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框架复合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0963发布日期:2018-06-19 22:1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土石框架复合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土石框架复合堤。



背景技术:

现有的堤塘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土石堤,另一种是框架堤。土石堤主要缺陷:1、堤身结构大需要大量的土方且对土方的要求高;2、堤身对施工质量要求高,后期沉降大,且会存在大量的不均匀沉降;3、堤身易受海浪的冲刷,需要采用刚性结构护坡,景观效果差;4、堤身后期维护费用较大,需要修修补补;5、土石堤是堤防中出事最多的一种堤防。

而对于框架堤而言,其主要缺陷:1、堤身结构采用钢筋砼结构裸露在外面,美观性和生态性较差;2、堤身结构采用全刚性结构,为解决临空面的整体稳定安全,桩基前排需要采用密排桩结构,桩基部分投资非常大;3、整个堤身结构较高,亲水性非常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堤身安全性高、生态性、美观性且亲水性非常好土石框架复合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石框架复合堤,该土石框架复合堤包括堤身、堤身前段以及堤身后段。堤身包括堤身路面、空箱框架、素砼垫层以及两排砼灌注桩;空箱框架由多个钢筋砼板所围护而成且形成于堤身路面的下方;素砼垫层形成于空箱框架的底部,两排砼灌注桩形成于素砼垫层的下方。堤身前段包括位于空箱框架前侧的第一土石方回填层和形成在第一土石方回填层上方的梯级花坛。堤身后段包括位于空箱框架后侧的第二土石方回填层和形成在第二土石方回填层上并向堤身后侧延伸的景观绿化斜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空箱框架的前侧钢筋砼板向上延伸并超出堤身路面形成第一防浪墙,第一防浪墙上设置有防腐木板贴面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土石框架复合堤还包括位于堤身前段前侧的七彩跑道,七彩跑道自上而下包括跑道碎石垫层、砼路面层以及多色沥青跑道路面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土石框架复合堤还包括位于七彩跑道外侧的第二防浪层,第二防浪层上设置有防腐木板贴面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土石框架复合堤还包括位于堤身前段前侧的人工沙滩,人工沙滩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无纺土工布层、沙滩土工格栅层、沙滩碎石垫层、第二无纺土工布层以及沙滩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土石框架复合堤还包括位于人工沙滩前侧的抛石镇压层,抛石镇压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抛石土工格栅层、抛石护脚层以及条石干砌面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土石框架复合堤还包括砼密排灌注桩,砼密排灌注桩设置于人工沙滩和抛石镇压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土石框架复合堤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土石方回填层和第二土石方回填层下方的堤身土工布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梯级花坛自下而上包括土方回填、绿化土方回填以及土工袋护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堤身路面自下而上包括堤身碎石垫层、砼路面层以及堤顶路面装饰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石框架复合堤在堤身的下方采用框架堤的结构形成大体积的堤身主体部分(空箱框架),而在空箱框架的前侧和后侧则采用土石方回填,将空箱框架形成闭气结构。堤身路面形成在空箱框架的上方,堤身前侧和后侧的第一土石方回填层和第二土石方回填层上方则分别形成景观性的梯级花坛和景观绿化斜坡,很好的保留了土石堤和框架堤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石框架复合堤结合了土石堤和框架堤,采用框架堤的结构来形成堤身的主体部分,该设置大大减小了堤身结构对土方用量和质量的要求且避免了土方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堤身的安全性。而采用土石堤的施工方式来形成堤身前段和堤身后段,前排桩基不需要采用密排桩,大大减少了桩基部分的工程投资,并且堤身生态性、美观性和亲水性非常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土石框架复合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所示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所示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所示为图2中D处的放大图。

图6所示为图2中E处的放大图。

图7所示为图1中空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土石框架复合堤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所示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所示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5所示为图2中D处的放大图。图6所示为图2中E处的放大图。图7所示为图1中空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土石框架复合堤包括堤身1、堤身前段2以及堤身后段3。堤身1包括堤身路面11、空箱框架12、素砼垫层13以及两排砼灌注桩14;空箱框架12由多个钢筋砼板所围护而成且形成于堤身路面的下方;素砼垫层13形成于空箱框架12的底部,两排砼灌注桩14形成于素砼垫层13的下方。堤身前段2包括位于空箱框架12前侧的第一土石方回填层21和形成在第一土石方回填层21上方的梯级花坛22。堤身后段3包括位于空箱框架12后侧的第二土石方回填层31和形成在第二土石方回填层31上并向堤身后侧延伸的景观绿化斜坡32。于本实施例中,景观绿化斜坡32的宽度为18米~70米。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为具有更好的防渗漏效果,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土石方回填层21和第二土石方回填层31的底部还设置有无纺土工布层4。

于本实施例中,空箱框架12用于形成停车场,大大提高了堤塘周边的用地面积,满足堤塘一带停车的问题,极大方便人们来堤塘一带进行休闲娱乐。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空箱框架12可用于形成商业街等其它用途。

于本实施例中,空箱框架12的下方采用两排φ1000C30砼灌注桩14进行支撑处理,后排为持力桩、密排桩相结合,持力桩间距4.40米,密排桩间距1.10米,密排桩长30.0米。然而,本实用新型对砼灌注桩14的具体尺寸和排布距离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堤顶的高程为5.8米,空箱框架12的前侧钢筋砼板向上延伸并超出堤身路面形成第一防浪墙121,第一防浪墙121上设置有防腐木板贴面层122。第一防浪墙121的顶部高程为6.5米。第一防浪墙121与空箱框架12一体化设置大大提高了防浪墙的牢固度,而防腐木板贴面层122则增加了第一防浪墙121的美观性。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堤身路面11自下而上包括堤身碎石垫层111、砼路面层112以及堤顶路面装饰层113。梯级花坛22包括两个梯层,每一梯层自下而上包括土方回填221、绿化土方回填222以及土工袋护面223。靠近空箱框架一侧的花坛的顶部高程为5.5米,而另外一个花坛的顶部高程为4.5米,两个花坛的宽度均为4米。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花坛的具体数值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可更加相应的地理位置进行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土石框架复合堤还包括依次形成于堤身前段2前侧的七彩跑道5、第二防浪层6、人工沙滩7以及抛石镇压层8。如图6所示,七彩跑道自上而下包括跑道碎石垫层51、砼路面层52以及多色沥青跑道路面层53。于本实施例中,七彩跑道5的宽度为5米~8米。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本实施例中,七彩跑道5外侧的第二防浪层6的顶部高程为3.5米,第二防浪层6上设置有防腐木板贴面层。于本实施例中,人工沙滩7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无纺土工布层71、沙滩土工格栅层72、沙滩碎石垫层73、第二无纺土工布层74以及沙滩层75。抛石镇压层8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抛石土工格栅层81、抛石护脚层82以及条石干砌面层83。

为提高人工沙滩7和抛石镇压层8的稳定性,于本实施例中,土石框架复合堤还包括砼密排灌注桩9,砼密排灌注桩9设置于人工沙滩7和抛石镇压层8之间。相邻两个砼密排灌注桩的间距2.0米,桩长12.0米,桩后采用C30预制插板封闭,板厚0.15毫米,尺寸为2.0米×4.0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石框架复合堤结合了土石堤的生态、景观、亲水效果和框架堤结构的轻型立体车库两者优点,是一种复合式堤塘。而堤身采用空箱框架结构,外侧采用台阶式绿化带,在3.5m高程处设立一个彩色沥青跑步道,临水侧设立人工沙滩。随着堤塘的修建和景观绿化带的提升,堤塘一带必定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最佳地方,为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满足这带的停车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大难题,在堤身下侧采用空箱式结构,横向可并排停两辆车。为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在堤身外侧采用台阶式绿化平台和跑步道,并1.5m高程处设置人工沙滩,在低潮位时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石框架复合堤可以最大限度的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是一种最亲水的台阶渐入式河堤,能与洪水共存的新型生态休闲断面。堤身前侧布置台阶式绿化带和人工沙滩,有消浪效果,能减少波浪爬高,降低堤顶高程,减少工程投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石框架复合堤在堤身的下方采用框架堤的结构形成大体积的堤身主体部分(空箱框架),而在空箱框架的前侧和后侧则采用土石方回填,将空箱框架形成闭气结构。堤身路面形成在空箱框架的上方,堤身前侧和后侧的第一土石方回填层和第二土石方回填层上方则分别形成景观性的梯级花坛和景观绿化斜坡,很好的保留了土石堤和框架堤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石框架复合堤结合了土石堤和框架堤,采用框架堤的结构来形成堤身的主体部分,该设置大大减小了堤身结构对土方用量和质量的要求且避免了土方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堤身的安全性。而采用土石堤的施工方式来形成堤身前段和堤身后段,前排桩基不需要采用密排桩,大大减少了桩基部分的工程投资,并且堤身生态性、美观性和亲水性非常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