1;保温棚施工方法:(1)在钢管架龙骨上面按照0.45m间距布设5cm×10cm的方木条,方木条采用铁丝绑扎在钢管架上面;(2)方木条骨架上面铺设2.0cm厚,规格0.92×1.83胶合板,斜坡面的胶合板呈梅花形间隔布置,水平面的胶合板满铺,胶合板与方木条之间采用钢钉进行锚固;(3)胶合板骨架铺设完成后,上面铺设1层0.6mm塑料布薄膜,然后铺设橡塑海绵板(按照橡塑海绵板的宽度,采用铁丝进行缠绕绑扎),最后铺设一层三防帆布(采用方木压条进行加固或压盖沙袋)。根据保温棚所处区域,按照对应坝段橡塑海绵铺设原则(7~10层)进行施工。

在隔离层塑料薄膜上方预先埋设温度监测线(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及导线组成)然后引出连接至温度检测分控站,实时监测混凝土表面温度实际情况,若在测温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内外(混凝土内部温度检测线在浇筑时已事先预埋)温差超过1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因温差过大而导致发生应力和裂缝危害。

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装置通过保温作业过程中预埋的实时温度检测系统显示,混凝土表面温度维持在11℃~13℃(试验地区冬季气温平均为-15.3℃,极端气温为-32.1℃),保温措施科学合理,温度控制符合规范要求,在有效的对混凝土进行保温的同时,还降低工程成本,节省人工,节约资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