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6682发布日期:2018-08-08 08:4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特别涉及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提水、提泥水。



背景技术:

气提装置,应用在污水行业中用来提升污水或污泥的,用它代替传统的污泥提升泵或排泥泵,不但可减少污水处理的设备维修频次,而且可节省这部分的电耗,在企业的节能减排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优势。

但是现有气提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因受制于气压波动、气量波动及液体淹没度高低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现有气提装置和技术的出水为脉冲式出水,出水水量无法为恒流,且流量难以精准控制和调节;现有装置应用于提水、回流硝化液、提泥水的污水处理领域时,无法实现可控恒流式提液,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2)气提出口,由于气体积增大,气释放量小,影响了管内气压的稳定性,耗能较高,泥水释溅,导致出水所提液体量较少;(3)气提出口淹没在提水液位内,导致气提后的泥水发生二次倒灌,倒灌重力抵消气提液体向上的气提力量,耗能较高,且导致出水所提液体量明显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

一种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所述的微动力气提泥水系统包括进气管、气提吸泥水管、出泥水冲刷头;所述泥水量调节系统包括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恒流出水区、脉动流出水区、恒流出水管和脉动流出水管;所述的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和恒流出水区通过隔板相连接,隔板上开有过流孔;所述的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和脉动流出水区通过溢流堰板相连接;所述的溢流堰板顶部的高度大于过隔板的过流孔的顶部高度,但低于隔板的高度,以保证过流孔处液体呈满流恒流状态流至恒流出水区、恒流出水管,多余的脉动量泥水则通过溢流堰板顶部溢流至脉动流出水区、脉动流出水管。

所述隔板的过流孔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过流孔的面积和数量可根据过流量而进行调整,以达到调节恒流出水区的过流量的目的;过流孔的液体过流流量要小于气提泥水流量。

所述的出泥水冲刷头的形状为上部封顶、下部半开状,所述出泥水冲刷头的下部半开状的高度要大于溢流堰板上部的过流水头的液体高度。

一种为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的处理方法,其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1)提泥水过程:一定量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气提吸泥水管内,经正负压强压缩后的小密度气液迅速向气提吸泥水管上部运动,形成脉动量的提泥水过程;然后,所提泥水经出泥水冲刷头下部排出,脉动流至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内,并释放气体;同时,脉动量式的泥水冲击力对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进行冲刷,防止物质沉积;

(2)泥水量调节过程: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内的液体先经过过流孔进行淹没式满流状过流,过流的总流量为过流面积和过流水流速相乘积,从而形成稳定的流量,然后依次流过恒流出水区、恒流出水管;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内的未流入恒流出水区的脉动量液体,则通过溢流堰板顶部溢流至脉动流出水区、脉动流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控调节、气提出泥水恒流的优势、出水恒流稳定、出泥水不易释溅、有效防止污泥沉淀堵塞、气提出泥水管更顺畅、耗气能量小等优势特点,适宜产业化推广应用,填补了恒流气提、精准控制出液流量领域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俯视图示意图;

图2是一种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三维轴侧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气提吸泥水管,3-出泥水冲刷头,4-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5-溢流堰板,6-隔板,7-恒流出水区,8-脉动流出水区,9-过流孔,10-恒流出水管,11-脉动流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村镇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所述的气提泥水系统包括进气管1、气提吸泥水管2、出泥水冲刷头3;所述泥水量调节系统包括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4、恒流出水区7、脉动流出水区8、恒流出水管10和脉动流出水管11;所述的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4和恒流出水区7通过隔板6相连接,隔板6上开有过流孔9;所述的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4和脉动流出水区8通过溢流堰板5相连接;所述的溢流堰板5顶部的高度大于过隔板6的过流孔9的顶部高度,但低于隔板6的高度,以保证过流孔9处液体呈满流恒流状态流至恒流出水区7、恒流出水管10,多余的脉动量泥水则通过溢流堰板顶部溢流至脉动流出水区8、脉动流出水管11。

所述隔板6的过流孔9为规则的圆形状,过流孔9的面积和数量可根据过流量而进行调整,以达到调节恒流出水区7的过流量的目的;所述的过流孔9的液体过流流量要小于气提泥水流量。

所述的出泥水冲刷头3的形状为上部封顶、下部半开状,上部封顶克服了传统装置的泥水喷溅问题;下部半开状用于快速释放气体和排出液体,减少对所提泥水量影响,相对于传统装置具有较大的进步;所述出泥水冲刷头的下部半开状的高度要大于溢流堰板5上部的过流水头的液体高度,同时克服了传统技术存在回流倒灌的缺点。

一种为微动力气提泥水恒流装置的处理方法,其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提泥水过程:一定量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进入气提吸泥水管2内,经正负压强压缩后的小密度气液迅速向气提吸泥水管2上部运动,形成脉动量的提泥水过程;然后,所提泥水经出泥水冲刷头3下部排出,并脉动流至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4内;同时,脉动量式的泥水冲击力对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5进行冲刷,防止污泥的沉积,影响过流的不稳定性;

(2)泥水量调节过程: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4)内的液体先经过过流孔(9)进行淹没式满流状过流,过流的总流量为过流面积和过流水流速相乘积,从而形成稳定的流量,然后依次流过恒流出水区7、恒流出水管10;泥水能量平衡调节槽4内的未流入恒流出水区7的脉动量液体,则通过溢流堰板顶部溢流至脉动流出水区、脉动流出水管1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