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防洪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5078发布日期:2018-06-08 20:5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防洪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湖泊及其他景观水体的护岸是水域与陆地的过渡带,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 要功能性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域及周边的安全性美观性,对于城市的繁荣及周边环境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域护岸以硬质护岸为主,采用混凝土或是浆砌块石对河道进行防护。这些结构对防止水土流失和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河道周边景观效果、生态系统构建以及雨水径流的调蓄和净化作用效果甚微,容易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削弱河道自净能力。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水系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河道护岸的生态化,是对雨水径流量和径流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

现有的护岸可分为斜坡式护岸和直立式护岸两大类,斜坡式护岸由于斜坡角度的特点容易实现生态化,但是在直立式护岸方面,由于土壤难以附着,且有河流冲刷作用使土壤容易流失,植株根系未发育完全即被冲走,实现生态化难度较大,并且直立式护岸生态化时,由于植株生长在立面水域的水面,不便于维护和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其设置护岸板组件以对直立岸堤起到有效保护,还通过设置防洪墙板组件以实现防洪功能,并在护岸板上设置通孔以供水生动物栖息和实现与地下水的交换,还配置浮动槽以养殖水生植物,最终实现生态防洪护岸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包括:一对竖置的前侧定位柱,由多个竖置护岸板依次拼接而成的竖置护岸板组件,由多个平置连接板依次拼接而成的平置连接板组件,以及由多个竖置防洪墙板依次拼接而成的竖置防洪墙板组件;

所述连接板组件铺设于直立岸堤的顶面,且各连接板沿岸堤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

所述防洪墙板组件的底边与连接板组件的顶面固定连接,且各防洪墙板沿岸堤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

所述护岸板组件铺设于直立岸堤的临水面,各护岸板沿岸堤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且护岸板组件的顶边与连接板组件的底面固定连接;

上述一对前侧定位柱分别与护岸板组件的一对竖置侧边拼接,该对前侧定位柱的底端打入水域(河流)的坡脚处,且该对前侧定位柱的顶端与连接板组件的底面固定连接;

各护岸板上分别设有浮动槽,护岸板的临水面上设有用于引导对应浮动槽升降的竖置导轨,浮动槽与对应导轨滑动配合;

各护岸板还分别均布有若干通孔。

优选的,所述生态防洪护岸结构还包括竖置的后侧定位柱,该后侧定位柱的底端打入岸堤,且后侧定位柱通过纳米涂层钢铁连接件与护岸板组件连接,纳米涂层钢铁连接件上设有拉力调节器。(纳米涂层钢铁连接件可选外表覆盖纳米涂层的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生态防洪护岸结构还包括竖置的后侧定位柱,该后侧定位柱的底端打入岸堤,且后侧定位柱通过钢丝绳与护岸板组件连接,钢丝绳上设有拉力调节器。

优选的,各防洪墙板还分别配有斜置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与对应防洪墙板的背水面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底端与连接板组件的顶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其设置护岸板组件以对直立岸堤起到有效保护,还通过设置防洪墙板组件以实现防洪功能,并在护岸板上设置通孔以供水生动物栖息和实现与地下水的交换,还配置浮动槽以养殖能吸收水质内有害物质的水生植物,最终实现生态防洪及景观为一体的护岸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防洪护岸结构,包括:一对竖置的前侧定位柱1,由多个竖置护岸板依次拼接而成的竖置护岸板组件2,由多个平置连接板依次拼接而成的平置连接板组件3,以及由多个竖置防洪墙板依次拼接而成的竖置防洪墙板组件4;

所述连接板组件3铺设于直立岸堤的顶面,且各连接板沿岸堤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

所述防洪墙板组件4的底边与连接板组件3的顶面固定连接,且各防洪墙板沿岸堤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

所述护岸板组件2铺设于直立岸堤的临水面,各护岸板沿岸堤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且护岸板组件2的顶边与连接板组件3的底面固定连接;

上述一对前侧定位柱1分别与护岸板组件2的一对竖置侧边拼接,该对前侧定位柱1的底端打入水域(河流)的坡脚处,且该对前侧定位柱1的顶端与连接板组件3的底面固定连接;

各护岸板上分别设有浮动槽5,护岸板的临水面上设有用于引导对应浮动槽5升降的竖置导轨,浮动槽5与对应导轨滑动配合;

各护岸板还分别均布有若干通孔。

所述生态防洪护岸结构还包括竖置的后侧定位柱6,该后侧定位柱6的底端打入岸堤,且后侧定位柱6通过钢丝绳与护岸板组件2连接,钢丝绳上设有拉力调节器7,钢丝绳外表覆盖纳米涂层。

各防洪墙板还分别配有斜置支撑柱8,支撑柱8的顶端与对应防洪墙板的背水面固定连接,支撑柱8的底端与连接板组件3的顶面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