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消浪河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812发布日期:2018-08-04 15:13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环保型消浪河滨带。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水道被开发成航运河道,而航道资源利用的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大。通航河道中来往船只较多,而现代船只如轮船、载沙船等航行产生的较大的船行波对滨岸带具有很强的冲刷作用,为了确保航道的通行安全,河道两侧基本都采用直立的硬质混凝土挡墙,以确保船行的水深以及边坡的稳定。但是混凝土结构会造成了湿地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等严峻形势。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生态航道建设的理念在逐渐探索和尝试,在通航河道内构建生态型河滨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航道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之一。河滨带是河流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是一个特殊的水文、土壤、植被交错区,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河滨带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生态价值,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固岸护坡、水质净化、景观改善等生态功能。目前,部分航道开展生态型河滨带的试点,但是这些试点工程都是以景观绿化为重点,而缺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建设以及岸基污染面源拦截等功能,不仅不能对河道中的河水水质起到防护,也不具备建设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因此急需一种生态航道,使得能够在满足基本的航运基础功能上,全面发挥航道的生态服务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通航河道生态消浪、水质净化、生态湿地建设、提供面源拦截等复合功能的通航河道环保型河滨带。

一种环保型消浪河滨带,所述的河滨带包括自河道向岸边依次布置的生态防冲带、挡墙和消浪净化湿地,消浪净化湿地内铺有基底防护层,基底防护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的后方设有由块石、生态混凝土块或者生态混凝土球堆砌而成的透水耐冲击层,所述的生态防冲带、基底防护层均采用多孔性亲水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墙包括上层刚性笼和下层刚性笼,所述的上层刚性笼和下层刚性笼外均固定设有多个消浪锥,上层刚性笼内设有上层砾石区和位于上层砾石区后方的营养土区,下层刚性笼内设有下层砾石区位于下层砾石区后方的填料区。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浪锥包括一椎体,所述椎体的中心处开有锥心孔,上层刚性笼和下层刚性笼上还设有锥间孔。

作为优选,上层砾石区、下层砾石区内均填充有砾石,所述砾石直径为5至10厘米,砾石直径自挡墙前方至后方逐步减小,所述填料区内填充有悬浮生物柱、悬浮生物球、悬浮盘片、沸石或者陶瓷滤料。

作为优选,透水耐冲击层的后方还设有陆域过渡带,陆域过渡带上设有拦截净化设施,所述拦截净化设施为植草沟、旱溪、雨水花园、湿塘、人工湿地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保护岸坡水土,消减船行波,为鱼、虾、贝、螺等水生动物提供觅食、栖息等场所,在保护岸坡水土及消减船行波基础上,保障了两栖动物的生活空间;同时利用填料过滤、植物吸收等作用,降低水体中的污染负荷,也保障了滨岸湿地植物的正常生长及对河道内水质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Ⅰ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消浪锥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挡墙的外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种环保型消浪河滨带,如图1所示,本河滨带包括从河道1至河岸方向依次设置的生态防冲带30、挡墙31、消浪净化湿地、陆域过渡带,其中:

如图1所示,生态防冲带30可由多孔性亲水材质制成,如水土保持毯、抗冲生物毯、麦克加筋毯、石笼垫、现浇多孔混凝土等非降解性材料,水土保持效果好,渗透率高,不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可为水体中的蟛蜞、螺丝等水生动物提供生活空间。生态防冲带30上部防护范围与挡墙31相接,下部的防护范围低于通航常水位至少100cm,防护通航常水位时船行波下卷对于护岸淘刷,防止岸坡水土流失对挡墙31结构稳定产生影响;

如图1所示,挡墙31位于生态防冲带30的后方,挡墙31直立高出常水位,用于防护船行波上卷,同时本挡墙31还能够对流经挡墙的水体过滤净化。本实施例中挡墙31包括上层刚性笼和下层刚性笼,如图2所示,上层刚性笼和下层刚性笼外均固定设有多个用于破碎船行波的消浪锥3121。如图2所示,上层刚性笼内顺水流方向(即从河道1向岸边方向)依次分为上层砾石区3122、位于上层砾石区3122后方的营养土区3123;下层刚性笼内顺水流方向分为下层砾石区3124、位于下层砾石区3124后方的填料区3125。

本实施例中,上层刚性笼和下层刚性笼可采用刚性石笼及开孔混凝土箱式砌块等。

如图2、图3所示,消浪锥3121包括一椎体,所述椎体的中心处开有锥心孔3126,突出的消浪锥3121密排在刚性笼外发挥消浪作用。如图4所示,上层刚性笼和下层刚性笼上还设有锥间孔3127,使航道内的水体能通过锥心孔3126、锥间孔3127进入笼内。

上层砾石区3122、下层砾石区3124内砾石尺寸为5~10cm,上层砾石区3122、下层砾石区3124均可起到防护并破碎船行波的上卷波的作用,同时砾石尺寸顺水流方向尺寸逐步减小,一方面可以过滤拦截粗悬浮颗粒物,另一方面砾石表层可形成生物膜净化水质。

所述营养土区3123填充有袋装营养土,采用生态膜袋或者植生袋包裹营养土,并种植耐水淹植物,用于增加绿化、美化挡墙。

所述填料区3125填充有轻质、多孔、比表面积大、维护管理简单的材料,如悬浮生物柱、悬浮生物球、悬浮盘片、沸石及陶瓷滤料等,可吸附及净化、削减水体的污染物。

如图1所示,消浪净化湿地位于挡墙31的后方,消浪净化湿地用于防护通航高水位时船行波上卷波及下卷波,同时还起到构建人工湿地净化航道内水体,降低水中的污染负荷的作用。消浪净化湿地内铺设有由多孔性亲水材料制成的基底防护层321,基底防护层321上种植有挺水植物322,挺水植物322的后方设有透水耐冲击层323。

其中基底防护层321及挺水植物322用于防护通航高水位时船行波的下卷波,透水耐冲击层323用于防护通航高水位时船行波的上卷波。基底防护层321具有水土保持、抗风浪淘刷、有利于挺水植物生长、不影响水生动物生活的功能,可采用松散的多孔性亲水材料,如水土保持毯、麦克加筋毯、多孔混凝土连锁块、生态膜袋等材料制成,透水性好,为挺水植物生长提供生境。

所述挺水植物322具有生物消浪及水质净化功能,可选用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种群稳定的密度应当超过100株/m2。

透水耐冲击层323采用块石、生态混凝土块、生态混凝土球等堆砌而成,每块材料尺寸应超过20cm×20cm×20cm,堆砌的孔隙率超过10%。

如图1所示,本河滨带还设置陆域过渡带,陆域过渡带位于消浪净化湿地的后方,陆域过渡带是消浪净化湿地与航道周边的农田、池塘、居住区、企业等的中间地带,陆域过渡带上生长有自然植被402或者人工种植乔、灌、藤、竹、草等,同时在陆域过渡带上设有拦截净化设施401,用于拦截陆域面源污染,减少污染物排入航道,削减入河面源污染,有效改善航道水质,拦截净化设施401可采用植草沟、旱溪、雨水花园、湿塘及人工湿地等形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